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即使我和鑫濤用五十幾年來證明這份感情的真誠⋯⋯但是,這些依舊會成為我被攻擊的目標。
「相遇一定是一種魔咒,讓我們注定相守」,這是我寫的歌詞。
我和鑫濤在台北火車站相遇,16 年後才結為夫妻。這漫長的16 年,和後來39 年的夫妻生活,都只是這本書的背景。這本書,不是年輕人轟轟烈烈的戀愛,不是茶餘酒後的風花雪月,不是名人的八卦生活,是一對恩愛的老夫老妻,如何面對「老年」、「失智」、「插管」、「死亡」的態度,是我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我記錄下來的事,正是讀者們將來要面對的事,或正在面對的事,因為我們已經進入「老年化社會」了!寫這本書之前,我已經預料我會受到很大的攻擊,來自各個方面,和各種不同的觀念看法。何況我和鑫濤的戀愛,正是我的「致命傷」!即使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即使鑫濤的前妻也再嫁,找到了屬於她真正的幸福;即使有錯也應該是鑫濤的錯;即使我和鑫濤用五十幾年來證明這份感情的真誠⋯⋯但是,這些依舊會成為我被攻擊的目標。這些,我都明白!我知道我會因這本書而遍體鱗傷,弄得自己支離破碎,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但是,我不能不寫!
為了那些正和鑫濤陷入一樣悲劇的老人們,我必須寫出來!我的遭遇,是許許多多家庭的遭遇;我的痛苦,是許許多多家屬的痛苦。許多家庭成員,都面對過「不同的愛,變成親人的拔河」!最後造成病患的遺憾,親人的反目!只是他們沒有能力寫,或者,他們都是一些傳統的人,墨守成規,只能隨著命運撥弄!我希望,我原已心力交瘁的心,在狂風暴雨摧殘之下,依然堅強不懈,一字字用血淚寫出的「真實」,能夠喚醒很多沉睡的人們!能夠療癒有同樣苦楚的心!還能提醒醫療界,重視「加工活著」這件事!重視患者的「善終權」!
打前鋒提出「新觀念」的人,都是抱著犧牲精神的人!這本書,是為全天下的老人寫的,我們每個人都會老,我們身邊,都有老人,讓我們一起深思深思!人,是直立的動物,躺下,只為了睡覺和休息。如果,七八年甚至十幾年,你都只能倚賴醫療加工,躺在一張床上等死,那樣的生命,還算是「人」的生命嗎?再想想,你以後,希望用怎樣的方式走向死亡?自然的?加工的?快速的?緩慢的?想一想,認真的想一想!這是你逃不掉的「最後一課」!
Photo credit: 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