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一開始,只是想要栽種一百朵小花,將眾人寫下的許諾埋進時光膠囊,等待十年後開花結果。
沒想到,一封又一封的精彩動人書信,累積成一片樹海,用力撼動著台灣社會每一個角落。
盧廣仲:阿嬤讓我勇敢面對地球不明亮那面
林書宇:哥,你拍片會更好…請讓我再跟隨
林育賢:牛奶糖小恩,你的苦撐換來我的感動
劉軒:父親們,一同以父之名,承擔甜美的重量
甘耀明:新銳小說家,請保持初衷,寫到你不想寫
許芳宜:給學舞的孩子、家長、與你我
黃俊隆:社會新鮮人啊,我也曾想媚俗出版,直到找回堅持
連加恩:學弟妹們,一起用國際醫療,啟發國家認同
楊淑君:梁祕書長,我要在奧運場上贏回尊嚴
馬世芳:未來的讀者們,我們將為你們打造閃耀時代
九把刀:要不停戰鬥,別讓思想跟著老化發霉
東明相:我一定可以讓世界聽見我自己
史萊姆:阿宅們,興起網路小革命,努力改變社會一點點
楊儒門:祈願農村永續、農民幸福
聶永真:房地產廣告啊,請回歸事物本質
徐銘謙:二○一二年新總統,我們期許以一百年為尺度的世紀領袖
黃明正:家鄉的你我,都要堅持對的事,把力量傳給下個人
《中國時報》於民國100 年6 月1 日,推出【台灣潛力100】大型專題,邀請一百位四十歲以下各領域優秀之新世代領袖,撰寫一封信件給自己最想要抒發心聲的對象,藉此表達「讓未來決定現在」的新世代自我期許與具體建言,引發各界迴響。在民國100 年這個歷史時刻,不僅呈現出新世代的高度視野與繽紛的多元關懷,更成為推動台灣社會前往下一個輝煌世紀的力量。
[序]
寄往總統府的限時批 王美玉
關於「世代正義」的動人情書 何榮幸
Part.1 他們說,想念
100-06-14網球國手張凱貞/寫給媽媽的信
我要打進女網世界前二十名
100-06-24網路漫畫家彎彎/寫給二十年後彎娘的信
二十年後 也要煮菜給我吃
100-06-30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給盧正的信
若十年前已廢死 你已回家
100-07-01賴和基金會執行長周馥儀/給賴和的信
藉你的文學引路 在紛爭中前進
100-07-11獨立音樂歌手盧廣仲/寫給阿嬤的信
勇敢面對地球不明亮那面
100-07-14洪雅書房負責人余國信/給張宏榮醫師的信
先行者之路 延續台灣圖書室精神
100-07-21新銳舞者周書毅/寫給羅曼菲的信
妳在天堂看我們跳舞嗎?
100-08-24客語創作歌手林生祥/給鍾鐵民老師的信
難忘跨世代對談…追思鐵民老師
100-09-07老唱片達人林太崴/寫給一○一年前榮町的信
復興或哀悼?唱片業百年思索
100-09-22導演林書宇/給哥哥Victor的信
你拍片會更好…請讓我再跟隨
100-10-02主持人謝怡芬Janet/寫給祖父的信
主持旅遊節目 是我夢想中生活
Part.2 他們說,感謝
100-06-01旅日棋士張栩/寫給恩師林海峰的信
感謝您!人生大滿貫 我還有夢
