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自稱「生技阿媽」的程伶輝,
23歲嫁入蔣家,在大宅門裡歷經人性險惡;
43歲割除了子宮和卵巢,成了「半殘人」;
53歲被丈夫一夕「休妻」,頓時負債兩千萬;
60歲成立生技公司,獲得美國、荷蘭、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區的專利……
她總是以良善、勇敢、智慧,
化解一個又一個困境,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她的故事鼓勵每一個人:
成功,絕非難事。堅持,事在人為!
序文 不屈不撓的奇女子 唐飛
序文 凡事感恩 程伶輝
【第一部】眼淚與成長
1三塊墊腳石
2快樂的苦日子
3苛己寬人
4大宅門裡磨練心性
5心比花美
6歡喜行善,領受福報
【第二部】走自己的路
7走出婚變的人生谷底
8股市大姊大的日子
9以熱情經營兩岸人脈
10引進中醫治癌
【第三部】初涉生技產業
11當女豪傑遇上書生科學家
12糖尿鼠與紅燒蹄膀
13集資路上難,難,難!
14健康食品之路。
15與莫滋大師結緣
16伯樂與千里馬
17同心協力,其利斷金
18漫漫認證路
【第四部】成功,一觸即發
19困境中,戴東原親自領軍
20布局,為未來紮根
21無心插柳,柳成蔭
22勒索案中見人心
23研發為本,行銷為用
24好友心目中的程伶輝
25期待劃下完美的句點
不屈不撓的奇女子
唐飛
在一個難得的機遇之下,認識了程伶輝女士。對她而言是出自善意、擔心,好「打抱不平」,對我是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從此內人和我與程女士之間建立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情。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隨後得知她替國家做了一件有貢獻的事,使我對她的膽識和愛國心,有了更深的認識。她婚變之後,走入人生的低潮,我們希望能幫她的念頭常在,但實際上卻有限,當她投入文化事業時,我也因為工作正忙而未能幫上忙。現在她更大膽地進入了生化科技,展現了她能承受壓力,不屈不撓的衝勁。我心目中的她是一位「奇女子」,聽她說到挫折、困難是來自主管機關的「官僚心態」,反之,鼓勵也來自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機制和學術單位,以及遇到「幸運之神」的種種,心想,或許這就是她善心所得的好報。
我擔任行政院長期間,突然發生肌無力症,進一步檢查發現隱藏的胸腺瘤。動手術後,二週即順利出院,不過後來傷口遭細菌感染,我又未能遵守醫生讓我要多休息,不要與人握手的囑咐,導致胸部傷口破裂。返醫院後對抗生素過敏,再一個月後始勉強出院,到行政院辦公。
此時朋友和熱心民眾都贈送或推薦營養品給我,程女士即送來以耐糖因子為基礎的加特福奶粉,希望有助於身體的復原。(附帶提及的是,我胸口三處發炎傷口中最上面的一處,直到我二○○一年六月到哈佛大學後,才完全收口。)
當時因為我認為我的血糖正常,因此把奶粉轉送給朋友。直到一位馬來西亞華僑梅先生打電話給我,他說他曾患嚴重的肌無力症,也開過胸腺瘤,西醫束手無策後,經林華山先生介紹,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服用加特福奶粉後,竟然康復。之後他帶領馬來西亞醫生團來台北專訪,我們見了面,他強調前台大醫院院長戴東原博士也認為加特福奶粉對增強免疫能力應有一定的功能,可以試用,我才開始每日服用。
現在我隔日服用微量的類固醇藥物,避免因精神壓力或過度疲勞時肌無力症復發。此外,在美國共有兩位教授級的專科醫生,一位是神經肌肉科,另一位是內分泌科,為我定期檢查。除了確認肌無力症沒有復發的跡象,定期執行的骨質密度和血液檢查等,也是為了確證身體沒有受到類固醇副作用的影響。
因為加特福產品僅通過血糖部分臨床試驗,所以我並未放棄微量類固醇,但我告訴朋友,至少加特福產品對我有益無害,可以視為一種營養食品。當然我也期望加特福產品盡速完成糖尿病全面的臨床試驗,加強對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加特福的生化科技開發,通過了初步血糖控制的臨床試驗階段,現在面臨的是事業發展必然的關鍵點,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繼續研究和更多的臨床試驗。無論將根留台灣,以己之力得到國際生技產業上的榮耀,或轉移到國外,找尋巨資、人力加速開發,都是不易決定的難題。但我相信以程女士的智慧,或者集合政府的有識之士,定會有個圓滿的決策。藉此祝福程女士和參與加特福事業的人士。
