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活好每一天
優惠價
85
$204

活好每一天

拒絕煩惱的15個智慧錦囊

$240

書籍介紹

煩是人生的必然,不煩是一種智慧,
心理師游乾桂引領您進入新的生活模式
──享受每件事,活好每一天,人生沒煩惱

工作不如意、生活不順意,鎮日忙碌卻心靈空虛,人生沒意義……。身在負面重圍中的你一定希望煩惱不常在。派克醫生(M. Scott Peck)說:「生活是艱難的,但勇於改變,就能讓生命豐富。」

等待改變的人,最需要「活好每一天」的生活智慧。

游乾桂繼《放下,人生更豐富》,帶領讀者跨越生死關口,奔向豐富人生;2002新作《活好每一天》更引領讀者活在當下,享受生命。他提出15個拒絕煩惱的智慧錦囊,可以幫助你「建造美好心靈」、「尋找怡然自得」、「認真過生活」、「活出生命的意義」……。

禪師說,人生只有兩條路,一條通往煩憂,一條通往美好;選擇煩憂的人,沒空美好,選擇美好的人,無暇煩憂。本書為您指向美好的那條路。

※作者曾榮獲北市府新聞處年度好書獎、省新聞處好書獎,新聞局金鼎獎等。

【代序】活出不煩人生
【導言】但願有一天:沒來,沒去,沒煩惱

不煩智慧1:活出生命意義
生活錦囊──增添生活情趣

不煩智慧2:布施慈悲心
生活錦囊──善用慈悲的方法

不煩智慧3:建造美好心靈
生活錦囊──用笑話娛樂人生

不煩智慧4:尋找怡然自得
生活錦囊──擁抱美好

不煩智慧5:我的人生會轉彎
生活錦囊──捉住奇蹟不放

不煩智慧6:挫折的智慧
生活錦囊──服輸是一種美德

不煩智慧7:找回失落的童心
生活錦囊──製作童心 

不煩智慧8:譜寫幸福的滋味
生活錦囊──身邊處處是幸福

不煩智慧9:販售愛心
生活錦囊──學習去愛

不煩智慧10:縱使天空陰霾,還是該幽默
生活錦囊──幽默的祕訣

煩智慧11:重塑菩提心
生活錦囊──如來在心中

不煩智慧12:預約心靈隱士
生活錦囊──學做隱士

不煩智慧13:自求簡樸
生活錦囊──告別貪婪

不煩智慧14:認真過生活
生活錦囊──好好過一生

不煩智慧15:讓身心度個假
生活錦囊──休閒實踐

【後記】

活出不煩人生

游乾桂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雙城記》(Tale of Two Cities)裡說到:「這是個黑暗的年代,也是個光明的年代」,引述這句經典名言,並非想提醒你,記住光明,忘了黑暗,而是黑暗與光明本來一體兩面,同時存在;快樂的人,從黑暗中看見光明,所以活在當下,煩惱的人,在光明裡擔心黑暗,自找苦吃。

海明威的第一本書,書商定名為《失落的一代》,海明威認為不妥,大膽改成《太陽依舊上升》(The Sun Also Rises),顯見正面多了。

這本書也正是如此我取的書名為《少來了,煩惱》,編輯改成《活好每一天》顯然也積極多了。

失落與上升,煩與不煩,正是一體兩面,端賴我們怎麼想,心繫失落的人,便失落,惦記著上升的人,便上升。

人生正是如此,有些可以決定,有些無法決定;可以決定的事,也可能是黑,也能是白。

出生是人無從決定的,包括誰是父母,父母如何教你,給你什麼,生在何處,長在何處等;怪不得孩子會問我,他為何姓游不姓林,這也是我的疑惑呀;年過三十歲的人,才有一點自主權,決定未來生活,選擇美好人生等,忙碌如牛或浪漫生活,自行譜寫。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相信:「懂得掌握人生,渴望活得美好的人,生命意義將與歲月同增。」

派克醫生(M. Scott Peck)也說:「生活是艱難的,但勇於改變,就能讓生命豐富。」

我算是渴望美好與懂得改變的人吧。

在此之前,我是個煩人,耽擱、拖延、奢望、貪婪,也沒有未來,彷彿行將就木,別人看來,我像個幸運兒,但我一點也不滿足,好還想再好,不管多麼險阻,扣緊機會便向前走,表面上,我勇於挑戰,實際上卻不懂生活。

人生變得實空虛有,錢在口袋裡,心飄千里外,一點也不實際。我存在,但沒有活著;胃不行,腸難消化,肝很爛。富饒的背後,一點也不美好。

我可以在人前洋溢嘻嘻哈哈的模樣,人後卻憂傷滿腹,煩得不得了,雖然不至於到達無法承擔的地步,但終究令人不快意。

於是,開始反省愛因斯坦的真言:「生命是最奧秘美好的事物,唯有對它渴求與熱情,才能充實生活的每一天。」他彷彿提醒現代人,務必把握短暫生命,經營人生的必要性。

是啊,人生是短暫的,我為何一點都不把握?

