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精英的最大共通點,並非優異的才能,
而是對基本功的堅持。
千萬不要輕忽眼前不斷重覆的小事,
因為它們往往可以給你足夠的力量,
讓你在關鍵時刻一躍而起。
只著重眼前績效的工作方式早已過時,
從今天開始,你需要一套更全面、完整的方法來淬煉自己!
高盛,全球最強的投資銀行
麥肯錫,全球最佳企管顧問公司
哈佛商學院,全球最頂尖的商學院
能夠在這三個地方就業或求學的人,無疑是領導全球趨勢的菁英。而他們之所以如此出眾,一切只因為扎扎實實的做好了基本功。
高盛、麥肯錫與哈佛商學院共通的「基本功」,兼具以下四個面向:
1 著重「人際關係」
2 終生學習,「淬鍊自我」
3 堅持「展現每天的成果」
4 隨時隨地「放眼世界」
作者回顧自己在高盛、麥肯錫、哈佛商學院的種種經歷,發現所有與他共事、相處的人,都具有這些共通特質:真心對別人感興趣、開會必定發言、慣於思考沒有正確解答的問題、樂於利用週末投資自己、站在高一職等的角度投入工作。他們不追求速效,選擇透過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來磨練自己,逐步累積堅強的實力。
如果你也想和所有菁英一樣,實現對人生的渴望和想像,書中介紹的48個工作習慣,絕對值得你終身實踐。
專業推薦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郭瑞祥
台科大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盧希鵬
appWorks 之初創投合夥人 林之晨
〔推薦序〕 成就,來自基本功的累積
〔台灣版序〕 萬國通用的基本功,知易行難卻也力道十足
〔前言〕 向位居就業市場排行榜前兩名的熱門企業取經
Chapter1 投資「人際關係」
01 相信超越利害得失的「聯結」
02 將寶貴的時間與金錢投資在「人際關係」上
03 記得每位學生名字的哈佛大學Y教授
04 真心對別人感興趣、誠心提出疑問
05 用心安排與對方共處的時間
06 不要迴避與前輩、上司喝一杯
07 不論多忙,一星期至少要和工作以外的人碰一次面
Column❶ 跟外國人打招呼時需留意的「握手品質」
Chapter2 淬鍊自己的內在與外在
08 在電梯裡預留讓別人先出去的空間
09 與其說「不好意思」,更要說「謝謝」
10 養成習慣思考沒有正確解答的問題
11 讀完之後,要花三倍時間思考的麥肯錫式讀書法
12 以「一般人的觀點」閱讀報紙
13 比起創新的「靈感」,更須重視扎實的「見解」
14 不要取巧使用網路,而是自己想出答案
15 拿著紙筆走出辦公室
16 歸納出三大重點,鍛鍊瞬間思考力
17 落實健康管理,以不遲到、不請假為目標
18 活動身體,讓心靈永保年輕
19 打理服裝時,乾淨整潔遠勝標新立異
20 兩星期保養一次鞋子
Chapter3 善用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21 無論如何都要提早十分鐘抵達現場
22 學習哈佛畢業生的週末自我投資法
23 高盛的上司在上班前一小時所做的事
24 建立讓自己隔天一大早全力衝刺的儀式
25 新的一週開始前,須確實調整心境
26 高盛式優先順序設定法
Chapter4 利用關鍵溝通展現成果
27 隨身攜帶筆記,以便在三秒之內打開來記錄
28 接下交辦的工作後,須在當場與對方達成共識
29 接下工作之後,要在五分鐘內立刻處理
30 回信的速度等於你的評價
31 向上司「報連商」須先發制人
32 將假設納入「報連商」,謹慎求證
33 適時插進上司繁忙的行程裡
34 隔天早上立刻向上司報告進度
Chapter5 積極準備資料並參與會議,協助公司獲利
35 把製作的資料當成「自己的商品」
36 麥肯錫的簡報資料只用單色的原因
37 以「連環圖畫」與「3 W」概念製作資料
38 根據「麥肯錫筆記」製作資料
39 不必堅持「一張圖表、一則訊息」
40 魔鬼藏在細節裡
41 開會時不發言,視同「缺席」
42 開會時須坐在白板前面
Column❷ 在會議上向外國人展現自己的方法
Chapter6 提升迎戰全球市場的職涯競爭力
43 將愛國心轉化成原動力
44 邏輯溝通能力比「流利」的英語更重要
45 確立提升英語能力的目標,並在短期間內展現成果
46 站在比自己更高的職等來看待工作
47 不要從公司「輟學」,而是自公司「畢業」
48 隨身攜帶「個人筆記」管理目標
