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金色雙螺旋
優惠價
$320

金色雙螺旋

生物技術的無限商機

The Golden Helix
書籍介紹

基因工程是二十世紀重大的科學發明,它所引爆的生物技術產業將成為二十一世紀蓬勃發展的明星產業。先進國家無不看準它無窮的潛力與商機,有計畫地投注大量的資金與人力,展開一場「點DNA雙螺旋成金」的熱潮與競賽。發明這些新技術的科學家,紛紛從實驗室走出來,站在企業經營的前線,將他們所發展的知識應用在醫療、農業、食品、環保等方面。

一般人對於「生物技術」這門結合了學術研究及產業應用的學問總是又好奇又困惑。本書作者、諾貝爾獎得主孔伯格,以內行人的角度,闡述生物技術的本質、生技產業的生態、以及生技公司的文化;作者也造訪多位赫赫有名的先驅者,細說他們的人格特質與心路歷程。書中並以一個互利共生的典範?先靈葆雅與迪納克斯的合作關係,來強調一個企業之所以成功,有大半因素是仰賴人與人的良性互動與溝通。

除此,作者也簡述「基因技術公司」、「應用分子遺傳公司」、「奇朗」、「再生元」等知名公司的概況,並反映出學術界與產業界之間的聯繫與衝突關係,以及產業間的競爭情形與合資經營策略。另外,關於守密弊病、專利紛爭、生技產業的利害與教訓等諸多問題,書中皆有詳細的探討。

隨著人類的基因圖譜在千禧年完成定序,生物技術成了繼資訊產業之後,商機無限的熱門產業。本書是作者在生技界闖蕩幾十年的閱歷與心得,他詳實報導了生物技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論是對生物技術有興趣的人,或是正在從事相關研究及產業的人,都可以從書中獲得諸多訊息與啟發。

作者序 生物技術的金色大道 孔伯格
給讀者的話 締造一個雙贏的局面 孔伯格
生技產業簡介 二十一世紀的明星產業 蘇遠志

第一章 生物技術的潮流和漩渦
在探查未知領域時,可用資源的分配所根據的
並不是科學上的好奇心和靈感,
反而是受社會、經濟、和政治等外力的操控。
科學家為了要有趕上潮流的安全感,
一窩蜂地湧向目前流行的範疇,
導致許多良田沃土的廢棄荒蕪。

第二章 一家生技公司的誕生
迪納克斯所能提供的只有承諾,
承諾我們將盡全力讓迪納克斯成為一個真正研究科學的天堂;
承諾公司將提供一流的資源,
讓研究人員能無拘無束地探索科學未知的領域;
承諾研究員將保有與外界交流溝通、和發表成果的自由。

第三章 薩伐羅尼:科學家兼企業家
薩伐羅尼的商業奇才很早就已嶄露出來。
大二那年,由於某一學科所用的教科書太過昂貴,
薩伐羅尼於是召集了五名同學,共用一本教科書,
將省下的購書費拿來租借一間小公寓,
做為眾人讀書和每週一次科學新知討論會的場所。

第四章 一家由生物技術推動的製藥廠
先靈葆雅原本只是一家生產藥品的中型企業,
卻是最早投入生技產業的公司之一;
先靈葆雅的管理結構呈金字塔型,
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均靠塔頂的那一人,
那位眼光卓越、成功帶領先靈葆雅轉型的人,
正是執行長陸西阿諾。

第五章 一家生技公司的成長
迪納克斯那搓揉了學術研究與產業資源的工作氣氛,
是科學界與產業界共同營造出來的,
尤其是魏茲所主導的。
魏茲受先靈葆雅指派為迪納克斯的執行長,
但他拒絕把先靈葆雅的公司文化加諸在迪納克斯上。

第六章 迪納克斯與先靈葆雅的關連
與迪納克斯的互動,
加快了先靈葆雅引進先進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腳步,
進而提升先靈葆雅的研究品質。
在迪納克斯的激勵下,
先靈葆雅的科學家已在科學社群中樹立更高的地位。

第七章 生技公司實況
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二年
可說是基因技術公司的黃金歲月,
菁英群埋頭苦幹,贏得好幾項基因選殖競賽。
這個團隊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組合,
每個人都受到強烈競爭的激勵,
深怕被排除在學術界之外。

第八章 生技產業的正反兩面
投資生技公司的風險很高。
在貪婪及樂觀前景的刺激下,
生技公司以驚人的數量擴增著。
他們不付股息,且年年承受著損失,少有例外。

延伸閱讀

生物技術的金色大道

孔伯格

基因工程和其他相關的科技,為醫學和生物學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進展,應用其中的遺傳和化學知識,更因而開創了一個極具有經濟與社會潛力的生技產業。發明這些新技術的生物學家和生化學家,紛紛從實驗室走出,站到商業投資的最前線,將他們所發展的知識應用在藥品和醫療器材的開發上,以幫助疾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

我和其他致力於基礎研究的生物學家和生化學家一樣,過去都極力避免和商業有任何往來,但最後卻發現自己被產業界所吸引,因為它能提供豐富的資源,將我們合力發展的新技術加以發揚光大。我曾花費二十五年的時間,在研究找尋細胞內負責合成DNA的酵素,這些酵素如今已成為其他研究者進行重組DNA時所用的試劑,更引發有如排山倒海而來的各式精巧應用,不僅增進了我們對生物學的基本認識,也促成許多實用工業產品和流程的開發。

