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向孔子學做人
優惠價
85
$187
優惠價
75
$165

向孔子學做人

現代人必修的七堂課

書籍介紹

孔子的偉大,無庸置疑,他不但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老師,也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中國人。他的思想與學說,直到現代仍然適用,更引發了企業界的研究熱潮。

本書共分七章,每一章都觸及了現代人最關心與切身的課題。從孔子的生平談起,深入了解他從平凡貧賤,走向波瀾壯闊的非凡人生路;接著分別探討他在領導管理、孝順、人才養成(教育)、交友、金錢觀和個人修養上的觀察。此外,每章末尾,由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提供他這些年來在公司治理與企業文化上應用孔子思想的成功實例,理論與實用兼具。讀者不但可從中獲得安頓身心的方法,也可以找到應用在日常生活上的環境智能。

推薦序 半部《論語》治王品  戴勝益

作者序 認識孔子       傅佩榮

第1課 亂世中的優雅靈魂——孔子的人生之道
閱讀筆記:在人生的每個轉折處,另闢成長蹊徑

第2課 領導人的試煉——孔子的為官之道 
閱讀筆記:複製一顆領導的腦袋

第3課 人才的夢工廠——孔子的為師之道
閱讀筆記:後天人才製造法

第4課 人性的根源——孔子的孝親之道
閱讀筆記:只款待心中最重要的人

第5課 尋找方位相同的朋友——孔子的交友之道
閱讀筆記:懂得分享,所以快樂

第6課 如果生在M型社會——孔子的貧富之道
閱讀筆記:生活簡單就是富有

第7課 人格創造大力量——孔子的修養之道
閱讀筆記:修養是最好的競爭力

認識孔子

孔子的一生,驗證了從平凡到不平凡的過程。

三歲喪父,由母親帶回娘家養大,生活貧困、地位卑微。這是孔子的青少年階段,再平凡也不過如此。但是,他從十五歲開始,在別的孩子接受命運擺布、只求苟全性命於亂世之際,他立志求學,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也間接影響了往後二千多年的中國歷史。

孔子的秘訣是:好學、深思與力行。

好學使他精通五經、嫺熟六藝,掌握了傳統所集結的智慧與能力。他由此「溫故而知新」,覺察禮壞樂崩之後需要重新界定道德的基礎。於是提出「仁」的理想,做為一個人由真誠所引發的內在動力,依此要求自己去行善。

孔子的志業可以用「承禮啟仁」一詞來描述。他的深思構建了儒家的哲理。「仁」之一字,包含三個層次:人性向善、擇善固執、止於至善。這是「吾道一以貫之」的簡單說明。「善」的定義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之實現」,唯其如此,孔子的志向才會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亦即他想以一人之力來改善整個天下。只要明白孔子思想,就會接受類似的觀點,體認天下一家、天下一人的親切關係,進而也會效法孔子,願意為天下人服務了。

他的力行不僅體現於個人的修德與講學上,也促使他在中年之後從政做官,為魯國百姓謀福利。孔子為官,政績卓越,但最後依然無力回天,於是在別人考慮退休之時,他反而周遊列國,鬥志昂揚,傳播自己的理想。有人說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性格,有人稱許他為「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他則淡然自況:「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能做到這樣的「三忘」,忘食、忘憂、忘老,人生必有深刻的樂趣。

孔子是一位哲學家。一方面,他要對人生經驗做全面的反省,由此找出人生的應行之道,讓每一個人都活得有尊嚴、有意義、有價值。另一方面,他在知行合一的實踐過程中,必須體驗快樂的境界。哲學如果不能讓人活得快樂,我們又何苦去費心鑽研?孔子本人不論窮困或通達,都能表現「安貧樂道」的情懷。他的傑出弟子顏回也有同樣的表現。其他眾多弟子在同一條人生之道上,亦步亦趨,分別走出各自的精彩人生。

兩千多年以來,中國讀書人學習儒家,由此獲得安身立命的憑藉。他們的學習材料,首推《論語》一書,幾乎到了「人人手邊有論語」、「人人心中有孔子」的盛況。不過,書本只是文字資料,要靠每一代的讀書人去「好學、深思、力行」,才可能使孔子的言行記載,得到新的生命,展現新的力量,帶來新的啟示。

