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左元淮維持一貫低調作風,並不喜歡將自己驚人的成功或地位當作談話焦點,除此之外,他的個性變得比以往更風趣多聞,為人謙遜的同時,散發出強烈的自信與人格魅力。
踏入股王高峰之後,長期在聚光燈焦點下,元淮有時難免也有不堪重負之感,幸好他還有一個暫時的避風港和精神充電站—科州。在台灣的前幾年,他努力打拚,就算回科州也是來去匆匆,要不然就是回去養病,直到解決茂迪的火災危機後,他待在科州的時間才比較長。元淮每次回到科州,就像變色龍一般變回科州版的左元淮,成為完完全全的路人甲,自由自在地穿著休閒服飾,若正好是夏天,他就是短褲加Polo衫的悠閒裝扮。友人對他普遍的共識是:元淮在台美兩地判若兩人! 在美國輕鬆自在的他,回到台灣時,瞬間又成為那位大家所熟悉、散發著領導氣質的茂迪CEO。
元淮在美國開的車,是他當初為了就讀大學的大兒子所買的Honda Element,這台車相當陽春,沒有什麼新科技配備,車款也已經過氣了,可是他依然開得很開心。有個朋友曾開玩笑道:「你開Element?!你是瘋了嗎,怎麼會開這種車呢?」元淮自信十足地答道:「沒問題啊,這是我的車,開著它沒有任何不妥,我也可以買Lexus或BMW,但是昂貴的和便宜的一樣都是車,只要能夠做好汽車的責任,將我帶到目的地,它就是一台好車,若是不行,那才是一台爛車。」直到和李安買了Infinity 的新車,他才和妻子共用新車。
雖然生活簡約,不過元淮並不反對過舒適的生活,當時機成熟時,他和李安買了戈爾登鄉村俱樂部(Golden Country Club)旁的一間好房子,後方的小庭園更直接連接俱樂部場地。買下這間房子時,元淮沒有體悟到在搬進這個區域後,在外人眼中,他的身分會有怎麼樣的轉變,直到某日他與長子閒談時,不經意地說道:「我們的鄰居是第三代庫爾斯家族成員,他們一定很富有!」克中這時才幽默地提醒父親:「沒有錯,但也不要忘記,你是他們的鄰居,一樣可以被歸類為是同一種人。」
元淮在台灣創業成功的消息也傳回了科州,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的前同事沒想到以往不起眼、話不多的左元淮,竟然成為如此成功的創業者,自然免不了感到嫉妒、眼紅,可是元淮的好友們,不論是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交好的同事、以孩子保母為首的美籍友人圈,或是像大家庭般的華裔友人們,以及其中像是丁文、多年來和元淮無話不談的成功企業家好友孟海瑞等人,對他遠高於所有人的成功幾乎是清一色的祝福,並沒有任何酸葡萄心態。這是因為元淮與李安並不會自視甚高,兩人還是以前那對恩愛、真性情、對朋友認真的夫妻檔。友人陳品菁表示李安曾說過:「就算我買下了全世界的金銀珠寶,我依然只有十根手指頭、兩雙手與一個脖子。」這句話反映的就是夫妻倆的生活態度。美國的好友們都知道元淮鯉躍龍門式的翻身歷程,但在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同事麥克.塞柏特(Mike Seibert)與其妻子的印象中,左元淮維持一貫低調作風,並不喜歡將自己驚人的成功或地位當作談話焦點,除此之外,他的個性變得比以往更風趣多聞,為人謙遜的同時,散發出強烈的自信與人格魅力。
元淮雖然與政要人士、產業鉅子等互動匪淺,但他從來沒有忘記他的友人,和李安途經紐約,他們會和佐藤誠夫婦及李光義見面;參展時和彼得.曼納見面話家常,甚至高中好友張友文,元淮都未與他們失聯。對友情極度重視的元淮,雖然總是和所有人相談甚歡,不過許多最深層的感想還是反射性地予以保留,極少提及內心的擔憂或不悅情緒,若有提及,通常是在事情落幕許久後,才不帶情緒地提到。
這樣的人格特質經過多年的商場經歷反倒變得強烈不少,因為他總是需要自保,並對外界呈現最適當的一面,又因為習慣周遭大家對他依賴甚深,但自己卻不依賴任何人,內心那道無法跨越的鴻溝自然愈來愈深,許多好友們都會忍不住想,這世界上可能只有李安才能真正了解左元淮。
數位編輯整理:李仁傑,楊廣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