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第一名業務和「憨慢」業務的八大不同:
1. 第一名業務員會先思考東西是要「賣給誰」,「憨慢」業務員則先想該「怎麼賣」。
2. 第一名業務員會想辦法和成交的客戶保持良好關係,讓對方為他介紹新的客戶;「憨慢」業務員只做一次性的買賣。
3. 第一名業務員對於沒指望的客戶會早早放手,但「憨慢」業務員則會緊咬不放。
4. 第一名業務員會分析原因,而「憨慢」業務員只要成交就興高采烈,失敗就怪罪他人。
5. 第一名業務員是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憨慢」業務員則是為了達成公司目標而奔波。
6. 第一名業務員會研究競爭對手的商品和服務,而「憨慢」業務員會連自家的商品和服務都無法完全掌握。
7. 第一名業務員能夠成為客戶的顧問,而「憨慢」業務員只能聽命於客戶。
8. 第一名業務員會把一天分成五個區塊,填滿行程,「憨慢」業務員容易浪費時間。
強力推銷、勤跑客戶、祭出折扣、用心服務……,
該做的都做了,但是客戶還是不買單,那是因為你沒找到交易關鍵人。
花了好久時間博感情的客戶,簽約時才說他不能決定;給了一大堆折扣,最後一刻卻說沒有這麼多預算;熬夜做簡報、提案好幾次,卻因窗口換人功虧一簣……,這些都是因為你沒養成事先做功課找出「交易關鍵人」的好習慣。
第一名業務和「憨慢」業務的差別其實就在這個好習慣,養成了黃金好習慣,就能翻轉過去所有錯誤的思考和方式,建立一套輕鬆達成業績目標的高效工作模式。創下日本銷售奇蹟的作者認為「業務=行銷+鎖定目標對象+推銷」,優秀的業務必須養成與「關鍵人物」談生意的好習慣,唯有找到關鍵決策者才能快速成交,大大增加成交率與業績。作者將其獨特的業務法寫成人人都可以輕鬆照做的SOP,跟著這套SOP,不必靠口才、與客戶博感情就能大大提高你的業績。
前言︱結束「亂槍打鳥」的業務人生
序章 第一名業務的「黃金好習慣」
1︱第一名業務是這樣思考的
‧ 深知不是「怎麼賣」,而是「賣給誰」
‧ 建立讓客戶「口碑相傳」的機制
‧ 沒指望的客戶趁早放手
‧ 不讓結果影響情緒,而會分析原因
‧ 除了公司目標,也會另擬個人目標
‧ 研究競爭對手的商品和服務
‧ 成為客戶的顧問,而非聽命客戶
‧ 把一天分成五個區塊,填滿行程
2︱為什麼要使用「交易關鍵人攻略法」?
‧ 部門負責人的決定權愈來愈小
‧ 沒有黃金好習慣業務
‧「培養潛在客戶」是不能的
‧ 先約客戶就對了
‧ 打動企業高層有方法
第1章 在辦公室內輕易鎖定目標
1︱誰才是你的目標?
‧ 能否成交全看你說服的人是誰
‧ 將目標對象鎖定鎖定為上市企業
2︱在辦公室開發潛在客戶
‧ 利用自家公司的關鍵字檢索潛在客戶
‧ 閱讀財報快訊中的「公司面對的課題」
‧ 從經營角度選擇「公司的關鍵字」
3︱進一步鎖定有成交希望的公司
‧ 以「賺不賺錢」為選取標準
‧ 從公司業績也可鎖定目標客戶
4︱如何尋找應該接觸的對象
‧ 利用財經刊物鎖定企業的管理高層
‧ 徹底定查對方的出生地、畢業學校和興趣
‧ 確定對方的長相
‧ 利用公司內部所有人脈
5︱約見成功的祕訣
‧ 從企業高層出現的媒體著手
‧ 找出自己和對方的關聯性
第2章 寫出對方必讀的信件
1︱為什麼要先寫信?
‧ 突然打電話給企業高層有難度
‧ 「信件攻勢」讓電話約到客戶的比例提高十倍
‧ 信件讓你不需多費唇舌輕鬆約到客戶
‧ 信中放入信件、客戶名單、公司簡介和名片
2︱如何讓企業高層看完信就想見你?
