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優秀的創意往往來自不同的觀點!
只要運用以下這三種方法,任何人都能有”驚人創意”——
與例外「比較」、「測量」理所當然、「深究」要素
在資訊發達的現代社會,每個人可以得到的資源與學習到的技能其實相去無幾,因此,真正足以決定勝負的關鍵並不在這些事務性的基礎能力,而是在於是否可以洞悉問題所在,提出解決辦法,並進一步開拓個案的發展性。
本書作者認為,不管思考什麼樣的問題,都必須從「比較」、「測量」、「深究」這三個角度來進行,唯有看清事情的本質與內在,進行立體而非平面的思考,才能夠真正瞭解問題核心,而這樣的邏輯推理能力,也正是Intel、Nokia、P&G等知名跨國企業訓練員工的終極標準。
除了強而有力的論述之外,本書還搭配了許多實力進行說明,透過這些真實個案,讀者將可迅速學會觀察、思考與對策之間的關係與進行方式,進一步培養出職場A咖的超能思考術。
前言 問題、答案都在眼前
進入第一章之前 繆萊利爾(Müller Lyer)的復仇
第一章 「比較」的觀點 發現隱藏的問題與答案
01 確實比較後的大發現──從免洗筷中找到的商機
比較後發現新商機!──以餐廳為對象的新事業計劃
從訪談中得知 大家的「深信不疑」
確實比較:地方批發商 對 東京上野.合羽橋
比較之後,就看見了浪費與機會!
為了發現的四種比較觀點
02 比較的觀點1 比較整體,發現「矛盾」
初期的訪查要問些什麼
藉由訪談發現「矛盾」
著眼於數據之間的「矛盾」── Maruetsu 對 LIFE
從兩家收益增加公司的矛盾中發現「通往本質的大門」
03 比較的觀點2 廣泛深遠地比較,發現「不變」與「變化」
初期分析要釐清什麼
麒麟啤酒大成與大敗的理由
跨越專業性樊籬的比較──生命大滅絕的發現
04 比較的觀點3 與「例外」比較,追究差距
從XY圖中得知的事實
從「例外」中得到靈感的Hot Pepper
對極端用戶進行訪談
COLUMN 科學幻想所揭示的終極例外
05 比較的觀點4 找出「周邊」與「其他」,並與其比較
從「周邊」開始的新事業
「周邊」的用法
從「其他」之中找尋下一個徵兆
06 比較觀點的應法:顧客分析
追究周邊的「Undo(不作為者)分析」
從獨棟住宅中看「不購買者分析」
追究矛盾理由的「次要分析」
用他人觀點發現變化──花王T恤洗衣精
07 比較觀點的用法:自我分析
矛盾.變化.例外。找尋與平常不同的自己
研究生U小姐的自我分析──發現無法付諸行動的理由
08 培養比較觀點的迷你訓練
縱向閱讀新聞.雜誌
橫向閱讀新聞.雜誌
偶爾試著從頭讀到尾
為了跨國比較的「早安世界」
積極地享受「與別人的不同」
進入第二章之前 狄爾伯夫(Delboeuf)的必然
第二章 「測量」的觀點 確實看清事實的
09 確實測量得到的大發現 ── 消失的市場
測量後發現市場 ― 電腦零件專案
組合數據後發現的“潛在顧客”
測量後證明市場並不存在 ── 汽車零件專案
為了發現有趣事物的三個測量觀點
殺死魏格納的日常感覺與「HOW(如何)」「WHY(為什麼)」
發現在先,手段.理由在後
10 測量觀點1 對人要先觀察「行動」後再測量
要如何測量這世上難以測量的東西呢
測量消費者 ― 不問意見、觀察行動
觀察行動瞭解用戶的「民族誌手法」
測量行動發現利基市場 ― 義大利頂級品牌
測量人類價值觀的兩個問題
11 測量的觀點2 靠直覺將未來定量化
測量未來 ── 如何預測將要成為銷售量百萬的軟體
行家們弄錯的事 ── Future in the box
測量未來的兩個問題
12 測量的觀點3 先拆解再重新串聯
「拆解觀點」的三個軸
拆解產品發現提高效率的方法!
從每月到單秒的觀點 ── 測量顧客決定的「瞬間」!
影響重要選擇的「真實瞬間」要如何表現?
為了拆解後測量的兩個問題
column 測量企鵝 ── 假說根本都不準
13 測量觀點的應用:豐田汽車與高級腕錶
鋼板漲價的解決方案 ── 豐田汽車所比較測量的東西
原因與解決方案不在於生產,而在於設計階段
高級腕錶為什麼在一般雜誌登廣告?
腕錶市場的主角是誰
然後,要量什麼呢?
14 培養測量觀點的迷你鍛鍊
什麼都要概算的費米估算 ── 衛生紙問題
用數字讀新聞.雜誌 ── 關鍵數字式解讀術
便利商店的新商品分析
發現測量的技巧
為什麼大家都不好好測量呢?
相信潛藏在非效率中的真實
進入第三章之前 不可思議的真面目
第三章 「以空間觀察」的觀點 釐清本質、重新創造概念的
15 將概念一般化 ── 「水杯問題」的真正解答
幾經思索後只覺得「原來如此!(AHA)」可不行
若將「水杯問題」一般化時……
進一步追究「方便飲用」、「方便手持」的問題!
「為什麼越往底部越窄?」
釐清本質的「JAH法」
「關鰺」「關鯖」的本質
為了以空間觀察的唯一問題。「軸」是什麼?
