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理想買股是「低買高賣」,現實常態卻是「高買低賣」,為什麼投資總難天時地利人和?周行一在書《一生金錢無虞平衡理財法》中分析投資人的不理性,最關鍵的原因在於資訊不夠充分。
圖片來源:pexels
我總是一再提醒:選股與擇時不是一般投資人做得到的,除了資訊與專業不足外,投資人還有一個很難克服的弱點:就是我們並不是如自己想像中那麼理性。容易因為各種不理性或情緒,犯下投資錯誤,對一生的理財結果將造成負面影響。
然而,還是有不少學生或散戶對自己的判斷充滿信心,也對操作股票躍躍欲試,以下我列出散戶在投資股市時常見的迷思和偏誤,提醒大家在進場前能先做好心理建設。
為何投資人總是無法理性、有效的選股與擇時?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資訊不夠充分。「資訊」才是真正決定短期投資績效的因素,但是散戶沒有好的資訊來源,即使有,也無法精確判斷投資的價值。何況金融機構如果有好資訊,也會優先提供給高淨值客戶,而最好的資訊屬內部資訊,一般人並不容易觸及。
許多專業投資人利用公開資訊研究公司的良窳,例如分析企業的財務報表、公司年度報告、媒體報導等,基本上,只要這些資訊是正確的,的確可以幫助判斷公司的前景。
如上所述,即使專業投資人很會分析,分析結果也僅能做參考,一支證券的真正價值沒有任何人能確定。但是大家可以想見,當證券的市場交易價格與「真正」的價值差異過大時,專業投資人會依據他們的判斷,利用這種情形獲利,這種行為稱為「套利」。
例如台積電的股價的真正價值應該是400元,可是市價為450元,因為與專業投資人的判斷差距過大,他們會借券賣出台積電股票,希望股價回到真正價值時(市場用語為「回到基本面」時),可以獲利。
這種套利行為將驅使台積電的股價不致偏離基本面太多,是不是因此散戶就可以經常買在合理的價位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台積電的股價偏離基本面是常態,儘管不是經常過於偏離基本面,這種情形使得散戶的交易價格經常與真正價值有出入,造成極大的短線交易風險,可是如果是長期投資,這種交易價格的偏差會被長期的投資報酬吸收掉,所以一般人應避免短線交易。
哪些因素導致股價常態性地偏離基本面呢?第一個原因:散戶是雜訊交易者,他們基於錯誤的資訊交易,使得股價偏離基本面;第二個原因:即使是專業投資人,但是有些因素造成專業投資人力有未逮,無法順利套利;第三個原因:投資人不夠理性,會因情緒或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第一、二個原因與資訊有關,可能基於某些因素,即便專業投資人也無法很容易地獲得好資訊,或者即使獲得了新資訊,需要時間才能判斷資訊的價值;第三個原因屬於行為財務學(behavioral finance)的領域,雖然投資人獲得資訊,可是無法理性地詮釋資訊,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斷......(本文擷取自《一生金錢無虞平衡理財法》)
➢【書籍資訊】《一生金錢無虞平衡理財法》
➢【延伸閱讀】基金投資適合你嗎?選擇標的前該考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