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企業的經營成果必須與同仁共同分享,因此在台灣產業界開風氣之先,推動週休二日制度,注重從業人員的福利,讓公司與個人的利益成為一體。這些與左博士在茂迪推動的高福利與注重家庭幸福是不謀而合的。
推薦序/許文龍/奇美集團創辦人
我初次認識左元淮博士,是在一場台南的餐聚,日後又因為投資事宜,和他有了更頻繁的接觸。對左博士的為人,本人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事業有成的科學家和CEO,但與人往來卻是相當和氣,除此之外,我們的價值觀也有許多相似之處。
我早年經營企業的理念是「經營企業是手段,追求幸福才是目的」,企業的經營成果必須與同仁共同分享,因此在台灣產業界開風氣之先,推動週休二日制度,注重從業人員的福利,讓公司與個人的利益成為一體。這些與左博士在茂迪推動的高福利與注重家庭幸福是不謀而合的。
一位好的經營者重要的任務是營造一個好做事的工作環境與公司文化,尊重每人的工作價值,讓同仁能自我管理發揮每人之潛力,在茂迪的經營中,左博士尊重各主管的職權與充分授權的例子不勝枚舉,蔚為公司風氣與文化。
我經營企業是以生態及同心圓的觀念來處理與各團體的關係,首先我必須照顧好同仁、股東與上下游,也要讓社會同享其利,因此奇美非常重視社會回饋如經營醫院與博物館,這些純公益活動也得到相當的回響。而茂迪以為善不欲人知的態度,在台南地區從事更生活動、宗教與教育的公益事業,著有成效、深植人心。左博士早年因戰亂隨父母來台,短期在台南永康生活過,後因父親軍職調動北上生活,再到美國讀書與工作,乃至到世界各地出差旅行,卻在五十一歲時回到兒時短期住過的台南,這令他溫暖的地方,完成參與百年難求的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心願,並系統性地走訪鄰近鄉里,充分融入台南的生活,展現另一種在地化,對台灣那一份濃郁的台灣心,是令人非常動容的。
奇美素來非常重視環境保護,我們不能因企業活動而對環境的產生衝擊,對環保預算採無預算限制,而左博士所從事的太陽能電池綠能產業,對環境是非常友好的,本書也闡述了太陽能科技和產業化的發展歷史,在再生能源愈來愈重要的今天,我想所有對綠色經濟有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從閱讀左元淮博士精采的人生故事中,對太陽能產業有初步的了解。書中對台灣太陽能產業瓶頸的分析,也可能和台灣其他產業面臨的瓶頸,有一定程度的交集,值得所有關心台灣經濟何去何從的讀者一起來閱讀。
【書籍資訊】
摘自《開創新能源時代:台灣太陽能教父左元淮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