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人類殘酷對待自己同胞的歷史紀事,是一段漫長而悲傷的故事。毫無疑問地,日軍占領中國的14年中,發生不計其數、筆墨難以形容的殘酷事件。如果一定要將這類恐怖故事拿來做比較的話,那麼在世界歷史中,很少有暴行能在強度與規模上,與二戰期間的南京大屠殺相比...
圖片來源:Unsplash
人類殘酷對待自己同胞的歷史紀事,是一段漫長而悲傷的故事。如果一定要將這類恐怖故事拿來做比較的話,那麼在世界歷史中,很少有暴行能在強度與規模上,與二戰期間的南京大屠殺相比。
美國人認為二戰是從1941年12月7日那一天開始算起。那天,日本軍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襲擊珍珠港。歐洲人的算法,則是始於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的空軍與裝甲部隊對波蘭發動閃電攻擊。非洲人算得更早,是從1935年墨索里尼入侵衣索比亞展開。然而,亞洲人必須將二戰的開端追溯到日本對東亞軍事統治的第一步――1931年占領滿洲。
就像希特勒的德國軍隊在五年後進行的侵略一樣,日本憑恃著發展精良的軍事武器與優等種族(master-race)的心態,開始對鄰國蠶食鯨吞。滿洲很快就落入日本人手中,他們建立了偽滿洲國,表面上是由日本傀儡、滿清廢帝溥儀統治,實際的統轄者卻是日本軍隊。四年後,也就是1935年,察哈爾和河北的部分地區淪陷;1937年,北京、天津、上海相繼失守,最後連當時的首都南京也無法倖免。對中國而言,1930年代是備極艱辛的十年;事實上,要等到1945年二戰結束後,最後一批日本人才從中國領土潰逃。
毫無疑問地,日軍占領中國的14年中,發生不計其數、筆墨難以形容的殘酷事件。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在日軍的鐵蹄下,中國許許多多的城市和村莊,發生過什麼樣的慘事。諷刺的是,我們之所以知道南京的悲歌,是因為當時一些外國人目睹了大屠殺,並將消息向外傳遞;同時,一些中國人僥倖生還,成為目擊證人。如果有哪一個事件,堪稱是無法無天的軍事冒險主義下最邪惡的例子,南京大屠殺當之無愧。這本書寫的就是它的故事。
除了日本人,大多數人對大屠殺的歷歷詳情是毫不懷疑的。1937年11月,日本成功入侵上海後,就對中華民國新設立的首都發動大規模攻擊。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日本人便展開一場世界歷史上前所未見的殘酷暴行。中國成千上萬的年輕男子被集合起來驅趕到市郊,或遭機關槍掃射倒地,或被日軍當作練習刺刀的肉靶,或是全身被澆滿汽油、活活燒死。數月下來,城内屍橫遍地,散發渾濁的惡臭。數年之後,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專家估計,自1937年底到1938年初,在南京有超過26萬平民死於日軍手中;也有專家估計,這個數字至少超過35萬人。
本書毫不掩飾地陳述日軍在南京所犯下的殘酷與野蠻行徑,目的並不是要建立一個數量上的紀錄,來將這起事件定調為歷史上的大惡行之一;我的目的是要了解整個事件,並希望世人從中學習教訓,記取沉痛的殷鑑。但是,不同的殘暴程度,通常就會引起不同的反應;因此我一定要提出一些數字,讓讀者對1937年發生在南京的大屠殺規模,有些許概念。
一位歷史學家曾經估算,如果讓所有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手牽手,長度可以從南京到達杭州,綿延約兩百英里長。他們身上的血液共重達1200噸,屍體可裝滿2500節火車車廂。如果把這些屍體疊起來,高度相當於74層樓。
光看死亡人數這一項,南京大屠殺的規模,就遠遠凌駕歷史上許多最野蠻的行徑。日本人超越了羅馬人在迦太基的暴行(15萬人被屠殺),也超越了天主教軍隊在西班牙宗教法庭(Spanish Inquisition)的殺掠,甚至超越了帖木兒的一些暴行,他於1398年在德里殺害10萬名囚犯,並於1400年和1401年以這些因犯的顱骨在敘利亞建造兩座骷髏塔。
在大屠殺工具已臻完善的20世紀,希特勒屠殺了大約600萬猶太人,史達林則殺害了4千多萬俄國人,然而,這些死亡人數是在好幾年內逐漸累積而成的,南京大屠殺卻是集中在幾個星期之内。
事實上,即使是以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戰爭標準來看,南京大屠殺都可算是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如果要想像南京大屠殺的相對規模,我們必須再看看其他一些數字。只是中國其中一座城市的南京,死亡人數就超過了一些歐洲國家在整個戰爭期間的平民死傷人數(英國總共失去6萬1千人,法國損失10萬8千人,比利時10萬1千人,荷蘭24萬2千人)。反思這些事件的人都認為,空襲是造成大規模毀滅最恐怖的武器之一。然而,即使是戰爭中最猛烈的空襲,都無法超越日本人對南京的蹂躪。
死於南京的人數,很可能超過英軍突襲德勒思登(Dresden)後,死於兵燹風暴的人數(當時國際上公認死亡人數為22萬5,000人,但根據現在更客觀的紀錄,應有6萬人死亡,至少3萬人受傷)。事實上,不論我們是採最保守的估算――26萬人,或是最大膽的估計――35萬人,令人震驚的是,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遠超過美軍空襲東京的死亡人數(估計為8萬至12萬人);甚至超過1945年底,遭原子彈轟炸的廣島、長崎兩座城市加起來的死亡人數(估計各為14萬人及七萬人)。
➢【書籍資訊】《被遺忘的大屠殺(全新增訂版):1937南京浩劫》
The Rape of Nanking: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