‧ 寫給企業高層的信要分五段
‧ 從經營的角度說明公司特色和營運成績
‧ 從財報快訊中尋找關注事項的關鍵字
‧ 以禮貌和一句話拉近彼此距離
‧ 最後的一句話和署名一定要親手寫
3︱讓對方不自覺想看信的送信方式
‧ 郵寄或交由接待人員轉交
‧ 使用一般信封而非公司專用信封
‧ 以墨水筆手寫收件人姓名
‧ 讓對方更有反應的小巧思
4︱一定能交到對方手中的送信法
‧ 清楚告知高層姓名,信就會送到對方手上
‧ 不把信放入信封,讓對方立刻看到內容物
‧ 如果親自送件,近就全部用手寫
第3章 成功用電話約到客戶
1︱如何從信件進階為電話攻勢
‧ 信件送達兩天內或親自送件隔天打電話
‧ 最好的去電時間是對方剛到公司或傍晚
‧ 一定要指名目標客戶接電話
2︱成功提高電話約見率的說話術
‧ 和對方祕書的基本對話
‧ 面對企業高層的說話術
‧ 和企業高層對話時的注意事項
‧ 事先準備必殺話術
3︱懂得趁勝追擊和停損
‧ 沒接電話就表示拒絕
‧ 遇到外出或開會,就再繼續追蹤
‧ 與祕書建立交情,搶得先機
第4章 第一次見面就成功
1︱事前的準備是成交與否的關鍵
‧ 請公司一級主管陪同拜訪目標客戶
‧ 不便向主管開口時的說法
‧ 拜訪客戶的四大原則
‧ 盡量累積拜訪客戶的經驗
2︱第一次拜訪客戶該做的事
‧ 第一次拜訪客戶只需做三件事
‧ 可從信件內容切入正題
‧ 不需討論交易細節
‧ 展現最真實的自己
‧ 用禮貌博取好感
‧ 趁訪問結束、對方放鬆時提出問題
第5章 建立橫向人脈網絡
1︱第一次見面後該做的事
‧ 和主管一同寄送感謝函
‧ 請對方幫忙介紹業務負責人
‧ 顧及業務負責人的面子
2︱從企業高層開始橫向推銷
‧ 利用客戶的人脈橫向擴展業務
‧ 學習企業高層感興趣的事物
‧ 把對方當成一輩子的客戶來經營
‧ 藉研討會或球賽讓企業高層齊聚一堂
結語︱業務是最棒的工作
這個「黃金好習慣」跟著我已經十年了。
我服務的第一家公司是富士全錄,之所以選擇這家公司,是因為當時富士全錄推動的「 VBCP制度」(創投事業挑戰計畫; Venture Business Challenge Program),讓我看到創業的希望,而這正是我當時找工作的一大重點。
進入富士全錄之後,我被安排在系統業務部門,對新進員工來說,比起常見的影印機或傳真機,這是非常難賣的商品。
不過,我當時心想,從大二就在「家教派遣公司」打工、當業務的我,雖然只是學生,就已表現不凡,現在就算被分派到難度較高的工作,應該還是不會輸給同期的同事,不僅如此,我還默許自己要坐上第一名業務的寶座。
果然,第一年我就成為業務新人王。
因為打從一開始,我就比其他新進同事懂得如何談判、提企劃案、向客戶推銷和談生意,拿下新人王也不令人意外。當時我用的方法是「窮追猛打業務法」,因為那時的我深信只要能夠見到愈多的客戶,就能談妥愈多的生意,其實就是所謂的亂槍打鳥。事實上,這樣的做法也確實有效。
最開始我靠著打電話、直接上門拜訪、傳真或郵寄DM以及主動接觸前來參加研討會或展覽推展業務,後來則是透過網路、產品簡介、電郵雜誌或電子郵件廣告銷售。只要客戶稍有反應,我就會主動接觸,設法談成生意。因此,那時我比誰都要早上班,只要有時間就去拜訪客戶,一直工作到三更半夜。雖然每天晚上都要應酬,但第二天早上我還是比所有人都早到公司。即使那時我年輕,體力尚可負荷,卻也知道這樣的方式很難走得長久。更重要的是,我雖然成績斐然,卻不覺得生活充實,也感受不到真正的成就感。
有一天,我讀到一本名為《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的書,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在仔細檢視自己每天的工作之後,那種不可置信的感覺。我發現自己以往的做法非常短視,只做眼前的工作(其中有許多是毫無價值的雜務),成天追著它們跑,卻沒有為自己的將來保留有價值的時間。
當時富士全錄的環境非常好,我因為太過安逸,完全忘記剛進公司時想創業的夢想。不!應該說是迷失了方向。現在回頭看自己在富士全錄的那段時光,深覺自己能有那樣的成績大概已經是極限,不可能再有往上成長的空間。
靠「黃金好習慣」達成 1000%業績目標
就在我覺得苦悶之際,我遇到一位業績極佳的前輩。他常常在我因為眼前的工作忙得不可開交時,老神在在地做自己的事,而且還經常找我去喝酒。
「我和他到底哪裡不一樣?」
我心中常浮現這個問題,於是我仔細研究我們之間的不同,結果得到一個影響一生的發現。因為我立即將自己原本雜亂無章的業務法去蕪存菁成「一套心法」,改用之後第二年馬上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我竟輕輕鬆鬆就超越之前拚死拚活才能達到的200% 的目標達成率,而且還創下1000%的達成率,甚至在我離開富士全錄的最後一年,也還繼續創造出優異業績。當時的成果連我自己都不敢置信。
突破另一道關卡