我們今天處在類似的情況,也想經由《論語》來認識孔子的思想。這是雙重的挑戰:首先,要充分了解經典,求其融會貫通;其次,要使經典與經驗結合,讓孔子在二十一世紀還能栩栩如生,為我們提供生動活潑的教誨。為了回應此一艱鉅的挑戰,傳播媒體責無旁貸,學者更是努力配合,由此形成了風起雲湧的國學熱。這是值得樂觀期待的大趨勢。

學習孔子思想,不是為了增廣見聞或附庸風雅,而是為了安頓自己的身心,接上自己的傳統,使自己在天地之間可以站得穩、行得正。學者們各盡其能,揭示孔子思想的某一側面,希望引起共鳴,形成基本共識,重新肯定炎黃子孫獨到的智慧,在紛紜的世事中找到一處心靈的樂土。任何這方面的工作都是一個開始,電視中的講述、書本上的介紹,都是在扮演橋樑的角色,希望讀者進而閱讀經典,直接與孔子對話。

本書原是作者在山東衛視「新杏壇」欄目的七篇演講,經整理修訂而成。我要特別感謝王品集團戴董事長所做的回應,他在每一章都提供了寶貴的閱讀心得筆記,更是增加了我們對儒家的信心。天下文化編輯同仁費心整理、潤飾初稿,在此一並致謝。

摘自《向孔子學做人》作者序 認識孔子

半部《論語》治王品

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勝益

《論語》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孔子是我最崇拜的偶像。

從大學時代到現在,《論語》一直是我的案頭讀物,只要一有空,我就會拿出來翻看複習,每一次反覆咀嚼孔子的話語,最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在兩千五百年前說的每一句話,到現在都依然適用;而現代企業所強調的領導、管理、誠信、效率和人性,《論語》裡早已寫得清清楚楚。

我認為,孔子及他的思想,是上天在二千五百年前,給中國人最好的禮物。

前一陣子,教育部主張減少文言文在國文教學的比例,我馬上寫文章表達堅決反對的立場。文言文不但詞藻簡潔、優美,以文言文寫成的古籍經典,更蘊藏了深奧的中國智慧。斷絕了文言文,等於脫離了中華文化,脫離了老祖宗的智慧。這些文化的珍寶,不但不該揚棄,反而應該好好發揚光大。

所以在王品草創之初,我就決心要「復古」,將古人智慧應用於事業上,營造一個讓員工願意全心投入與打拚的企業,以及有別於其他企業的文化。

因此我不交際應酬、不擔任社團負責人、不送紅包、不走後門、不打高爾夫球。當時很多人等著看好戲,「鐵口直斷」我們必倒無疑。即使如此,我還是決定放手一搏。

我花了很多時間,參考孔子的想法,制訂了公司的「憲法」,以及「龜毛家族」,也就是員工生活公約,比如說:迷信六不(子不語:怪力亂神);辦公室夠用就好,不求豪華派頭、不崇尚名貴品牌(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在王品,人人都必須遵守這些內規,當然包括我在內。希望藉此創造讓員工滿意的公司與工作環境;如此一來,員工自然能夠提供顧客滿意的服務;客人一滿意,公司就會有更多營收,形成一個善的循環機制。

結果,我們成功的走出了自己的路,這證明了《論語》的確是放諸四海皆準,可說是「古道今通」,完全沒有時代的隔閡。而且王品的員工流動率很低,這代表員工都認同我的理念,讓我得以繼續推展王品集團獨特的企業文化。

宋朝宰相趙普說他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也一樣,用半部《論語》做王品。我把《論語》運用在公司的治理與企業文化上,都獲得很好的迴響。換句話說,我們是《論語》的實踐者與受益者。

近年來,全球掀起一股向東方學習的熱潮,中國大陸更是在世界各地廣設「孔子學院」。孔子的智慧、中華文化的精隨,重新獲得世人重視,是我最樂見之事;而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這本新書的出版,更是適得其時。因此當天下文化邀我以現代企業經營的角度,在每一章的末尾,分享我的閱讀筆記時,我真是滿懷欣喜,抱著野人獻曝的心情,與你們分享我的一點點心得。

傅佩榮 作者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暨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書。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與《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易經入門與國學天空》、《國學與人生》、《人生,一個哲學習題》、《品味人生12講》、《傅佩榮易經課》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傅佩榮國學官方頻道:https://reurl.cc/mEZgl


2008/04/30

BBP240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1210

198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