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海洋提供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魚鮮食物,大家對於這些魚鮮可能所知不多,但都懂得怎麼吃,不過只要問到一些有關魚類知識的事,大家就傻眼了。以往大家要認識海洋生物,就只能往海洋博物館、海洋公園或是水族館跑,但對於不會潛水的人,大概永遠只能隔著玻璃看著這些生物。
其實大家都忘了,還有一個地方是認識海洋生物的最好去處,那就是「菜市場」或是漁港的「魚市」。台灣人喜愛吃海鮮,旺盛的消費需求讓台灣的魚鮮不僅種類繁多,而且物美價廉,我們每天餐桌上都少不了魚鮮,實在應該好好認識一下。
為了在市場、餐桌和生物學之間搭起第一座溝通的橋樑,大樹特別策劃製作這一本『菜市場魚圖鑑』,打破一般魚類生物學的分類介紹方式,反而以在菜市場通行無阻的「菜市場名」為主軸,再輔以每一個人都看得懂的顏色,挑選出常見的魚鮮種類近200種,介紹其相關的生物知識以及台灣的利用方式或俗諺等,使魚鮮不僅僅是食物而已,更是海洋生態系裡的重要生物,而生活知識的累積,更有助於拉近我們與海洋之間的浩瀚距離。
為了方便大家辨識魚的特徵,在挑選種類時我們捨棄了大型魚,因為在市場中牠們大多已切塊成一片片魚肉,很難拍攝到完整的個體,因此全書的魚鮮家族即以可看到完整個體的種類為第一優先選擇。此外,有一些特殊的種類雖然很少有人食用,但在魚市中也常看得到,所以我們還是把牠們納入介紹。
這本書的出版除了將菜市場的魚類名稱做了首度的整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把菜市場當成最好的學習課堂之一,認識大自然不僅僅是走出戶外,深入人跡罕至的野外,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當然處處都值得學習與認識。
作者序
餐桌上的生物學
魚類形態簡易圖解
白色魚族
水晶魚.魩仔魚
銀色魚族
白帶魚.丁香魚.水針.白鯧魚.圓白鯧.紅衫.花令仔魚.肉鯽仔.金錢仔.鏡魚.碗米仔魚.甘仔魚.石鱸.線鱸.七星鱸.鮭魚.虹鱒.七星仔.巴攏魚.黃尾瓜.紅甘.四破魚.雙帶.鯖魚.白北仔.土魠魚.煙仔虎.黑喉.紅鼓魚.黑鮸.帕頭仔魚.麻虱目仔.午仔魚.白力魚.豆仔魚.海鰱.海鯽仔.烏魚.尖梭.喜相逢.秋刀魚.突鼻仔魚.成仔魚
紅色魚族
紅色吳郭魚.無目鰻.紅連仔.紅石斑.七星斑.玳瑁石斑魚.虎格.石狗公仔魚.角魚.刺鱆.盤仔魚.赤筆.紅槽.金線魚.金線連魚.烏尾冬.紅尾冬仔.四齒魚.馬頭魚.大眼鯛.金鱗魚.秋姑魚
黃色魚族
香魚.玉筋魚.黃雞仔魚.紅海鯽仔.黃魚.藍點鸚歌魚.鬼頭刀
褐色魚族
黃鱔.泥鰍.塘虱魚.土龍.白鰻.錢鰻.琵琶鱝.中國黃點鯆.翅沙.雙過仔.狗沙.角鯊.牛舌魚.白達仔.剝皮魚.牛尾魚.比目魚.黃帝魚.沙鑽仔魚.六橫斑擬鱸.狗母梭.那篙魚.龍占.打鐵婆.臭都魚.加州鱸魚.金目鱸.紅目甘仔.加納魚.石斑.石頭斑.變身苦魚
黑色魚族
吳郭魚.海水吳郭魚.珍珠石斑.銀板魚.鯽魚.黑毛.黑豬哥.石鯛.黑格.黑鯧.海燕.柴魚.鮸仔.海鱺.沙毛.清道夫
蝦蟹一族
泰國蝦.厚殼蝦.白蝦.劍蝦.櫻花蝦.螳螂蝦.蝦姑拍仔.龍蝦.斑節蝦.蝦姑頭.紅蟳.石蟳.石蟳仔.扁仔.花蟹.花市仔.三目公仔.饅頭蟹
貝類及其他
