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這是對生命的控訴,對至高人類的控訴,對於人有沒有「善終權」的控訴!

這是一本關於「生與死」的書,這也是一本關於「愛」的書。
這本書,主題不是小情小愛,而是我用血和淚寫下的控訴!對生命的控訴,對至高人類的控訴,對於人有沒有「善終權」的控訴!
我寫過很多小說,也寫過一些散文,在我寫每本書的時候,儘管過程都有辛苦,但是,也有歡樂。只有這本書,從我開始寫,就像剝開我遍體鱗傷的痂,打字時打到心碎,一幕幕的回憶,都是「切膚之痛」,我就這樣忍著痛楚,完成了這部在我生命裡,最特別的書!
這部書不是為我寫的,是為我摯愛的人—鑫濤寫的,也是為很多躺在床上的「臥床病人」和「臥床老人」而寫的!這些人,依賴著醫療器材,躺在床上,在「不可逆」的病魔侵蝕下,慢慢、慢慢、慢慢⋯⋯的走向死亡。因為有醫療器材的輔助,他們的「死亡期」可以從兩週兩月或數天,延長到七八年,甚至十幾年。他們大部分的人,都不能言語,無法表達。即使有的還能睜開眼睛,也只能茫然的看著虛空,他們的精神世界,已經無法捉摸。他們的軀體,卻在「抽痰」、「褥瘡」、「灌腸」、反覆「發炎」⋯⋯的各種折磨下,繼續受苦。他們沒有未來,沒有新生,沒有快樂,只有等待死神來解救他們。這樣的生命,是多麼的可悲!
鑫濤害的是「血管型失智症」,我上網查資料,和醫生密切聯絡,再用我自創的「歡樂治療法」,全家施行「愛爺爺運動」,來力求延緩病情,力求拉住他逐漸失去的記憶。現在我們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每個家庭裡都可能有失智症的病人。生病是無可奈何的事,它並不可恥,無須忌諱。對於失智症,一定要用正能量的方式去面對。
我提供我的經驗,想幫助很多家裡有失智症的朋友。雖然鑫濤後來進入「重度失智」,在他又「大中風」以前,他還是偶爾會被我逗笑。對一個逐漸失去一切的人,還有什麼比「笑容」更可貴的呢?
我們對死亡一向恐懼而避免去面對。但是,死亡是你這一生唯一逃不掉的命運!如何面對死亡,和接受死亡,是我正在學習的課程。我這堂課是用我的生命和全部感情在學習,面對的是我此生最摯愛的人。其中的痛楚,可能比很多人都要強烈!
我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仔細寫出鑫濤患病到插管的過程。第二部寫出我們曾經有過的喜怒哀樂。過去的點點滴滴,到如今都成追憶。我在每篇下面,都寫出我的主要提示。第一段寫給女性讀者作為婚姻參考。第二段是我為鑫濤今日處境的悲鳴!這是一本充滿正能量的書!它在用我最真實的故事,告訴大家如何面對「老、病、死」,還有「愛」!
當你最愛的人,生命將盡時,愛是為他繼續活下去!愛是把他的信念優點傳承下去!不是用各種管線,強留他的軀體,讓他為你那自私的不捨,拖著逐漸變形的軀殼,躺在床上苟延殘喘!
這,就是鑫濤用他的經歷教會我的事!我把它細細寫下,希望能提醒很多的人,面對「死亡」時,應該用怎樣的態度。誰無父母?誰無摯愛?但是,誰又能逃過「死亡」呢?死亡既然是人生必然來臨的事,讓我們用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它吧!
Photo credit: 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