100-06-09超馬選手陳彥博/給恩師潘瑞根的信
您的鼓勵 是我追夢的力量
100-06-13黃俊雄布袋戲傳人黃立綱/寫給史艷文的信
時代會變…傳統技藝永不死
100-06-20攻頂英雌江秀真/寫給玉山的信
挑戰世界高峰 您的懷抱給我力量
100-07-28國際志工賴樹盛/寫給緬甸難民的信
戰火下互助 你們是真正勇者
100-08-11導演林育賢/寫給二十年後牛奶糖小恩的信
翻滾吧!國片 苦撐換來感動
100-08-15空手道教練黃泰吉/寫給幫助過我們的朋友
空手道孩子 沒有誤入歧途
100-08-19漫畫家皇宇/給大師水木茂的信
漫畫的創作之路…永不後悔
100-08-26「古蹟醫生」林大緯/給剝皮寮老街的信
老街重生 看見台灣人情味
100-08-30罕病天使楊玉欣/給「家人」的信
您的真心扶持 伴我活出愛與希望
100-09-08肯納自閉症過來者蔡松益/給稱我「小帥哥」朋友的信
走出自閉拿碩士…致力優質生活
100-09-09台灣鯛王子王益豐/寫給吳郭魚的信
台灣鯛「麻吉」 感謝你們貢獻全身
100-09-21四方報中文主編白宜君/給四方英雄的信
妳離開妳的家 成全了我的家
Part.3 他們說,理解
100-06-01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寫給老人的信
你也可以成為「不老騎士」
100-06-06越南新移民阮金紅/寫給陸配好友麗麗的信
這個島是我們的幸福所在
100-06-29老房子事務所創辦人游智維/寫給老屋主人的信
把老屋交給有心的人吧
100-08-05日日春協會執行長鍾君竺/寫給性工作者的信
公娼抗爭 讓我換角度看世界
100-08-08 DJ、音樂工作者劉軒/寫給父親們的信
以父之名 承擔甜美的重量
100-08-09心理復健協會祕書長滕西華/給精障朋友的信
你並不危險 你只是生病了
100-08-17作家甘耀明/寫給新銳小說家的信
保持初衷 寫到你不想寫
100-08-23婦女新知秘書長簡至潔/給姊妹們的一封信
不婚的女人 妳也可以「成家」
100-09-13遊民行動聯盟召集人郭盈靖/給「艱苦人」的信
從社會最底層爬 一起加油!
Part.4 他們說,初心
100-07-12國際級舞者許芳宜/給學舞孩子的信
寫給……
100-07-22青年樂生聯盟許博任/寫給樂生家園的信
跨越血緣、疾病 我們成了一家人
100-08-02自轉星球文化社長黃俊隆/給社會新鮮人的信
我曾想媚俗出版 直到找回堅持
100-09-14映畫製作人孫樂欣/給未來電視製作人的信
重拾媒體熱情 救救台灣電視
100-09-15社造工作者溫仲良/給「返鄉青年」的信
沒有真正離開過城市 你,返鄉了嗎?
100-09-24法扶台東分會執行祕書陳采邑/給法扶的信
莫忘初衷 打官司不是有錢人權利
Part.5 他們說,叮嚀
100-06-01行醫非洲連加恩/寫給醫學院學弟妹的信
國際醫療 啟發國家認同
100-06-01原住民作家撒可努/寫給三個女兒的信
可不可以有會打獵的林志玲?
