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的接觸
我喜歡用五官感覺大自然的美,每到一處山光水色,會嗅嗅屬於那個地方的味道、聽聽蟲鳴鳥叫蛙鼓,常流連忘返於如仙境般的意境。
昆蟲的世界裡,蝴蝶翩翩飛舞,五彩繽紛,視覺上幾近完美,似乎無可挑剔。螢火蟲黑夜間的漫天飛舞,也是一種美,但光芒若能多些色調,會更美不勝收,童年的我曾捕捉飛舞的黑翅螢,將其發光部位塗上七彩色筆,結果並沒有像預期般有七彩的光芒,反而成了一隻暗淡的蟲子。蟋蟀的聲音也曾讓我覺得單調乏味,若能夠發出Do-Re-Mi-Fa-So-La-Si的音調,該多完美。
直到西元1999年秋天,聽到日本鐘蟋(鈴蟲)的聲音,改變我的看法,從那一刻起,我開始積極尋找曾經聽過及未聽過的蟲聲。到目前為止,雖然仍沒有找到發出Do-Re-Mi-Fa-So音調的蟋蟀,但已深覺直翅目鳴蟲是十分有趣的小寵物,在此將這些年來所累積的台灣直翅目鳴蟲的聲音、生態、觀察飼養及多年來對小蟲子的感情等集合成『鳴蟲音樂國』這本書,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次和鳴蟲邂逅的特殊經驗是在八年前,一隻蟋蟀跑到我的床邊,在我入睡前發出格外引人的聲音,我閉著眼彷彿躺在自然星空下,當木床搖晃,聲音便停了下來,過了一陣,又再響起,聽著聽著便入夢了。從那天起,蟋蟀每夜陪我入眠,某日我突發奇想,該是朋友見面的時候了。我小心翼翼接近,只見牠一溜煙鑽進壁縫,還不時探探頭,似乎嘲諷我逮不著牠;如此經過數日的拉鋸戰,我拿了一個蘋果核放在地上,以美食誘惑,果真如我所料,牠馬上趴在蘋果核上大快朵頤,再度接近時,不知是美食當前還是接受了我友誼,牠並未閃躲。於是我迅速以透明罐子一蓋,捉住了牠,牠激烈地跳了兩下便又啃起蘋果核。晚上將牠放於玻璃瓶中,入睡前,牠又開始發出聲音。三個多月後的一天,聲響停了,我知道該是道別的時候了,隔日將牠放於草中,牠捲著鬚走到草堆中,我以感謝又祝福的心情和牠說再見。這樣難忘的另類接觸經驗,希望能透過本書的出版,讓更多人瞭解鳴蟲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