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重力跟電力一樣,應該也是由某種場帶著走的,所以一定有類似電場的重力場存在。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歷史進程上,於接二連三發生的諸多知識躍進中,愛因斯坦完成的理論恐怕是無與倫比的。
那是因為,一旦你理解它如何運作,就知道它其實簡單到不可思議。
牛頓想要解釋東西為何往下墜落,以及行星為何運轉。於是,他假想有一個「力」會讓所有物體互相吸引,他把這個力叫做「重力」。
但是這個力要如何讓相隔遙遠、中間空無一物的兩個物體吸引在一起,卻不得而知。這位偉大的科學之父很謹慎,不敢貿然提出假設。
牛頓也想像過物體會在空間中移動,而空間就像是一個跟宇宙一樣大的箱子,裡頭有物體筆直往前跑,直到某個力使其彎曲為止。
牛頓虛構的這個「空間」、這個世界之盒是用什麼造的,他同樣沒有解釋。
然而在愛因斯坦誕生前幾年,法拉第以及馬克士威這兩位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在冰冷的牛頓世界裡加入了一個關鍵的成分:電磁場。
這個電磁場不但實際存在,而且無所不在。它帶著無線電波填滿整個空間,它如湖水表面的漣漪般起伏振盪,而且會帶著電力到處走。
愛因斯坦小時候就對電磁場很著迷,因為父親建造的那些發電廠裡的旋轉機件,就是靠電磁場才能轉個不停。
而他很快就想到,重力跟電力一樣,應該也是由某種場帶著走的:所以一定有類似「電場」的「重力場」存在。
他想要了解「重力場」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以方程式來描述。這時,他神來一筆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點子:重力場不在空間裡面,重力場就是空間。
這就是廣義相對論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