100-06-15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寫給子女的信
狗吠火車?也要繼續喊下去
100-06-16劇場創作者蔡柏璋/給戲劇系學生的信
以世界為家 別陷小框框
100-06-21導演沈可尚/寫給二十年後兩個女兒的信
自我中心創作者 因妳們改變
100-07-13台大物理系副教授陳凱風/寫給寶貝女兒的信
科學研究苦與樂 選擇所愛就好
100-07-15永豐餘生技總經理何奕佳/寫給媽媽們的信
親手做菜 為孩子選擇真食物
100-07-27奧美廣告總經理唐心慧/寫給十一年後兒子的信
不要害怕匱乏 不要排斥變化
100-09-30詩人楊佳嫻/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年輕詩人的
詩人 最驕傲也最窮蹇的行業
Part.6 他們說,自許
100-06-01跆拳國手楊淑君/寫給世界跆拳道聯盟祕書長梁振錫的一封信
我要在奧運場上贏回尊嚴
100-06-03籃壇新飛人張宗憲/寫給二十年後的自己
闖進NBA是我最大的目標
100-06-22「部落廚房」推手黃盈豪/給未來社工夥伴的信
延續泰雅文化 分享互助價值
100-06-23環境律師蔡雅瀅/寫給二十年後的自己
期待法律人為社會大眾爭取公義
100-06-27作家、主持人馬世芳/寫給二一一一年讀者的信
打造閃耀時代 是我們的責任
100-07-05音樂劇作曲家冉天豪/給二○二一年紐時讀者的信
台灣音樂劇 為紐約帶來百老台灣味
100-07-26作家九把刀/給十年後的九把刀
不停戰鬥 別讓思想跟著老化發霉
100-08-04職業鋼琴家胡瀞云/寫給十年後的自己
十年後 妳會變哪種鋼琴家
100-08-10中華少棒隊MVP曾偉恩/寫給王建民的信
建仔加油!我學到「永不放棄」
100-08-29旅美球星林哲瑄/寫給紅襪總教練法蘭柯納的信
站上大聯盟 我準備好了
100-09-01天才羽球選手戴資穎/寫給征戰二○一六年奧運的自己
勇闖奧運 再寫羽球傳奇
100-10-02《練習曲》主角東明相/寫給小時候的自己
讓世界聽見 你一定可以
Part.7 他們說,前進
100-06-02 Groupon台灣營運長郭家齊/寫給創業者的信
創業的夢想 源自解決問題
100-06-08摩根富林明投信總經理石恬華/寫給未來金融尖兵的信
活出個人價值 你就是產品
100-06-10「生態綠」負責人徐文彥/給塑毒受害者的信
在意吃的來源 當個挑剔消費者
100-06-28服裝設計師古又文/寫給未來「剪刀手」的信
設計這條路…要靠堅持與熱情
100-07-04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給怕老族的信
追求樂活 讓自己成功老化
100-07-06數理天才洪瑀/給小行星與學弟妹的信
參加科展過程比獎牌更值得珍惜
100-07-07綠色行動聯盟祕書長崔愫欣/寫給貢寮阿公阿嬤的信
漫長的反核戰役 你們不會孤單
100-07-08同志運動工作者王鐘銘/寫給青少年同志的信
拒絕性別霸凌 需要你們的奮戰
100-07-18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史萊姆/給阿宅的信
網路小革命 努力改變社會一點點
100-07-25金曲獎得主曾雅君/寫給客家女孩的信
客家姊妹 不要半途而廢
100-08-03自學社群教學工作者唐宗浩/寫給想要自學的學生
自學是自由 同時也是責任
100-08-12國家工藝獎得主楊炘彪/寫給傳統工藝學子的信
傳統工藝是花 時尚品牌是果
100-08-18民宿達人林庭妃/給「薰衣草森林」的一封信
追求質感生活 山中也有創業傳奇
100-09-02女巫店創辦人彭郁晶/寫給女巫店的信
施展魔力吧!讓獨立音樂一直在
100-09-20三二行館董事長邱泰翰/給未來台灣觀光的信
金字塔頂端市場 台灣不能缺席
100-09-28兔將創意動畫執行長李昭樺/寫給科技人的信
科技人 別忘最初的豪情壯志
100-09-29喜憨兒基金會副執行長楊琇雁/寫給獨一無二的你
認真的憨兒 用工作自我肯定
100-10-02《尋百工》作者廖祿禎/寫給相信自己的人
認真做!沒有一個決定是錯的
Part.8 他們說,守護
100-06-01「農村武裝青年」主唱阿達/寫給白海豚的信
真怕…你因為人類的自私受傷害
100-06-17旅日女棋士謝依旻/寫給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的信
請你離開…讓受傷的人們向前看
100-07-20公民記者江一豪/寫給三鶯部落的信
我們在土地炒作遊戲裡吞惡果
100-08-25台東馬偕醫師游昌憲/給台東囡仔的信
守護偏鄉兒童健康 是極大幸福
100-08-31文創工作者李柏宏/寫給「雄獅美術」的信
文創產品 留存傳統的溫度
100-09-05民族誌影片工作者蔡政良/給巴基發浪(都蘭鼻)的信
都蘭鼻 請給我們守護您的力量
100-09-19「海龜印符」負責人洪博彥/寫給綠蠵龜的情書
愛護海洋沙灘 讓綠攜龜多子多孫
100-09-27陽光基金會王佩珊/給燒傷傷友的信
走出火吻痛楚 需更多尊重與關懷
Part.9 他們說,期待
100-06-07「248 農學市集」楊儒門/寫給大學生的信
祈願農村永續、農民幸福
100-07-19少年權益聯盟秘書長葉大華/給年輕人的信
年輕世代 你也能自己解決困境
100-07-29法國藍帶主廚蘇彥彰/給Bruno主廚的信
Chef,台灣的豬肉比法國還好!