竹蚶.花蛤.血蛤.赤嘴蛤.海瓜子蛤.海瓜仔.歪簾蛤.文蛤.大殼仔.木瓜螺.楊桃螺.棘蛙螺.鳳螺.長香螺.鶉螺.牡蠣.海參.鎖管.章魚.花枝
附錄1 鱸形目常見食用魚之科別
附錄2 魚鮮家族學名索引
附錄3 菜市場名稱中文索引
端上桌的魚鮮 族繁不及備載
賴春福、吳佳瑞
全世界經濟水產品,日本水產品進口協會估計達一千八百種左右。台灣是個水產魚鮮的消費天堂,據不完全統計,消費量高居世界第二!對於漁民和消費者來講,其地位好像運動員和體育迷心目中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
想要這些我們每天端上桌的魚鮮,除了大吃大嚼之外,要從哪兒下手 ?如何去了解?特別是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魚、蝦、貝、藻,似曾相識,又說不出個名堂,同樣的一條魚在不一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甚至相同地區,也有不同稱謂。名字的來源也是五花八門,俗俚不分,不要說市井小民,連專家學者也常搞得一頭霧水。
於是乎,魚鮮家族與其他生物有了迴然不同的命運,牠們在一般人的生活中是家常而熟悉的,也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不論是漁夫、魚販還是家庭主婦,魚鮮家族有著另一套的分類系統,「菜市場名」是大家溝通的依據 。也因此我們這一本《菜市場魚圖鑑》就是從一般人熟知的菜市場名(多半為台語發音)出發,讓漁市成為認識魚鮮家族的好地方。
根據日本水產品進口協會統計,世界水產品經濟種類:七鰓鰻、鯊類計約有71種左右;鰩、銀鮫、鱘類79種左右;鯡類81種左右;鮭、鱒魚類有58種左右;鯉、鯰、鰻、康吉鰻、鯙類有67種左右;背棘魚、顎針魚、秋刀魚、鱵、飛魚類有64種;海魴、鯔、鯕鰍、烏魴類有64種;鮪、鯖、旗魚類67種; 竹莢魚(鰺)、鰤魚類73種; 鯧、銀鯧、大眼鯛、鱸魚、鮨類82種;笛鯛、石鱸、金線魚類75種;裸頂鯛、鯛、石鯛類55種;裸頰鯛、魢、石首魚類67種; 羊魚、鱚、方頭魚、鼬(魚尉)(註:魚尉這二字因電腦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在網站上閱讀時請合併為一字)類75種;蝦虎魚、隆頭魚、鸚嘴魚、蝴蝶魚、刺尾魚、藍子魚類68種;平鮋、銀鱈、印度鯒、杜父魚、魴(魚弗)(註:魚弗這二字因電腦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在網站上閱讀時請合併為一字)魚
類91種;鱈、無鬚鱈、魢等魚類67種;左鰈、右鰈等魚類111種;單角魨、河魨、翻車魨、鮟鱇類等魚類63種;糠蝦、磷蝦、蝦蛄、對蝦、長額蝦類等蝦類77種;龍蝦、青龍蝦、扇蝦、螯蝦、櫻蝦類計35種;椰子蟹、螃蟹類66種。至於頭足類,全世界有450種,經濟種類近70種,常見的包括章魚、魷魚、鎖管及花枝等台灣常見的鎖管(小卷)指的是小型管魷類。
本書就是從台灣市場常見的種類中,以及餐桌上大家經常食用的魚鮮,挑選一些代表性的種類,雖然內容說不上全面,只有近200種的種類,但希望能夠在市場、餐桌和漁業生物學搭起第一道對話的橋樑,應該算是台灣首次的嘗試。我們不敢說,這本書的介紹方式和嘗試是成功或成熟的,未竟事功的部分,希望讀者們不吝指正!讀者諸君,有時間多到漁市走走!發現新漁種去!
