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以一天介紹一種蟲的方式,配合其出現的季節和地點,方便讀者學習有關蟲的有趣生態,而且不同於一般的昆蟲圖鑑以科別劃分,『賞蟲365天』更富親和力,同時使用也更容易。
賞蟲365天記錄的不只是常見或特殊的昆蟲,更擴大蟲的涵蓋範圍,包括了蜘蛛、馬陸、蜈蚣、壁虎等,同時除了台灣的種類之外,也擴及婆羅洲熱帶雨林和中國雲南、北京等地,讓整套書的內容更形豐盛。
作者記錄昆蟲生態多年,累積許多攝影傑作,讓整套書除了豐富的生態、行為知識之外,也極富欣賞價值。
天天都是賞蟲日
張蕙芬(大樹文化總編輯)
大樹文化在1997年推出『台灣野花365天』,獲得極大的迴響,讓許多一直苦於辨識植物的人找到最容易的入門途徑。昆蟲和野花都同樣是最容易接觸的生物,因此多年來一直想要策劃推出『賞蟲365天』,如今在作者楊維晟先生多年的持續觀察、攝影與累積資料,終於得以在2011年的11月推出此套重量級的自然著作。
書中介紹的不只是昆蟲而已,還遍及其它的節肢動物,甚至還有一篇壁虎﹝台語稱之為善蟲仔﹞,因此「蟲蟲」的定義不再是生物學上的,反而比較貼近一般人的認知。
其次則是全書的編輯主軸是以一天介紹一種蟲,讓一年365天「天天都是賞蟲日」,而透過作者的豐富經驗,安排蟲蟲上場的日期也是恰如其份的,多半可以在野外找到其蹤跡。
『賞蟲365天』絕非一般大家所認知的昆蟲圖鑑,作者著重的是有趣的昆蟲生態以及各式各樣的奇特行為,加上寫作方式多樣,閱讀起來既不枯燥也不艱深,反而會讓人驚嘆蟲蟲世界真奇妙。
期待『賞蟲365天』的推出,可以帶動更多人願意親近自然,願意俯視小小的蟲蟲,願意花時間觀察蟲蟲。打開觀察蟲蟲的這一扇窗,將可以深切體認生物多樣性的美妙,每一生命都有一席之地,不論是渺小如蜉蝣,還是大型的人面蜘蛛,同樣都是生物圈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台灣的蟲蟲種類豐富,可以讓我們的每一年、每一天,天天都是賞蟲日。
摘自《賞蟲365天》出版序
昆蟲的發言人
楊維晟
人口擁擠的台灣,保有相當高的生物多樣性,雖然中大型哺乳動物種類稀少,但體積只有哺乳動物幾萬分之一的昆蟲,卻支撐了台灣的生物多樣性,牠們豐富了生物的食物鏈,更幫助了植物的花粉傳播與授粉。
著名的美國生物與螞蟻學家威爾森(E.O.Wilson )說:「螞蟻是地表產量最豐富的小動物。」螞蟻絕不只是在家中廚房搬搬糖粒而已,野性自然中螞蟻扮演多種角色,螞蟻在台灣就超過兩百種以上,而台灣所有的昆蟲種類更高達兩萬種。
一百多年前法國人法布爾坐在樹下,手拿著放大鏡觀察昆蟲,今日我拿著數位相機,想為昆蟲平反牠們卑微的身分,輔以輕鬆且帶點詼諧的文字,希望讀者大眾透過書本對昆蟲有嶄新的認識,書本的知識是帶領各位去野外尋蟲的引子,再藉由有趣的昆蟲認識台灣的生物多樣性,昆蟲絕對是最好的自然導師。
不能用言語與人類溝通的昆蟲們,我自願挺身而出為牠們「發聲」,我並非昆蟲系出身,所以往往跳脫昆蟲學的範圍,裡面或許帶有我的個人情感,偶爾我也會將昆蟲擬人化,這些「手段」無非是希望有更多人(尤其是怕昆蟲的人)用另一種角度認識昆蟲,從昆蟲身上體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昆蟲是我人生中最佳的良伴,本書登場的昆蟲與蜘蛛等動物超過400種以上,希望牠們都能成為各位讀者一生的好友!
摘自《賞蟲365天》作者序
自然生態作家、觀察家,著有『河口野學堂』、『昆蟲記中記』、『賞蟲365天』、『當單眼愛上複眼』等13本自然生態書籍。
為了記錄東部自然生態,2012年從台北都會區移居台東潛心創作,2014年以『河口野學堂』一書獲得金鼎獎肯定,同年入籍台東並兼營木一邊民宿,期望透過生活,將影像與文字的觸角深入台東,為這片土地留下動人篇章。『台東之眼』(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是2016年最新力作。
部落格:http://lionyang64.pixnet.net/blog(台東。自用。)
2011/11/11
BBT1030X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彩色
9780002160643
0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