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聖經)
我在當管理學院院長時,請教了一位台積電的朋友,問他希望我們在學校多教些什麼?朋友告訴我:「甚麼都不要多教,把態度教好一點,其他的進台積電再來學。」什麼是態度?什麼要進台積電再來學?這本書提倡的48項基本功,就是態度、就是進台積電再來學的能力素質。
我在大一教管理學,提到管理者若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應該培養技術能力、人際能力,與概念化的能力。台科大的學生通常技術能力很好,所以能夠勝任第一份基層工作。但是未來若想要升遷,我們的人際能力就要加強,如果要升到高階主管,同學們還需要國際觀與趨勢觀,這是一種概念化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也是一種基本功。
戶塚隆將的《為什麼世界頂尖人士都重視這樣的基本功?》一書,讓我豁然開朗。學校,除了教授技術能力之外,更要教授這些基本功。但是,基本功不只是用教的,還需要常常操練。這本書將基本功分成「人際關係」、「淬鍊自我」、「展現每天的成果」、「放眼世界」四大類,共計48項。
舉例來說,這本書提到「記名字」是人際關係的基本功。我上個月參加一場會議,正好坐在吳敦義副總統旁邊,當時他馬上就叫出我的名字,並說出過去我們互動的一些細節。如果沒有基本功,在這麼多的教授中,他怎麼會記得我。
過去四年,因為擔任阿里巴巴網商大會十佳網商的評委,每一年都有與馬雲面對面開會的機會。評委只有九個人上下,馬雲每一年都會花一整個下午參與討論,遇到每一項議題,他都能即席很有邏輯的發表他的看法。在網商大會的演講上,他的獨特犀利觀點,也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最近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馬雲更能用流利的英語接受美國記者的訪問。溝通、觀點、國際觀、流利的英文,每一樣都是一種基本功。
還有一次,我在機場貴賓室巧遇鴻海的郭台銘先生,閒聊之間他問我要去哪裡?我說要去杭州參加一個電子商務千人大會,並做主題演講。他當場問我,要講甚麼?當下我把50分鐘的演講內容,萃取了一分鐘,很精簡的做了一個說明。後來他起身,牽著我的手,跟他的幕僚說:「盧教授講得比較值錢,我跟你們講的你們都不信,現在教授也這麼說,你們信了嗎?」郭台銘的快速學習,主動牽著晚輩的手,隨時與幕僚溝通,也是一種基本功。我平常在學校要學生做電梯測試(也就是30分鐘的論文報告,要在沒有PowerPoint的輔助下,以一分鐘講完,因為你可能在電梯中遇到你要報告的對象),這也是一種基本功。
我愈來愈同意本書作者的看法,如果你要成為頂尖人士,沒有捷徑,好好練習這些基本功吧。
一九七四年生於日本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後,於高盛銀行從事日、美、歐、亞企業併購(M&A)顧問業務長達五年。其後於哈佛商學院(HBS)取得MBA學位,進而轉至麥肯錫企管顧問公司,從事多國籍企業戰略立案、組織改革、企業併購、企業合作等戰略顧問業務。
二〇〇七年成立CNEXT PARTNERS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執行長一職。專事開發跨國事業以及協助培育國際人才,同時也運用HBS案例研究教材開設短期衝刺型的實務英語課程「CLUB900」(club900.jp/)。著有累計銷售超過20萬冊的《為什麼世界頂尖人士都重視這樣的基本功?》 (天下文化),合譯著作《企業價值評價第四版》(Diamond出版社)。
日本法政大學大學院畢業,現為專職譯者。
在天下文化的譯作有《這些心理學實驗告訴你這樣做事最有效》、《世界最新醫學證明不疲累、不疼痛的究極身體》、《簡單思考:LINE前任CEO首度公開網路時代成功術》、《吹風機溫灸術:穴道熱熱吹,病痛快快好》、《為什麼世界頂尖人士都重視這樣的基本功?》、《1%的力量》等書。
2022/09/16
BWL026A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
黑白
4713510943229
222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