100-08-01智林運動行銷董事長施宣麟/給台灣運動員的信
挑戰歐美 運動熱潮席捲全台
100-08-16設計工作者聶永真/寫給房地產廣告的信
終結虛誕廣告 回歸事物本質
100-08-22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副執行長徐銘謙/給二○一二年新總統
期許以一百年為尺度的世紀領袖
100-09-06「移民副教授」邱亞伯/寫給台灣的信
多元平等 造就更茁壯台灣
100-09-12「倒立先生」黃明正/給家鄉的一封信
堅持對的事 把力量傳給下個人
100-09-16玻璃娃娃林君潔/寫給台灣的信
只要肯改變 台灣也能無障礙
100-09-23童書創作者幸佳慧/寫給長襪皮皮的信
瑞典長襪皮皮 快來啟發台灣孩子
100-09-25英國倫敦大學博士生林柏儀/寫給社運朋友的信
追求「根本改變」 期待人們覺醒
100-09-26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給政府決策人士的信
拿出魄力 解決人才失衡
100-10-01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黃斐悅/給東部人的信
東部人,樂天知命為出路打拚!
100-10-02海洋環境教育協會秘書長郭兆偉/給愛海人士的信
徒步環島 發現最美的海岸
中國時報副總編輯 何榮幸
【第100+1封信】給本書一百位作者:
去年六月一日中時推出《台灣潛力100》專題時,我們原本只想要栽種一百朵小花,將你們寫下的許諾埋進時光膠囊,等待十年後開花結果……
沒想到,你們一封又一封的精彩動人書信,在四個月後累積成一片樹海,用力撼動著台灣社會每一個角落。你們在民國一百年歷史時刻所呈現的新世代高度視野與多元關懷,我們深以為傲,期待你們莫忘初衷,繼續扮演推動台灣社會進步向前的發動機角色。
在專題集結出書的此刻,最讓我們感到欣慰的,則是這一百封信引發的連串迴響。
舉例來說,中華少棒隊MVP曾偉恩在去年八月十日王建民出賽當天,寫下「建仔加油!我學到永不放棄」誠摰書信向建仔致敬,建仔深受感動之餘,隔幾天立即以留言贈書方式表達對於曾偉恩的鼓勵,建仔、曾偉恩的互動勢必鼓舞更多小球員朝著心中的目標而努力。
再如本專題兩位作者導演林書宇、超馬健將陳彥博,在分別寫下感人書信給哥哥、恩師後,更與另兩位前輩導演魏德聖、傳奇名將紀政進行跨世代對談。林書宇與魏德聖暢談這一波國片熱潮的點點滴滴( 讀者還可參考另三位導演九把刀、林育賢、沈可尚的精彩書信),陳彥博與紀政則分享運動場上的奮鬥與堅持,這些持續激盪的迴響,相信對年輕世代追尋夢想、培養勇氣具有重要啟發。
此外,本專題傳遞的各項進步價值與新世代反思,則像法律扶助基金會台東分會執行秘書陳采邑的書信一樣,對現有體制、組織運作、主流觀念進行深刻檢視與反省,進而對相關領域、社會偏見形成衝擊(例如法扶基金會已因此修改標準、擴大救助範圍)。
從樂生保存運動、反國光石化運動、關心青年貧窮化、推動農學市集、籌設千里步道、為海洋環境而走、返鄉投入社造工作、建構「部落廚房」、研究遊民問題、爭取同志人權、推動公平貿易、廢除死刑運動到主編為新移民服務的《四方報》,這一代年輕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貢獻熱情、改變社會。我們相信,你們為了新世代更美好的未來而發聲,以及努力推動「世代正義」的改革軌跡,在專題落幕後才正要開始。