本書得以付梓,感謝李思忠、伍漢霖、童逸修、鄧誌銘、李定安、邵廣昭、劉進發、陳正平、陳義雄、何平合、莊守正、陳天任、黃貴民、張詠青、莊棣華、施習德、鄭明修、李國誥、洪聖宗、陳懸弧、邱郁文、李池永、黃陳勝、陳鴻鳴、賴春文、曾美嘉等多位教授、博士、先生、諸君,多年來在學術、產業等各方各面給我們的指教與支持。
摘自《菜市場魚圖鑑》
魚鮮家族之美不勝收
潘智敏
臺灣四面環海的條件,光是到漁市場繞一圈,各式各樣的漁獲品將讓您目不暇給,食指大動。而經常走動漁港、漁市時,看見一簍簍虱目魚魚頭滑溜溜的圓形大眼珠子,有序地灑落在冰塊中;銀白色的白帶魚將魚販攤位上的照明燈光反映在老板的笑容;被草繩捆綁的大紅蟳,掙扎地直吐泡沫;泰國蝦在氧氣水盆中彼此互踢練練身手;蚌蛤伸出白色的身軀觸摸一旁伙伴們,吐出牠們的砂粒心聲;青花魚銀白身上紋有漂亮的雲狀花紋等。這才發現這些魚產充滿輪廓、線條、造型、鮮亮色彩、高反射鱗片質感、豐富階調層次等視覺元素,「鮮美」一詞活生生地呈現在潔白晶瑩的冰塊上。嘗試以感光材料的寬容領域來詮釋魚的美好,於是走訪漁港成為日常生活上追求美的另一路徑。
而從魚販海口腔調的叫賣聲中,耳濡目染地得知魚產俗名和稱號,非常方便記憶,但因魚產的種類繁多,有時還站在老板面前還價了老半天,才發現老板手中拿的並非我所要的魚,這種情況更讓我確認此書出版的意義與總編的想法。雖然只負責影像圖片的拍攝,卻也更辛勤及明確的表達漁市中的常見種類,希望藉由這本書的出版,讓大家更接近認識臺灣的漁產資源。
攝影有其記錄呈現的價值,因為魚類的鱗片體色有些反射非常高,所以在拍攝這些魚獲皆以實際的反射階調做為曝光依據,在技巧上並無太多運用,只配合印前作業將影像忠實完整表達。魚的攝影工作經一年多來的奔波勤走,為了魚的新鮮與美色,天未破曉前即需至漁港找尋魚種,像是挑選媳婦般的揀選魚,隨後馬上拍掉冰存,家裡頭若沒有六尺大冰櫃的冷凍,真不知這些魚要如何保存處理。任何攝影主題的深入,都是一種快樂的體驗與學習,海風鹹鹹也讓我充分體驗到臺灣之海產美食滋味,當然幕後海鮮料理、幫忙攝影現場處理魚貨的內人芳姿更是不可或缺的得意助手。
另外我還得向所有臺灣漁港、漁市的魚販頭家們致意,謝謝您們生意百忙中協助我的攝影工作,並不厭其煩地解說魚種。總編出資買魚也讓我少遭不少商人的白眼,並使大家在這段日子裡飯桌上多增美味的海產菜色。更感謝讀者的支持與關注,創作的路上有您們的鼓勵下,我永遠不孤獨。
摘自《菜市場魚圖鑑》
台灣省立鹿港高級中學水產養殖科畢業,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畢業。現為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台灣省立基隆高級水產職業學校養殖科畢業。『中華漁業』週刊主編八年、『中國水產』主編三年、中華魚類學會秘書長。現為水產出版社( http://www.taiwan-fisheries.com.tw )社長,「台灣水產電子報」站長。
2006/05/01
BBT1001
大樹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彩色
986417682X
223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