16 以空間觀察觀點的使用方式:衍生商品概念
從「熬夜目的便當」開始擴展概念
思考「熬夜」與「目地」的軸.值.幅
擴展幅、組合後創造出新概念!
藉由「挪動軸」、「增加軸」擴展概念
17 培養空間觀點的迷你訓練
顧問公司的新進員工甄選測驗
用JAH法解答
Mindset式的「構思遊戲」
不停下腳步,以空間觀察,更深入挖掘的「探究心」
終章 「發現之眼」的培育方法
18 在職場 ── pass soccer與人類學家
以團體行動因應
以理想的pass soccer為目標
擁有發想力的團隊裡必要的「人類學家」類型
學習「閒逛螞蟻」的從容不迫
目標是成為T型人,然後是π型人
19 在研習.學校.學習場合 ── 故意提出模糊的問題ˉ
做為研習材料的個例研究「PS對SS/64」
無論個案或是現實都不親切
著墨很多之處並不代表就一定重要
學校裡「答案只有一個」的教育方式大錯特錯
專欄 因問題出錯而得金牌 ── DENSO所鍛鍊出的本領與眼光
20 從家庭中學習 ── 構想的原點 建立「主動詢問的態度」
孩子們發想力的現狀 ── 沒有砂坑也沒有鐵城堡(Jungle Gym)
「齊頭式平等」 阻礙發想力
為了突破內在心牆的「突破極限經驗」
閒暇與困窘提高發想力
開心就有靈感
身為一個社會人為了傳承給下一個世代必須付出的努力
結語
參考文獻
問題、答案都在眼前
現今最需要的“覺察力”
踏入社會工作後,只要經過一年的時間,同期進入公司的人之中就會開始出現差異。而且再過個幾年,這種差異就會變成一種決定性的因素,接下來甚至還會發現更恐怖的事。
「我已經二十八歲了。一直以來我都只顧著追趕著自己最敬佩的上司。但其實自己卻完全追不上這位上司二十八歲時的成就。」
你以為自己與上司之間的差異只是經驗上的差異。以為自己與同期進公司的同事之間的差異,只是被分配到的部門與所負責專案的差異。但是,你錯了。
這個差異其實是你能否從同樣的經驗與現象中發現並且學習到什麼,也就是覺察力的差異。
每天早上大致瀏覽一下報紙,週末翻個一兩本商業雜誌。雖然說是上網蒐集資訊,但頂多也只是隨便點選一下入口網站首頁上出現的標題而已。幾乎很少會去追溯英語原文的出處。
大家差不多都一樣。經驗與資訊量本身其實並不會造成好幾倍的差異。每個人都一樣,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而且現在不管是書籍、雜誌或網路,任何人都垂手可得。
然而,人類的技術與才智卻有著數倍、數十倍的差距。
即使接觸的是相同的資訊,但一翻兩瞪眼的勝負關鍵就在於你能否從中獲得什麼有趣的領悟(洞察)。在一天當中,這樣的瞬間應該會發生在你身上數十次。因為它們潛藏在電車的吊環廣告裡、在街頭行人的裝扮裡、在與客戶的對話裡。深沉地、謐靜地。
藉由發現它們,思索玩味、分析(=探索)它們,你就能夠在個人思考力,甚至工作上獲得突破性的發展。
Intel、P&G、Nokia等知名企業很早就發現了這個事實,並且一直致力於加強組織的覺察力。雇用擅長於觀察與方法論的文化人類學家,透過對少數用戶極為深入的調查與觀察,試圖從中發現改革與改善的題材。
靈活且銳利的覺察力,才是取得突破性發展的出發點。
那麼要如何才能鍛鍊覺察力與思考力呢?
摘自《職場A咖的超能思考術》前言
畢業於東京大學理學部物理學系,INSEAD MBA課程結業。
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六年任職於波士頓顧問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一九九六年至二○○六年任職於埃森哲顧問公司(Accenture)。其中,二○○三年至年二○○六年期間,還擔任埃森哲戰略顧問部門執行合夥人。離開埃森哲顧問公司後,二○○七年曾擔任區立小學的PTA(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家長教師協會)會長。
目前,致力於推廣以兒童、監護人、教師為對象的各種教育活動。主要的主題為「決斷力」、「思考力」與「生存力」。
著作眾多,包括了《正確的決斷力》(鑽石社)、《突破的思考力》(寶島社)、《頂尖顧問出任家長會長&8213;&8213;思考力的共育法》(英治出版)、《觀想力&8213;&8213;空氣為什麼是透明的?》(東洋經濟新報社)等。
現任K.I.T(金澤工業大學)虎之門研究所主任教授(專長為商業架構規劃〈Business Architect〉)、早稻田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Globis管理學院研究所客座教授(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Globis University)。永平寺家鄉大使、NPO法人教育改革二○二○理事。
個人網站 http://www.mitani3.com/
陳光棻 譯者
台灣新竹縣人,北海道大學國際廣報媒體研究科碩士。
譯有《勇氣教養法》《可愛力量大》《單身的這樣那樣》《女人要有型:穿得對,一生會改變》《放膽去闖:大前研一和柳井正給你走到哪都能生存的大能力》《最後一件大事:安寧度過臨終,尊嚴走向生命終點》(以上皆為天下文化出版)、《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現為專職譯者。
2010/11/30
BBP276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6154
247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