生物技術推動製藥工業

美國有數千多家生技公司,幾乎每一家的成立資金都是來自創投資本家(注一)和一般的投資大眾,他們對生物技術研究的興趣,並不是出自求知的渴望,而是期待能創造出一個可獲巨利的企業,而對新發現所需耗費的時間和不可預測的特性,鮮少有耐心和同情心。儘管如此,我和我的至交好友薩伐羅尼(Alejandro Zaffaroni),仍秉持著相同的信念︰終有一天,那些富有創造力、且願意披荊斬棘開拓醫學領域的科學家們,必定會有重大的斬獲,值得進一步工業化發展。

薩伐羅尼是一名企業家,也是一名科學家,過去三十年來,他成功地將企業經營的技巧和手腕,運用在藥品的開發。我們二人,再加上我在史丹佛大學的同事兼好友柏格(Paul Berg)和楊諾夫斯基(Charles Yanofsky)(他們同樣也是致力基礎科學研究的尖兵,並對生物技術的發明有卓越的貢獻),於一九八○年共同創立了迪納克斯分子細胞生物學研究中心(DNAX Institute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Inc.)。

與迪納克斯的發展有重要關聯的先靈葆雅公司(Schering-Plough Co.),則是一家位於美國紐澤西州的中型製藥廠,在其總執行長陸西阿諾 (Robert Luciano)的領導下,買下了甫過一歲生日的迪納克斯。這次併購的決定主要是出自陸西阿諾的信念,他相信未來的製藥工業一定會是一個由生物技術所推動的產業,而具有雄厚科學基礎,且位於總公司體制之外的迪納克斯,將可為先靈葆雅提供一個成功轉型的途徑。相對地,在迪納克斯的這一方看來,則慶幸獲得了先靈葆雅這樣一個理想贊助者,因為她了解基礎研究的風格,並諒解研究所需耗費的時間。

本書將會以迪納克斯和先靈葆雅的合作關係為主軸,詳述迪納克斯如何取得基礎免疫學的世界級領導地位,同時又能嘉惠母公司先靈葆雅,使她能在比預定期更短的時間內,發展出多種可能的藥品。然而歸根結柢,這個合作企業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有絕大半因素是仰賴雙方人員的互動,無論他們是來自產業界或學術界,無論他們的文化背景和任務目標是如何的不同。因此我將會把描述的重點放在他們的人格特質上,並探討他們是怎樣搭建起溝通的橋樑的。

點DNA雙螺旋成金

除了迪納克斯之外,我也將簡略敘述其他生技公司的發展(例如基因技術公司、應用分子遺傳公司、奇朗公司、和再生元公司),並盡可能反映出一些影響科學運作的基本議題,尤其是學術與產業界間的聯繫和衝突。此外,有關生技產業的概況、保密措施、專利權等問題的利弊,和最近常見的一個矛盾議題︰基礎研究的目標(和策略),書中也都會討論到。從這些駁雜的經驗,我對科學的力量又重新尋回了信心︰只要在一群充滿抱負、使用理性的分子術語來理解世界、且願將知識實際應用在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科學家的努力下,未來人類必能透徹了解自身,以及其所處的世界。

整個生技產業在一九九四年時開始出現蕭條的景象。許多公司無視於產品開發時會經歷的冗長時間和陣痛,因貪圖豐厚利潤而過度膨脹,最後終於導致破產倒閉。想要點DNA雙螺旋成金,似乎又成為另一個鍊金師的幻夢。然而在經過了這場不可避免的自然淘汰後,我們可以預期,餘留下來較為成熟的生技產業,將會在二十一世紀時探索全新的科學範疇,發展全新的科學技術,來研究和調整那控制了人類體能和心智的化學作用。

孔伯格 作者
以人工合成DNA而獲頒一九五九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與奧喬亞(Severo Ochoa)共獲〕,他的著作包括《DNA複製》(DNA Replication)以及自傳《對酵素的熱愛︰一名生化學家的探險之旅》﹙For the Love of Enzymes︰The Odyssey of a Biochemist﹚;目前為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生物化學榮譽教授。
涂可欣 譯者

台灣大學農化系畢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碩士,曾經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遺傳研究所進行博士研究。目前致力於科普書籍與科普雜誌文章的翻譯和寫作,期待能為建構科學界與大眾間的橋梁貢獻一分心力。

譯有《一粒細胞見世界》、《這就是生物學》、《免疫兵團》等書,科普文章散見於《科學人》雜誌。


李千毅 譯者

中興大學植物系畢業,密西根大學生物碩士,曾任天下文化資深編輯,現為文字工作者。

譯有《金色雙螺旋》(合譯)、《觀念生物學1~4》、《現代化學II》(合譯)、《我數到3ㄛ!》、《婦科診療室》(合譯)(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愛上細胞》、《病菌殺手》、《串連生命的密碼——DNA》、《訂作一個我——基因》、《創造通訊世界的電話——貝爾》、《居禮夫人——放射科學的光芒》、《圖解生物辭典》(以上皆由小天下出版)

為《觀念化學4》、《觀念化學5》譯者。


2000/09/30

BCS057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741-5

300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