回顧前年十二月,中時《民國九九,台灣久久》專題即將進入尾聲,總編輯王美玉期待調查採訪室再接再勵,在民國一百年繼續推出大型專題與台灣社會對話,並藉此做為中時六十一周年社慶給台灣社會的獻禮。我腦海中開始浮現的景象,是一個個找出在各領域蓄勢待發的你們,希望透過你們的集體發聲,勾勒出新世代眼中的台灣發展願景,並以《台灣潛力一○○》做為這項專題的名稱。
隨著這個構想逐漸成熟,執行副總編輯兼採訪主任張瑞昌提議:請你們以書信方式,寫給自己最想要抒發心聲的對象,藉此表達「讓未來決定現在」的新世代自我期許與具體建言。接下來,我們請採訪中心各組主任提出建議名單,調查室成員楊舒媚、謝錦芳、高有智、黃奕瀠進行第一批邀稿並成為書信參考範本;此後中時同仁總動員,調查室確認人選後發包,各組相關路線記者全力以赴、使命必達,或邀稿或採訪,充分展現中時團隊戰力,通力合作完成這項艱難任務。
必須特別說明的是,由於我們以四十歲做為界線,許多非常優秀的新世代領袖,都在超過界線的情況下無法入列;此外,不少四十歲以下的潛力新秀,則因為已具有高知名度,在我們希望引介更多新世代的考量下忍痛割捨。我們認為,無論從任何角度、標準來推薦一百位新世代,都必然存在大量遺珠之憾,本專題絕非自認權威名單,而是提供各界參考的另一扇窗口。
在天下文化團隊的努力下,你們的一百封信將以嶄新面目與讀者相見。我在某一天回家的捷運上,忽然想起伍佰、萬芳合唱的《愛情限時批》這首台語流行歌曲,裡面有句「批紙才能完全表達我的愛」,彷彿正是此書傳遞的熱愛鄉土、期待未來心情寫照,因此向出版社建議《台灣限時批》書名,天下文化團隊也很喜歡這個名字,希望所有讀者能與你們一樣寫下寄給台灣的限時批。
最後,深深感謝你們,在民國一百年提供讀者一種既復古又全新的閱讀經驗,那是一種在資訊爆炸時代下難能可貴的仔細品味經驗,更是一種在人與人之間嚴重疏離下重新建構的交流對話經驗。讓我們牢牢記得這種特殊經驗裡的新世代聲音,並以此書留下你們共同接力寫給台灣這片土地的世紀情書。
摘自《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序言
中國時報編輯部製作團隊
發行人/吳根成
總編輯/王嶠奇
策畫/張瑞昌、謝錦芳
執行/謝錦芳、張翠芬、江家華、蔡百蕙、江慧真、楊舒媚、黃奕瀠、白宜君
中時調查採訪室
2008年金融海嘯襲捲全球,台灣媒體業陷入最寒冷的冬天,《中國時報》於8月1日成立調查採訪室,以企畫新聞專題、深度報導及調查採訪為宗旨,為讀者掌握社會脈動、解析政經趨勢。
中時調查採訪室成立迄今推出「我的小革命」、「消失與重生」、「新故鄉動員令」、「台灣關鍵字」等系列專題,獲得吳舜文新聞獎、真善美新聞獎與社會光明面新聞獎等專業獎項的肯定。相關報導集結成冊,包括《我的小革命》、《台灣久久台灣百年生活印記》、《台灣限時批》、《台灣的驕傲》、《台灣關鍵字》、《消失與重生》、《新故鄉動員令》等。
2012/01/18
BGB328
天下文化
平裝
17x23cm
黑白
9789862168745
332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