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54歲、正值事業頂峰,丁菱娟毅然選擇從職場畢業,回看並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以全新眼光看待身邊的人事物——當成功不再由「頭銜」或「收入」定義,步入中年的自己不再身強體壯,加上子女長大離家、父母快速衰老……年過50的我們,該如何自在描繪接續的人生風景?
永保好奇心×勇於探索生命的丁菱娟,首度公開親身實驗的「第三人生行旅」心得:
.年輕時無法放膽追求的夢想,50後更適合探索
.學習減法人生,欲望少一點,心靈多一點,只為價值而花錢
.無論到了幾歲,都要為自己的外表負責,不放棄打扮的權利
.面對子女的長大和離去,祝福他們,不要緊抓不放也不必追
.父母陪我們長大,我們伴著他們變老;陪伴、接納是最好的禮物
.做個有溫度的人,比做個專業的人重要
.可以享受熱鬧的樂趣,也能品味獨處的快樂
.只管自己的事,不介入別人的事,不擔心老天爺的事
.每年學一樣新玩意,不僅生活充實,還能越來越多才多藝
.與身邊的人和解,讓人生無憾
「最好的『抗老祕方』是尋找生活的新目標!當生活有意義了,才能讓年齡成為智慧的光環,成為年輕一代追尋的榜樣,這是我心目中『新中年世代』的面貌。」——丁菱娟
【出版緣起】人生向晚,依然燦爛/王力行
【推薦序】當油門不再踩到底之後/黃麗燕
【推薦詞】迎接嶄新的第N個人生/施昇輝
【推薦詞】啟動回憶與展望的第三人生/夏韻芬
【推薦詞】重新定義人生/陳來助
【推薦詞】踏出舒適圈,體驗一切美好/童至祥
【推薦詞】華麗轉身,開創第三人生/劉秀枝
【推薦詞】Because We Do Care! /賴佩霞
【推薦詞】積極準備「第三人生」/顏漏有
前言:當我拋開董事長的名片
1探索體驗篇:保持好奇心,一路玩到掛
.用「一路玩到掛」的心態前進
.我開了演唱會!
.每年學一樣新玩意
.我的練習曲――單車環島
.遊學初體驗,跟年輕人共學
2工作生產篇:重新定義工作,回饋社會
.可以繼續工作,但應該不一樣
.開創事業第二春
.轉換職場,用學習與回饋心態工作
.生命轉彎處
.募款做公益,幫助台灣的新創團隊打世界盃
.富有願景的工作模式
3消費理財篇:減法人生,只為價值而花錢
.學習減法人生
.先為自己留夠本再去擔心子女
.理財與資產的配置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新購物觀
.「斷、捨、離」的練習
.改變居家環境,換個心情
4養生保健篇:活著,就要健康
.每天走一萬步
.飲食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來點靜坐冥想與瑜伽
.閱讀是一輩子的禮物
.遠離手機,給自己優質睡眠環境
5容貌儀態篇:人到中年要為自己的外表負責
.不要放棄打扮的權利
.該不該做醫美?
.優雅的儀態是抗老祕訣
6婚姻家庭篇:我可以邀請你嗎?
.重新檢視夫妻關係
.用「邀請」的態度與另一半相處
.一個人其實沒什麼不好
.卒婚,從婚姻中畢業
7親子相處篇:獨立的父母是對子女最大的祝福
.不要養媽寶,父母請節制
.子女長大後把他們當別人
.不要期望子女關愛的眼神
.讓年輕世代活化我們的心
.保留家族傳統與默契,讓家庭更緊密
.趁早寫遺囑
8伴老照護篇:與父母和解,陪他們到老
.跟父母和解
.改變觀念,面對父母的老去
9人際互動篇:當個有溫度的人
.不想討好所有的人
.面對朋友關係的智慧
.當個溫暖的人,把別人當自己
.得理且饒人,看透不點破
.天底下有三件事,能管的只有一件事
10獨處自在篇:和自己對話,與往事乾杯
.寫感恩日記
.安排獨處的時間
.與往事乾杯
.為自己企劃生前告別式
11享樂人生篇:享受人生,開拓視野
.犒賞自己,旅行去
.跟著台灣美食地圖走
.主題式深度旅行
.用遊學方式體會long stay的樂趣
.開個同學會吧!