我在創下連自己都不敢置信的業績後,就離開富士全錄,進入人力派遣公司,並爬上第二高的位置。因為我已經知道怎麼運用這個方法,也想盡快教給下屬,不過卻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礙。現在想來雖然理所當然,但當時就算我把自己的經驗告訴他們,他們也未必能夠創造同樣的成果。因為當時我使用的銷售技巧,會因人而有不同成果,這其實是很常聽到的事。因此無論我怎麼教,不能理解和沒有經驗的下屬,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眉角」。我在還沒找到問題之前,一直對他們無法運用這套業務法感到焦慮,甚至還因此煩惱到睡不著覺。但在找出其中的癥結之後,就能夠輕鬆訓練他們,
讓他們實際運用這套方法,並創下驚人業績。而且,就連業績最差的業務員也大有長進。
從交易關鍵人下手
「從交易關鍵人下手」就是成為第一名業務的「黃金好習慣」。
在我擔任顧問的公司裡,業務員如果是用一般的方法,平均來說,打500通電話,只能約到 5至10位客戶。就算能約到10位客戶,登門拜訪之後,也只能談妥 0至1筆生意,成功率大約只有0.2%。但是,在直接和「有決策權的關鍵人」談生意之後,接觸50位客戶,平均可以約到10位,談成2筆生意,成功率約為4%,比使用一般的方法高出20倍。此外,如同實際使用過的讀者所說,直接和交易決策者談生意,不僅可以縮短商談的時間,還能提高商品的單價。
不過,每回當我向大家介紹這個方法時,還是會聽到有人說:「我太容易緊張了,沒辦法拜訪企業高層。」、「我聽過『交易關鍵人業務法』,但是不知道怎麼做。」或是「我以前曾經試過,但成效不佳」這類說法。
這個方法在尚未建立成完整體系前,確實很難仿效,但是現在這套方法已經整理成書,是一套誰都能夠運用自如的業務Know-how了。這個「黃金好習慣」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它不需要任何業務技巧,是每個人都能輕易上手、創造驚人業績的好方法。本書所介紹的「交易關鍵人攻略法」,目前正被我擔任顧問的多家公司採用,成效頗佳。我深信這套方法一定也能大幅提振大家的業績。
摘自《第一名業務只靠一個好習慣》前言
○「森社長的做法成功率之高,我早就想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我學會了這個黃金好習慣之後,電話約見客戶的成功率,就從原本的1%提高到20%,之後成交的比率更高達30%,「黃金好習慣」的命中率實在高得讓人驚訝。這個方法同時還能夠縮短商談的週期,提高效率。老實說,我真不希望對手知道這個方法。」──證券投資公司35歲男性
●「我雖然常跑客戶,但是花了三個月都無法搞定。就在此時,我無意中聽到森社長的『黃金好習慣』,當下為之一振,於是就照表操課。結果才一個月就簽下合約。業績原本吊車尾的我,現在已經晉升為前五名,真的讓我很意外。」──資訊委外服務公司26歲女性
○「我的嘴巴很笨,最怕打電話約客戶,不過只要照著這本書的方法,就算是口拙如我的人,不用多費脣舌也可以成功約到客戶。電話約談成功率,竟從原本 的0.8%提高到10%。約談之後成功簽約的比例也提高15%,讓我充滿自信。我衷心感謝作者。」──系統開發公司28歲男性
●「老實說我實在受夠原本的銷售方式,我讀了不少書,也參加各種研討會,卻找不到任何有效的方法。就算我照著他們說的方法做,但也只適合那個人,對我根本派不上用場。這本書的方法很簡單,每個人都能用,而且會讓人覺得值得一試。我現在覺得當業務員是非常快樂的事。以往就算接觸80個客戶,頂多只能 簽下2筆合約,但這個方法可以讓我簽下15筆以上的合約,成果讓我非常滿意。」──IT服務公司30歲女性
○「用了這本書的方法後公司就對我刮目相看,認為我很不簡單,我自己也覺得很光榮。簽約的達成率從原本的兩成提高到五成,目前正努力朝七成邁進。」──顧問公司32歲男性
●「我們公司雖然經常安排業務研習營,但內容都太過抽象,幾乎都有實際操作上的困難。就在這個時候,我讀到森社長的書,他的方法讓我一看就覺得一定能 夠馬上派上用場。內容不僅實用易懂,而且非常有系統,讓我一甩多年困惑,豁然開朗。原本我談定的生讀者讚聲連連意金額都只有數十萬至數百萬日圓,但是在我用了這個方法之後,便立即談成一筆金額高達三千萬日圓的案子,讓我深刻感受到這個方法的格局,我雖然是資深業務員,但從沒看過在如此短時間內就可看到成效,並直接付諸行動的銷售know how。」──精密機械製造商39歲男性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曾入圍第二十九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譯有《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一個人的經濟》、《糧食爭奪戰》、《上班族不買房,過富裕人生》等數十部作品。
2012/02/29
BCB47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8950
202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