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每個人都知道理財很重要,但你的觀念正確嗎?父母若希望孩子有正確金錢觀,現在就開始建立良好的理財家訓!
理財達人現身說法,破除你的教養迷思
迷思一:教理財的第一步,是給孩子「零用錢」。
NG!第一步是教孩子「工作」的意義。
女兒說:
為小孩建立「有勞才有獲」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親子應該重新建構對於金錢的想法,並以此取代「給零用錢」的概念。談到金錢時,我們不要讓「零用錢」這詞語進入孩子的字典裡,而可以改用「酬勞」這個詞,並向孩子解釋:「薪『酬』來自『勞』動,工作才有錢賺。」當孩子到了能理解因果關係的年紀,就可以開始教育他們工作與金錢的勞獲關聯。
父親說:
給小孩零用錢就像在發放補助津貼一樣,彷彿意謂小孩子不願意或沒能力去做,所以父母只得替他收拾。……直接給孩子錢花卻不教導他良好的工作習慣,將會養出愛發牢騷、嬌生慣養或總是被欺負的人。
迷思二:孩子因為衝動而亂花錢,父母必須幫忙收拾善後。
NG!父母應該視情況讓孩子面對理財失敗,從代價不大的錯誤中學習。
女兒說:
現代人太容易忘記金錢有其限制。無論你孩子是六歲去遊樂園玩,或是五十六歲打算買車,如果不能明白「金錢總會用光」的道理,那他們這一生就不可能成功理財。
父親說:
在後果不致失控的情況下,讓孩子遭遇挫折是在調節痛苦指數,這種痛苦程度高到足以給他們教訓,卻不至於造成永久傷害。
迷思三:跟青春期孩子聊「基金」、「複利」等財務術語實在太荒謬。
NG!重點是讓孩子了解:「投資,原本就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女兒說:
我很訝異許多年輕人對投資毫無概念,也有不少出社會的成年人荷包確實都有進帳,卻因為不明白投資應趁早的道理,浪費了許多年的複利。他們實際上可說是損失了未來十幾萬美元的進帳,這一切正是因為沒人給他們這些訓練與資訊。
父親說:
透過實際的財務術語,當下就能給十二歲的孩子來場機會教育。我家孩子上中學之後,我就會叫他們坐下來,說明何謂共同基金以及其運作方式。坦白說,我並不期待他們能把細節都記住(結果也確實如此),但最重要的內容已成功留在他們的腦海中。
迷思四:如果直接把孩子整個月的生活費交給他自由運用,錢很快就會敗光的。
NG!孩子在有父母保護的安全環境中犯錯,是最適合學習管理帳戶的安全階段。
女兒說:
你的孩子總有一天要為自己的銀行帳戶負責。請問以下哪種情況比較可怕?是趁著孩子尚在你監督下先教他們怎麼做,還是讓他們將來自己摸索?……把錢交給他們看起來是有點冒險,但硬生生將不會管理幾百美元帳戶的孩子丟進現實世界,豈不是更危險嗎?
父親說:
我們不能只是幫孩子開好帳戶,把錢丟進去然後祈禱一切順利。相信你也不會沒看過孩子開車就把鑰匙丟給他們吧?請照看、指導他們,等孩子證明自己有辦法管好帳戶,並逐漸展現出決策能力時,父母就可以慢慢放手。
迷思五:孩子長大後需要辦信用卡累積「信用評分」,只要記得每月都全額繳清就好了。
NG!信用卡不是理想的消費方式,它常讓人搞不清自己到底花了什麼錢,而且容易有過度消費的狀況。
女兒說:
凡事刷卡的人都是等到月底才付帳,有時還會拖到下個月才付。當你這麼做,就是把自己的收入拋在後頭,儘管東西已用完、事情已做完,你仍持續為此付錢。這樣做就像在開車時只看後照鏡一樣,顧著看自己走過的路,而對於要往哪去、該怎麼走完全沒有頭緒。
父親說:
塑膠卡片的危險在於缺乏鈔票那份情感重量,以致人們在刷卡時會花費得比付現還多。為什麼?因為付現會「痛」。同樣是買一張新沙發,掏出一千美元現鈔給店員,跟翻出一片塑膠擺在櫃台上的感覺很不一樣。既然個人理財80%要靠行為,請訓練子女去「感受」金錢的存在。如果他們在買東西時感受不到那股衝擊,就可能會不斷揮霍超支。
摘自《理財力,從小就要教》
大衛.藍西(Dave Ramsey),美國著名的理財企管達人。著有多本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他主持的廣播節目《大衛.藍西秀》擁有六百萬以上的聽眾。《理財力,從小就要教》作者。
蕾巧.克魯茲(Rachel Cruze)大衛.藍西的女兒,亦是閱歷甚豐的溝通及演講專家,至今累積近十年的演講經驗,其中包括多達一萬聽眾的大型場合。《理財力,從小就要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