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以「停看聽」、「情不自禁」兩張專輯立足歌壇的何方,她單純、輕柔的聲音曾深深觸動許多人。一九九四年底,正值新專輯宣傳期展開之際,突如其來的感情問題,引發了她生命中最深沉的風暴,憂鬱症的陰影悄悄地籠罩住她。如今她走出憂鬱暗巷,開始重建自己內在的生命,上帝的愛修補了她破碎的心,她勇敢面對心中的創傷,活出真我。
誠如何方所言:「憂鬱症是我人生的轉捩點,一開始覺得是個污點,是我人生的流淚谷。可是我卻有這個機會,重新檢視我的人生,從破碎混亂中,重建生命的秩序。……真希望藉由這本書與許多內心有衝突、傷痕的人分享。生命是有路的,生命是可以被改變的,破碎的心是可以被醫治的,人生可以重來一遍。……」
◎王建煊、石元娜、孫越、曾揚晴、溫小平、趙自強、蘇來
真情推薦
序 快樂不是那麼遙遠 陳質采
自序 生命重溯,學習寬恕與感恩
第一章 一九九五年閏八月
第二章 我的父親
第三章 我的成長
第四章 您也可以自行修復
第五章 愛的醫治
感謝
附錄 克服憂鬱經驗談
生命重溯,學習寬恕與感恩
何方
誰能完全檢測我出這本書的動機?我問自己不下兩百遍。
這本書進行到一半,有一天我走在路上,突然覺得一切都好不真實。美國專門研究認知與記憶的著名心理學家伊莉莎白說,過去的記憶,其實是活生生的、不斷變化的現實,絕不是固定且不受干擾的。它如阿米巴原蟲一般,是會改變形狀,會擴大,會縮小,又再擴大的活體。
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會逐漸改變。我對過去的回憶,會不會也犯了同樣的錯誤,這一切會不會不是真的?
事件的細節也許我真的不記得了,但是為什麼總是在我脆弱的時候,父親痛苦的身影就浮現在我的面前,擊打我的心?為什麼談起父親我總是情緒極度的起伏?為什麼這本書中,特別是父親的這部分,姊姊一再問我是否有必要對外公佈?一切都過去了。
是啊!都過去了,可是我的心還是淌血的。怎麼辦呢?我不想再用我人生那麼大的精力去保護這個禁區。我想去面對它。這是我想過的人生。
我並不是一開始就那麼清楚自己情緒的真相。一直到憂鬱症爆發之後。
我以前是一個很耍寶的人,糊裡糊塗,好像沒有什麼煩惱。
那是做給別人看的。
我知道自己心裡有很多的內在衝突,但是我覺得我有一個很棒的特質,就是可以很迅速地將一切衝擊盡速殺死。
怎麼殺死感覺呢?這似乎是練出來的。過去當我經歷一些撕裂心腸的痛苦時,有一段時間我會進入一種奇特的冷靜期,我慢慢變得麻木,然後漸漸變得冷漠。我覺得這樣蠻好的,沒有感覺,使我可以在當時的情境中生存。之後這種從衝擊到進入無感的冷漠速度愈來愈快,我可以迅速處理內心的爭戰。
但是我沒有想到,我只是將情緒隔離,事實上傷痕衝突依舊,只是我察覺不到而已。
直到我因為一個感情事件引爆了可怕的憂鬱症,我才發現原來我的情緒銀行已經破產。
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很老掉牙的故事,為了一段感情所以崩潰了。
如果不是新唱片宣傳期在即,我想我依舊可以用老招將痛苦處理掉。可惜事與願違。
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失意,我應該不會有想死的念頭。偏偏我把對方當成父親一般的依附。我不只是失去感情,我更引爆了失去父親的劇烈痛苦。
憂鬱症的成因很多,也具個別性。很難從個別的案例去看清這個疾病的面貌。
憂鬱症患者的情緒被強姦,失去身體的主控權,這是最難跟別人解釋的部分。為什麼不能振作?為什麼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為什麼?為什麼?
我無法解釋為什麼短短三天的失眠我就開始產生如此可怕的自殺意念,不只是意念,是個產生行動力的強烈呼喚?我也不明白為什麼當時還有力量與死亡搏鬥?為什麼有些人卻不幸失去寶貴生命?
生命是個奧秘,一直到一九九九年教會的一個特會,我開始有更多的看見,看見上帝在我生命中原來已經行了這麼多的恩典。生命的創傷,加上我涉入的一些「邪術」,使我在屬於靈的領域裡,落入了黑暗的權勢。我在教會裡被處理了一些這種綑綁。
我相信醫學,醫藥使我得以改變情緒,但是我改變不了一些生命核心的氣質。在教會的處理中,我發現有些性格是天生的,有些卻不是。
有些人竭盡所能,還是發現自己終其一生必須與情緒對抗,因為那是一種遺傳。有些靈裡的捆綁,確實是代代相傳。需要上帝的大能將權勢打破。
上帝祝福祂的百姓,上帝祝福我看醫師的過程,祝福我吃藥的過程,祂在祂認為合宜的時機,打破我知識分子的成見,開始解開我內心的一些枷鎖。
上帝更用愛來改變我,讓我在經歷創傷的深度處理中,沒有停留在自憐愁苦裡,而是有意義的回溯,並在回溯中學習饒恕與感恩。
寫這本書的動機,其中之一就是分享吧!
也希望社會大眾對憂鬱症多一些瞭解,並提前開始寶貝自己的情緒。
我只是憂鬱症患者的其中一類,我是偏向退縮型,還有很多不同的性格造成憂鬱症(邊緣性格……等),也希望有更多不同屬性的患者可以提供更多寶貴資料,讓更多的人得以看見這個疾病的各種相貌,並加以留意。
當然,這也是我自我治療的一部分,寫作使我快樂,我希望大家都可以拿起筆,開始寫一些情緒日記,從當中更加愛自己的心。我們並不一定要成為一個文學家,但是可以藉由文字與自己親密對話。
老實說,憂鬱症使我因禍得福,讓我可以重新整理自己,特別是與父親之間的關係。走到這一步,我花了七年的時間。
不過,值得。
2001/07/20
BGH033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8918
234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