凡事感恩
程伶輝
感謝中興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的主任萬鍾汶博士。萬主任在興大,除了是農業經濟系的教授外,也是育成中心的主任,進駐廠商都暱稱她為保母,她熱誠地「照顧」四歲的孩子--加特福生物科技公司。二○○三年,萬主任介紹我認識了天下文化的創辦人高希均博士,她主動提及我頗不平凡的一生,認為在現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每天聽到自殺悲劇的社會中,我的故事應該可以幫助很多失意的人,這句話打動了我的心。
感謝天下文化的創辦人高希均博士、王力行女士和本書的特撰者周嘉川女士。高學長在聽我的故事約三分之一時,即刻請王發行人加入。聽完故事後,他們推薦了知名的新聞人周嘉川女士,來擔任本書的特撰人,並認為這本書不但可以幫助很多失意的人,也可以啟發很多在生物科技領域的創業者和經理人,於是在他們的指導以及專業工作下,這本書得以順利付梓。
不可思議的恩賜
感謝中興大學的副教授毛嘉洪博士。毛博士和「營養學之父」莫茲博士(Walter Mertz)是耐糖因子的重要推手,本書內文描寫了我和這兩位頂尖的營養學權威,充滿奇妙不可思議的相識過程,也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來自上天的安排吧!
感謝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在我創業的歷程中,天下文化的勵志類以及管理類書籍,一直放在案頭。在這些書裡,我得到了管理學家的方法,明白了趨勢學家的方向,不時地對這些產業前輩的創業歷程,發出心底最深的共鳴。
助人,為生技之本
感謝 主賜給我力量。我一直覺得,生物科技的本質其實是助人,讓我能夠不僅以一己的力量助人,更能夠藉著最先進的生物科技,幫助全世界為病痛所苦的人。生物科技在很多人眼中,是未來的明星產業,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充滿光環的產業,有著比其他產業更高的淘汰率,從踏入這個產業起,我不僅嚐到了新創事業創業者的艱辛,更體會了生技領域經營者的孤獨與無助。
感謝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先生在他的書中所帶給我的啟示。他曾比喻在企業經營中,他彷彿寒冬中的孤雁,獨自在高空忍受風暴,努力向著未來、鼓動翅膀......。也許是屬雞的緣故,我覺得我就像大雨滂沱下的母雞,頂著風雨、呵護著羽翼下的孩子,不但承受無情的風雨,也要承擔孩子們無知的吵嚷。
雖然創業的北風是刺骨的、生技的冬雨是冰冷的、少部份短視近利的投資人和公司同仁的吵嚷紛亂是讓我心痛不已的,但是為了能夠助人,我仍然要挺起胸膛接受風雨、展開羽翼保護還沒有能力承擔風雨的孩子們,相信書中描述我創業以及經營生技企業的心路歷程,創業朋友們不會陌生,更能引起在生技領域經營者的廣大共鳴。
願作牽牛花
最想感謝的是我的父母和我摯愛的家庭成員。雖然成長在貧困的年代,我接受了家族嚴格的教誨,有幸能和台灣同步茁壯。如果把女人比做花,我也和許多女人一樣,曾想作一朵溫室的牡丹或花園中的玫瑰,備受呵護和讚美,展現明媚艷麗,吸引眾人的目光。但是在經歷磨練苦難以及朋友們的幫助後,我明白我也該盡一己之力,去照顧需要的人。於是,我的心願不再是做一朵嬌柔的玫瑰,期盼如同一朵能遍野開花,甚至能在惡谷懸崖默默攀藤的牽牛花,將耐糖因子的新觀念傳播到全世界,使糖尿病患不再為病痛所苦,更讓許多糖尿病的高危險群,能夠遠離疾病的威脅。
最後,希望讀這本書的朋友們,能跟我有一樣的體會,就是真正美麗的女人,是秉持一顆善良的心,以勇敢去面對人生,用智慧來解決每一個挑戰!期以「選定目標、堅持到底」和所有的朋友共勉。
2004/02/27
BBP17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4172597
230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