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前往>>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專題網頁

以推動台灣前進的「五大軟實力」取代武力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

凝聚高希均教授一生學思與淬鍊
於關鍵時刻給予台灣的迫切叮嚀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系列卷一

台灣的未來要如何走?
開放,決定了一切——


20世紀下半葉,「開放社會」與「競爭力」兩個觀念改變了世界政經版圖——

早在半世紀前,齊邦媛教授在經濟學大師海耶克教授(Friedrich Hayek)的演講中,將「Open Society」口譯為「開放社會」,送給了台灣聽眾一個石破天驚的新思路,其影響歷久彌新。

其後的半個世紀,「開放」(openness)及「開放社會」成為「落後地區」變身「開發國家」的重要啟蒙觀念,也是一個最有效的發展策略。由於美國擁有全球最「開放社會」,它形成了最有競爭力的社會;正因中國大陸推動「開放」,才能在30年間「和平崛起」,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了全球坐二望一的大經濟體。

開放是不容易走的路,更不是一個空洞的政策宣示。台灣若無世界頂尖的人才,就不要想賺世界的錢。

透過本書,長期耕耘教育與知識推廣產業的高希均教授指出:「開放」即使在先進國家,也仍有各種程度的不開放,如對移民、科技等限制。「開放」實在是一個民主體制、法治社會及心態公平、全球化合作下的折衷。台灣不肯、不敢、不夠開放時,也就會理所當然的變成各種國際經濟貿易協定的局外人。台灣的命運掌握在人民的開放心態之中。

此外,「開放」亦是透過市場的競爭機制,決定成敗;禁不起考驗的自然就淘汰, 正因為有淘汰,產業主不得不拚命努力,有生命力的新產業也可以興起;僱用的工資也就可以上升。

如果因為開放而受到淘汰的產業,政府自也可以考慮短期的救濟及轉業的訓練;但千萬不能因此而不敢開放,尤其不能鎖國。

本書部分內容曾以《開放台灣》書名於2015年出版,文章皆取材自作者歷年撰述的文字,書中從國內外各種實例及切身經驗不斷指陳:只有開放、興利、鬆綁,台灣才有出路。

【總序 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新總統賴清德施政方向建言 高希均
【緣起】從「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到創辦天下、遠見、天下文化 張作錦
【2015年《開放台灣》前言】唯有「開放」,台灣才能走向「文明」

第一部 挑戰——台灣當前的思維
第一章 小確幸中出現大不安的徵兆

01 良知消失的危機
02 民主化帶來的「亂中有懼」
03「一半對一半」的社會,加深對立
04「新平庸」帶來「大不安」
05 兩岸經濟的「新常態vs.新平庸」

第二章 民粹瀰漫,輿論偏執
06「寧靜革命」不再寧靜
07 台灣低物價的迷思
08 要從「白吃午餐」的夢中驚醒
09 經濟難?為何三位總統都搞不好經濟?
10 文明社會哪需要「更正報」?
11 上台的演出要動人—期望於推動「合作共生」的謝院長

第三章 廉能脫鉤的政治困境
12 好人沒有好報的弔詭
13「魔鬼」在細節中,但是「天使」在機會裡
14「低薪」不是「國恥」,「無能」的國會是
15 台灣政黨惡鬥
16 從政者不會變成天使——傅利曼送給我們最好的忠告

第二部 飛越——新平庸的世界
第四章 開放與興利才是活路

17 台灣要自信地更開放
18 國力衰退之路——不敢開放,不敢興利
19 啟「開放」門,破台灣「悶」
20 不做「區域經濟夥伴」的局外人
21 興多數之利,開台灣之門
22 開放觀點——「讓利者」就是「得利者」

第五章 與時俱進中改變觀念
23 不做舊思維下的新囚徒——決策要與時俱進
24 人人肯爭氣,政府才會有生氣
25 從生活改善到民主衝擊
26 向「平民英雄」學「核心價值」
27「機會成本」就是「捨得」
28 當經濟衰,道德水準也衰
29 為歷史真相留下一粒種子
30 白吃午餐與福利排富
31「藍海策略」的時代來臨
32「創意」創造財富與幸福
33「大」企業家與「偉大」企業家——上海峰會中播下了種子
34 余秋雨誘發了台灣的人文省思!

