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Compact Life提案中不可或缺的新商品,無印良品以「1+1=1」的設計概念,加速開發全新的經典款。
Compact Life提案中不可或缺的新商品,無印良品以「1+1=1」的設計概念,加速開發全新的經典款。
為了實現Compact Life, 無印良品的設計概念也進化為「1+1=1」, 目標是開發出設計精簡,通用性高的商品,目前已經有了15種試作品,預計從2017年度開始上架販售。這些商品同時也是無印良品三年中期經營計畫(自2017年起實施)的一環,定位正是Compact Life適切生活的象徵。
「1+1=1」簡單說,就是結合二種不同的機能,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商品。試作品中包含了是門把,也是毛巾架的商品,不但可以掛毛巾,同時也有門把的功能;還有商品同時具有澆花器與除溼機的功能,具有光電功能的磁磚內建感應器,人靠近時LED燈會自動亮起。另外,還有結合了投影機與層架、冰箱與層架的商品。透過不同機能的組合,拓展商品開發的可能性。
生活雜貨部企劃設計室長矢野直子表示,雖然到目前為止,無印良品也曾推出類似精神的商品,但以前並未明確意識到1+1=1的概念;如今不只是單純改良現有的商品,而是要回歸無印良品開發的原點。「現階段的試作品還有許多細節尚待修正,希望它們日後都能成為無印良品新的經典商品。」
「1+1=1」概念的起點, 正是2014年11月無印良品在香港舉辦的觀察行動。從當時的觀察結果導出的關鍵字是「Compact Life」, 而具體實現Compact Life的設計概念, 就是
「1+1=1」。
負責開發商品的生活雜貨部企劃設計室在2015年7月開始著手商品化。21位設計師依據商品的分類,分織品、家飾和文具等不同的組別,每個人必須提出40到50個點子,不過點子不受限於所屬組別的領域。從所有提案中挑選出300個點子,包含商品策略人員在內的所有參與者,在點子的設計圖旁,以便利貼投票。在這個階段,就算是得票數不多的點子,只要是有發展性,都有機會繼續討論。經過這樣的過程,最後只有15個點子獲選,進入試作品的階段。今後有多少試作品可以達到正式商品化的階段,端看無印良品怎麼規劃了。
【書籍資訊】
摘自《不妥協的設計》
數位編輯整理:朱芳誼
Photo:摘自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