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融於口中,用溫暖、芬芳、苦中帶甜的滋味填滿我們的口腔,活化大腦的快樂中樞。科學對他的理解再多,還是無法用言語或方程式表露於萬一。
圖片來源:pixabay,CC0 Licensed.
文 / 數位編輯整理 / 陳子揚
巧克力不僅能帶來純粹的愉悅,高糖含量及咖啡因和可可鹼的興奮效果也賦予巧克力另一個角色。有句廣告詞總結得好:「每天一條士力架,暢快工作、休息,而且玩耍不停歇。」法國人說:「累了嗎?來條士力架再上路!」德國人也說:「一條士力架,體力飽滿精神佳!」由於巧克力棒含糖量超過50%,脂肪超過30%,因此顯然能提供高濃縮的能量,立即振奮精神。不過也因為這個道理,大量攝取巧克力到底健不健康也引來不少質疑。
首先,可可脂是飽和脂肪。這類脂肪會提高心臟病的風險。不過,近一步研究顯示,身體消化飽和脂肪時會把他轉成不飽和脂肪,而不飽和脂肪是良性的。此外,可可粒子含有多種抗氧化劑,但目前對於這些抗氧化劑在人體內的作用還不清楚。不過,哈佛大學做的控制對照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巧克力,固定食用少量黑巧克力能延長平均壽命。原因目前還不知道,相關研究也正在進行。當然,食用過量只會造成肥胖,並抵銷所有好處。總之,巧克力的功效還未有定論。但撇開攝取過量不談,專家已經不再認為巧克力有害健康,甚至覺得他有益健康。
因此,雖然離拿巧克力當藥或給孩子當學校營養午餐的時刻還早得很,但基於前述理由,巧克力已經是許多國家的標準軍糧配給。巧克力能提供糖分已恢復活力,提供咖啡因和可可鹼來刺激大腦活動,補充大量活動所耗費的脂肪,而且它還可以保存數年。最後但也最具爭議的一點──它或許還能緩解性挫折。
我自己也很愛吃巧克力,每天下午和晚上都吃。這是因為我看太多雪花巧克力的廣告而被洗腦了,還是因為心理上對物質的依賴,或是我的北歐生長背景讓我有性壓抑的傾向,我不知道。但我寧可相信,是因為我真心敬佩他是人類製造技術的偉大發明。製作巧克力所需的技術之複雜與高明,絕對不下於鋼鐵和混凝土。人類憑著驚人的天才,把這個平淡無奇,味道令人作嘔的熱帶果實變成冰冷、簡硬而易碎的固體,就為了讓它達成一件事:融於口中,用溫暖、芬芳、苦中帶甜的滋味填滿我們的口腔,活化大腦的快樂中樞。科學對他的理解再多,還是無法用言語或方程式表露於萬一。我覺得巧克力像一首詩,跟十四行詩一樣複雜與美好。這就是為什麼古希臘人會稱它為theobroma,因為巧克力確實恰如其名theobroma的意思就是「神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