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本書介紹台灣目前已分類的78種陸生哺乳動物,完整蒐羅各種動物的腳印、頭骨等珍貴資料,並繪製生態圖,以還原哺乳動物的生活真貌,是台灣首見最完整的哺乳動物圖鑑。
長久以來,台灣哺乳動物面臨了遠較其他動物更為嚴苛的生存考驗,一個個物種在我們渾然不覺的情況下消失了,大家大多非常安於現狀,反而會懷疑:台灣真的有哺乳動物嗎?不是只有非洲,澳洲才有野生動物嗎?
我們不禁為台灣的哺乳動物叫屈,也為那些消失的生命悲傷。「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我們也期待為這塊土地上的生命留下精采的紀錄,於是兩年餘來,兩位作者不斷地與少得可憐的資料奮鬥,在蛛絲馬跡中尋覓哺乳動物的原始生活面貌,而且還要持續不斷地與得來不易的珍貴動物屍首奮戰,以獲取最寶貴而且正確的第一手資料。
這一切的努力將在11月20日出版的『台灣哺乳動物-野外探險實用大圖鑑』中呈現給大家,且讓我們重新認識這一群久被漠視的同伴動物吧。
本書作者以多年與野生動物相處的經驗,將台灣所有之陸棲野生哺乳動物,以大家所熟悉易懂的動物為序幕,打破傳統上分類的編排,以引導讀者進入了解並欣賞台灣野生動物的領域,萁對各動物習性及形態之描述相當詳實。
由於台灣野生哺乳動物大多生性隱密,又多屬夜行性,平常直接觀察不易,如何藉由其所留之痕來鑑定或判別其存在,本書亦有相當詳細的介紹,更是具有啟發與實用的價值。
序
導讀
第一章 認識哺乳動物
第二章 野外觀察與記錄
第三章 台灣的陸生哺乳動物
偶蹄目動物
鱗甲目動物
靈長目動物
食肉目動物
兔形目動物
嚙齒目動物
食蟲目動物
翼手目動物
附錄
(1)台灣哺乳動物野外觀察概況
(2)頭骨檢索表
(3)台灣陸生哺乳動物齒式簡表
(4)動物標本製作要領
(5)分類索引.學名索引
作者後記
動物畫手記
王穎 師大動物系
本人與作者相識多年,其所學為獸醫專業,但對生態保育問題、環境的關懷與落實,一直相當積極,其對哺乳動物的專業知識,更由於獸醫的背景,在形態解剖等方面有特殊的訓練。其又在求學實習期間至動物園,對園內之台灣本土哺乳動物進行多次之接觸及深入之觀察。此外,祁君曾協助本人之研究工作,進行原住民對野生動物資源利用之調查工作,期間除曾先後至台灣各山地鄉了解野生哺乳動物的現況外,並與原住民在山中共同生活,實地了解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近年來,祁君在鳥類之救傷及鯨豚之保育上又積極參與,係專業人士長期積極投入保育工作之典範。
由於近年來保育工作的推廣坊間有不少參考書籍,其中有許多有關鳥類、昆蟲、魚類、兩棲類等書籍,而對哺乳動物的介紹雖有農委會及特有生物中心出版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玉山及太魯閣國家公園出版之哺乳動物等,但其內容多限於珍稀動物之介紹或為區域性者,鮮有完整而全面的敘述。
本書祁君以其多年與野生動物相處的經驗,將台灣所有之陸棲野生哺乳動物,以大家所熟易懂的動物為序幕,打破傳統上分類的編排,以引導讀者進入了解並欣賞台灣野生動物的領域,其對各動物習性及形態之描述相當詳實。由於台灣野生哺乳動物大多生性隱密,又多屬夜行性,平常直接觀察不易,如何藉由其所留之痕跡來鑑定或判別其存在,本書亦有相當詳細的介紹,更是具有啟發與實用的價值。本書除教導讀者如何成為一位良好的哺乳動物愛好者外,亦是有志於野生動物保育工作者之進階工具書及從事哺乳動物研究者之良好參考書籍。希望讀者能藉此真正體驗台灣廣大而珍貴的野生動物資源,進而認同並以實際行動關懷牠們的福祉與生存環境。
摘自《台灣哺乳動物》序言
2008/10/27
BBT1022
大樹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彩色
9789862162170
255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