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成語「朝三暮四」意指「執著於眼前的差異,卻沒有發現結果一樣」,這絕不是好的形容。 不過,這些猴子真的那麼笨嗎?
這是在西元前的中國,某個人要餵食所養的猴子果子的故事。
剛開始,主人告訴猴子:「我早上給你們三顆果子,傍晚給四顆。」猴子很生氣。所以主人又說:「那就早上給你們四顆果子,傍晚給三顆吧!」其實,一整天猴子得到的果子一樣是七顆,但猴子們卻開心的接受了這個方案。
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出自《廣辭苑》)。用來指「執著於眼前的差異,卻沒有發現結果一樣」,這絕不是好的形容。 不過,這些猴子真的那麼笨嗎?請想想我們今天所學到的。來,愛麗絲同學。
愛麗絲:「也不能這麼說吧?因為傍晚比早上還要晚到來,猴子一定要等到傍晚才能拿到四顆果子,而且還不能確定是不是可以拿到,愈是未來的事,不確定性就愈高。所以對猴子來說,早點拿到多一點果子是比較好的。」
對,老師也是這麼想。當然,早上和傍晚也只差幾個小時,但嚴格來說,早上四顆、晚上三顆果子是比較合理的。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