第六章 追求文明社會要付代價
35 全球化與開放社會在台灣
36 讓世界親近台灣
37 走向文明社會的典範
38 要賺「世界的錢」,先要有「世界級的人才」

第三部 前進——「開放台灣」之路
第七章 不忘初衷——走過江南、台北、威州、大中華

39 台中農學院的四年豐收
40 不確定的世界,堅定的努力與信心
41 貧窮是動力,文明是歸宿
42 如何做到「富民經濟」?
43「台灣中興,有我」

第八章 年長者以身作則
44 高齡化時代的「新獨立宣言」
45 夕陽中的彩霞
46 如何追求個人經濟「自立」?
47 財富不需要留給子女——一位韓國學生在矽谷創業的成功故事
48 做一個「簡單」的現代人
49 永遠可以做得更好
50 希望的種子——參加愛心小學在大陸的落成

第九章 年輕世代要自創前途
51「來自哪裡」不重要;「帶我們去哪裡」才重要
52 從「出生幸運」到「安身立命」
53 尤虹文的燦爛天空
54 學學鼎泰豐——楊紀華的經營八則
55 馬雲在台北講話的聯想
56 婚禮上的賀詞——對年輕知識人的叮嚀
57「樂在工作」與「優質人生」
58 進入職場要學會自問自答、自我要求
59 老師、牧師、醫師——三「師」而後行
60 畢業典禮的講話——台大、清大、興大

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的書籍,或許就能改變閱聽人的觀念,進而改變人的一生。高希均教授這套書籍集結了數十載的智慧,凝聚他一生的學思與淬鍊,應該讓更多人閱讀、親近。因此我義不容辭,決定以實際行動支持捐贈高教授這套《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詳全文

——吳敏求,旺宏電子董事長


「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不僅是推動台灣前進的五大軟實力,我認為也是這時代每個人都須具備的軟實力。(詳全文

——蔡明忠,富邦集團董事長


高希均教授是華人世界深具影響力的經濟學者和教育家,他的鉅著「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開放、文明、進步、和平、學習」,集結高教授所學所思,鼓舞華人世界共同追求文明社會。(詳全文

——財團法人大成文教基金會


相信閱讀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個人、改變一座城市、改變世界,也希望將閱讀落實到臻邸生活當中,找到面對未來挑戰的力量。(詳全文

——龍寶建設


高希均教授匯聚一生所學所思,其著作不僅能激起閱讀旅程中的漣漪,更成為思考、討論和行動的起始點。(詳全文

——國泰人壽


台灣雖是彈丸之地、但企圖心可以很大,「沒路,就自己開路」!一如高教授所言,台灣未來取決於你、我行止之間的「軟實力」。(詳全文)

——周俊吉,信義房屋創辦人


聯強基金會長期關注文化教育推廣,始終秉持「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的理念,響應高希均教授出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期望透過更多觀念分享,共同推動更多向上向好的力量!

——聯強基金會


高希均教授筆耕不輟40年,《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套書匯聚、展現一生理想「追求開放、迎向文明、持續進步、擁抱和平、終身學習」,並期待以此五大軟實力構建全新台灣。高教授始終懷抱初心,推動台灣前進的熱情與使命,也是磊山人、全國民眾學習的典範。(詳全文

——磊山保經


高希均教授《打造台灣軟實力之島》凝聚其一生學思與淬鍊,精選超過300篇論述。和碩邀請您一同閱讀這套巨著,探討台灣未來的發展之路。

——和碩聯合科技

高希均 作者

高希均,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南京出生,江南度過童年,1949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原為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原為省立台中農學院)與美國南達科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1964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後,即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逾三十年,先後獲得美國傑出教育家獎、傑出教授獎、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傑出校友獎等。

1980年代在台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

曾任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海基會董事、行政院政務顧問。200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特別貢獻獎;2013年後先後獲亞洲大學、中興大學(2014)、台北商業大學(2020)名譽管理學博士;2016年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三十餘種,大陸出版九種。


2024/03/08

BGB568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部分彩色

9786263555563

362

549

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