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在地終老是社區整體照顧體系的終點,也是成績單。「醫院有限,社區無限」,長照2.0除了找郵差當長照幫手,我們可以做的比想像多更多。
超高齡社會又發生醫療崩壞,會怎樣呢?
在日本有個經典案例,地點就在北海道夕張市。
夕張市位於日本北海道中央,人口只有9300人,這裡是一座因為礦業發跡的移民城市。因為礦業發達,民生和社會福利都享有企業的補助,無論健康照護或自來水,都是免費。好景不長,自礦坑關閉,企業撤出後,工作人口銳減,年輕人外流,納稅不足負擔公共設施和公務員薪餉,最終導致地方政府破產。
夕張市當時舉債高達632億日圓,超過舉債上限353億日圓的近一倍。
於是2007年,原本有171床綜合醫院在政府無力經營下,轉型為19床的診療所,和40床的老人保健設施。換句話說,病床數減少近90%!沒有了大醫院之後,大家都很擔心,這裡的老人家這麼多(65歲以上人口44%,是日本全國「最」高齡化),死亡率會增加嗎?
結果發現,過去12年,夕張市死亡數沒有明顯增加,還成為老人家理想的安老城市!救護車出勤減少一半,24小時出勤在宅醫療和照顧增加很多。其他需要醫院治療的急症,例如骨折,透過直升機轉送大型醫院解決後,再回到自宅療養,因此,在家衰老死亡(可以等同善終意思)比例大幅上升。令人出乎意料。
根據前夕張診療所所長森田洋之醫師2014年發表的研究,森田認為,對臨終觀念的改變,才是最核心的因素。夕張奇蹟有三根支柱:1. 充實的在宅醫療和照顧;2. 居民對臨終觀念的改變;3. 鄰里之間互助的網絡。「即使我存了1000萬或2000萬日圓,也不要離開這裡,」一名老先生告訴森田醫師。
在地終老是社區整體照顧體系的終點,也是成績單。「醫院有限,社區無限」,長照2.0除了找郵差當長照幫手,我們可以做的比想像多更多。
【書籍資訊】
摘自《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
數位編輯整理:廖珮汝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