煩與不煩便是最簡單的兩條路,選擇煩的人,很煩,不煩的人,很不煩。

真的不想煩了,至少在這一場與生命短暫邂逅的萍水相逢裡,不想再浪費時間煩憂,我寧可把它用來創造美好,用心經營。

我需要指引者,做為領航走向不煩人生的標的,書中的每一則故事,都是我的典範。他們的生活觀點,改變了我的侷促視野,豁然開解似地,慢慢相信原來生活可以這麼過,不必老是枕「戈」待旦找錢來。

三芝的藝術家算是我的生命明燈之一,為何有人可以在這個偏遠的臨海城市,過著甘之如飴的生活,他們腦中想的是什麼?

同行的遊客掛記他們如何謀生,我卻看見他們生活好優雅。

有位開畫廊的朋友,收起牟利的機會,做起裱畫的小生意,由賺大錢者,化身為只取蠅頭小利的人,如何辦到的?

他說,「醒」了。

賺大錢時,必須付出大煩惱,賺小錢,可以贏得大美好。你怎麼選?

他一點也沒變,依舊有吃、有喝、有生活,黑夜之後仍是白日,今天之後還是明天,差別只在,以前滿腦煩憂,現在清心自在。

鄧志浩的山居歲月也曾是我的借鏡。他的放下與活在當下的生活品味,讓我認真思考,活著的意義與如何豐富人生;他的享受平凡,給了我當頭棒喝的厚禮。開始盤算,如何有朝一日與他相同,過一個心靈富足的人生。

我的寬廣心靈,並非只有這些人給我活水源頭而已,還有一些捏陶、雕塑、畫畫、閱讀、農作的人,給我熱忱、追尋、有序、不走捷徑的信念。他們讓我明白生活即藝術。
他們示範了一種新的生活模式──

左聯:活好每一天,
右聯:享受每件事,
橫批──不煩最爽。

的確如此,人生何必非煩不可。你瞧,繁花似夢,花開花落,花也不曾留,草也不曾留,風不留,雨不留,天暗了又亮,春去秋來,明年此時,一切依舊,千萬年來都是如此。富豪將相代代出,而今總隨風逝去,活得死拚爛纏,不如活得妙不可言,我正努力依循節氣與律令的跫音漫行:三十歲,努力工作;四十歲,懂得生活;五十歲,摯愛生命;六十歲,懂得奉獻;七十歲,悠遊自在;八十歲,徹悟人生。

明白夏日之後,秋風便來,冬天過了,春花綠意;懂得生活原是起起伏伏,有高潮也有低潮,有快樂便有悲傷,陽光小雨並存,健康與病痛同行,有滿足便有挫折等。
煩是人生的必然,不煩是一種智慧,這本書中有很多不煩的人,提供了許許多令人深思的智慧,我將陪你一起汲取,用這本深情流轉的書。

納莉颱風夜寫於忘塵樓

游乾桂 作者

游乾桂,一九五八年生於宜蘭員山的溫泉小鎮,自陳是個以「人文」為師的文化人,創作常以「關心」為引子,寫作出溫溫柔柔的親職教育、心理健康、環保保育、生命教育等作品。難懂的理論,在他筆下變得深情款款,直入人心,寫作風格自成一派。 學院裡的老師,稱他是作家;遊走文字的作家,則叫他專家,他似作家,又像專家,所以什麼都不像,這樣倒好,更接近他喜歡的人文編織者,用織夢的心情,寫出心中的真情指數。 主修習臨床心理的他,曾任818醫院、台灣地區婦幼衛生中心、全家聯合診所、建國聯合診所心理師,《父母親月刊》總編輯、宜蘭生命線主任等職;目前是鞋子兒童劇團發展顧問、中國健康家庭協會秘書長。 著作甚豐,出版近百本書,包括《尋找田園小學》、《我要和他一起長大》、《育兒心理百科》、《八個寶盒 讓孩子活出精采人生》等親職教育著作;《心靈醫師》、《用心療心》、《用佛療心》、《風水寬心書》、《好好活一場》等本土心理學的書寫。 這些年來,致力於優雅生活的探討,寫了《放下,人生更豐富》、《打造心靈家屋》、《活好每一天》、《好簡單、好富足》、《閒居七年》(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幸福,自找的》、《轉個彎,就是天堂》、《活得好得100個理由》等作品。 作品質量俱佳,感性與理性兼備,曾榮獲北市新聞處年度好書獎、省新聞處好書獎、新聞局金鼎獎、衛生署的健康好書獎、市圖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等等,並設有《生命桃花源》網站:www.Best.net.tw/ycg/,歡迎讀者上網找夢。 善長醫心的他,覺得醫院並非最佳道場,開始改用寫作與演講散播優質生活的理念,常有讀者寫信或到演講現場謝謝他,表示某一本書裡的某一句話改變他的生活等等,這加深他演講的熱誠與書寫的動能,但有些邀約者找不著他,幾經思索,他開放了演講的直通線路。 游乾桂演講預約專線──23316014,22395029,0963391205


2002/01/20

BBP13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954-X

241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