後記
推薦序 當油門不再踩到底之後
黃麗燕(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暨大中華區總裁)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肩上總是背負了很多責任。早上一睜開眼,就是先去看手機有沒有什麼需要緊急處理的事項,我們總是比多數同仁都更早進入公司,開始一場接一場的會議,解決一個接一個的難題。到了一定的職位高度,我們不只要計算有多少業績還沒達成,還要思考如何協助同仁們實踐他們的夢想。
我自己經常有這樣的經驗。逢年過節的長假,明明是可以好好放鬆的時間,怎麼假期才過了一天,就開始覺得渾身不太對勁?要不就是打開電腦,確認有沒有漏掉什麼沒回覆的信,或是拿出紙筆,擘劃公司組織,看看能不能再做些什麼調整,讓公司更有競爭力。終於「撐到」上班日,開心得不得了,又充滿了奮力衝刺的使命感。
長年在職場上衝刺的生活,到了這幾年身體開始出現警訊。膝蓋開刀、頸椎神經的壓迫,前陣子重心不穩摔了一跤,手竟然就粉碎性骨折……這些來自身體的抗議訊息,像是一股拉力,不但迫使著我慢下腳步(不管是字義上的,還是比喻上的),也讓我開始從總是關心他人的需要,開始關照自己內在的需要,以及規畫下一個生命的階段。
不過「向前衝刺」本是我個性裡的DNA,也不能全都賴給職場的壓力。我年輕時的興趣就已經很「衝」了,從學開輕航機、開快車這種看起來與我短小身材十分不相襯的嗜好,就能看得出來。不知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我身邊的高階專業經理人,多半也都是這樣的性格。賽車裡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冷胎圈」(cool down lap),指的是比賽結束後,賽車減速繼續繞場行駛,一方面接受大家歡呼,另一方面也能讓全速運轉的車子漸漸冷卻,避免急停的傷害。車子高速運轉後,退場都有一個安全流程,人呢?尤其對我們這些衝刺慣的高階經理人,如何從高速運轉的職場中,有步驟的降低轉速?放慢速度後的人生,又該如何自處呢?
到了屆退年齡,我們終究要面對放下重擔與責任的一天。當我們必須卸下使命、不再全力衝刺後,會不會反而忘記了該怎麼前進?市面上不乏各行各業的成功心法與書籍,但從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退休」。退休後的生活,好像是一片未知之境,想到就令人恐慌。
菱娟早了我們好幾步,已經先幫我們探索「第三人生」,抱持著她一項主動、積極且充滿好奇心的態度,為大家發掘其中饒富生趣的景色。一開始,看著菱娟退休後飽滿充實的生活安排,總讓我好羨慕;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驚覺,精采的第三人生,就如同精采的職涯一般,絕不是從天上憑空掉下來的,從興趣培養、與社會的連結、理財計劃、養生保健、與家人的關係、朋友的關係,乃至與自己的關係,都需要積極的去規劃與實踐。
原來第三人生不是賽車跑完、漸漸慢停下來的人生,而是重新找到一條漂亮跑道的人生!我們或許不再需要像從前一樣把油門踩到底、全力衝線,但仍能享受全新跑道上無比美好的風景,迎向我們不曾去過的地方。
原來第三人生不是賽車跑完、漸漸慢停下來的人生,而是重新找到一條漂亮跑道的人生!
——黃麗燕 李奧貝納集團大中華區主席
作者用「第三人生」來取代「人生下半場」,有著更積極的意義;而且涵蓋了所有人從職場畢業之後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施昇輝 理財暢銷作家
她的分享是現階段大家都需要面對的課題,透過第三人生,啟動回憶與展望,是人生重要的體驗!
——夏韻芬 財經作家、中廣「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
每一年學習一項新的技藝,十年後就是「十項全能」,難怪丁老師總是如此睿智優雅。
——陳來助 天來創新生活產業董事長
作者的灑脫豁達、個人價值觀、對人生的體悟、不藏私的分享,相信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改變。
——童至祥 特力集團執行長
第三人生是趁著體力許可、智慧成熟、財富有餘時,從職場畢業,重新分配工作與生活的比例,扎扎實實地體驗和享受人生。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這是一本可以支持女性成長的好書,推薦給你,Becausewedocare!
——賴佩霞 《魅麗》雜誌發行人、身心靈老師、作家
樂意推薦此書給即將或已經邁入第三階段人生的朋友,透過閱讀此書,可以自行探索及活出精采的第三人生。
——顏漏有 AAMA台北搖籃計劃共同創辦人暨校長
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她是創業家,也是台灣品牌公關領域的先驅。目前她擔任台灣許多新創家的導師,喜歡和年輕人一起共學成長,鼓勵跨代共融,相互學習。近年她又創立了影響力品牌學院,希望幫助台灣中小企業運用品牌和公關思維讓品牌被全世界看見。2013年獲選「亞太區CMO 創業類的女性領袖獎」。至今她在社群媒體以及雜誌都有固定專欄,砥礪職場年輕人擁有正確的工作態度與價值觀及熟年活出自己的價值觀。歡迎連絡作者:http://www.facebook.com/TingOlive
2017/08/22
BBP458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4792412
248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