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的謝哲青,其實患有先天的「難語症」,「說」與「讀」都比一般人困難,謝哲青在鏡頭背後所做的努力,外界難以想像。
「我非常害怕家裡的事,但旅行了這麼久以後,發現我要和解的是我自己」。旅行世界97個國家,擁有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考古和藝術雙碩士的謝哲青,其實來自一個相當窮困的家庭,「我半工半讀,各式各樣的工作都做過,包括到特種行業當服務生」,謝哲青在中視『改變的起點』提到,因為從小家境不寬裕,爸爸是建築工人,媽媽身體不好獨自拉拔三個孩子長大,加上年少叛逆和父母衝突不斷,所以靠著每一次的旅行來逃家,但走得越遠就越發現,自己依舊渴望家庭,也明白心裡過不去的瓶頸,要靠自己和自己和解。
選擇踏上旅遊業的這一路,謝哲青走得比別人辛苦,「我坐了一年的冷板凳,月收入不到兩萬,長達一年,餐餐只吃蘋果」,當年帶著六萬塊北上找工作,最高紀錄積欠房租四個月,但為了與世界產生連結,當導遊是謝哲青必須堅持下去的夢,直到有次當救火隊帶了一個充滿危機的西班牙團,他成功克服所有困難,平安將團員帶回台灣後,旅行社才放心將歐洲長程線交給他。回首過去的辛苦,他感謝自己當初的堅持,「要成就事業之前,要先尊重一事無成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