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這是一場浩大的知識歷險。在這本書中,以《論人性》、《螞蟻》兩度榮獲普立茲獎、並譽為「社會生物學之父」、「生物多樣性之父」的威爾森,提出所有知識具有基本統一性的理由,以及尋找「融通」(consilience)的必要性——融通是學識統一的前提;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是藉由少數基本的自然律組織而成,而這些自然律正包含了構成各學識分支的原理。
威爾森再一次打破當今慣常的觀念,指出人類掌握宇宙真理的爆發性提升,是如何、又為何根源於古希臘學者對於支配宇宙與物種的內在秩序之思想;這種思想在啟蒙時代達到巔峰,但在之後兩百年因蓬勃的知識分裂與知識專業化而沒落。
藉由對物質科學與生物學、人類學、心理學、宗教、哲學、藝術及社會科學的闡述,威爾森陳述為何啟蒙時代的原始目標會回湧至生命,而這些目標為何又在科學與人文知識的最邊際地帶再次出現;以及它們如何正要開始把自己描繪成我們世界的藍圖,那最深奧、最優雅也最令人興奮的藍圖。
第一章 愛奧尼亞式迷情
我經驗到了愛奧尼亞式迷情—— 一種相信科學具有統一性的信仰, 它宣稱世界是有規律的,且可以用少數自然律來解釋。
第二章 學識的主要分支
光憑學習各學門的片面知識,無法得到均衡的看法, 我們需要追求這些學門之間的融通。 這種統一過程很難達到,但是,我認為它終將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章 啟蒙時代
學識統一的夢想在啟蒙時代初首次展現。 它運用世俗的知識為人類爭取權力和推動人類進步, 為整個世界開啟了現代的紀元;我們都是這個夢想的繼承人。
第四章 自然科學
科學是一種有組織、系統化的企業, 它蒐集和這個世界相關的知識, 並且把這些知識凝聚成可以驗證的定律和原理。
第五章 阿麗亞德妮的線索
人類在一個無跡可尋的物質世界裡誕生, 並永無止境地掙扎著想要對它有進一步的理解, 且為了融通各個學門,我們需要阿麗亞德妮的線索來貫穿其中。
第六章 心靈
心靈在融通知識的計畫中極端重要,原因既基本又深奧得令人困惑: 我們現在所知道、以及未來可能知道的 每一項與存在相關的事實,都是心靈的創作。
第七章 由基因到文化
文化來自基因,並且永遠帶有基因的痕跡。 同時,透過隱喻和新含意的發明, 文化也會具有自己的生命。
第八章 人性
對人性的探尋, 可以看做對外遺傳法則的考古, 注定會成為未來跨學門研究的主要部分。
第九章 社會科學
忽視自然科學,是社會科學開創者有意設計的策略, 但是在這個初創時期結束後, 如果還迴避人性的根源,就不再有好處了。
第十章 藝術和藝術詮釋
科學和藝術在結合彼此的優點之前,都無法圓滿盡善; 科學需要藝術的直覺和隱喻力, 藝術則需要科學所提供的新血。
第十一章 倫理和宗教
倫理和宗教是科學所面臨的最有趣、也最讓人感到謙虛的挑戰, 而宗教若想維持信譽, 就必須找到某種方法來包含科學發現。
第十二章 為的是什麼?
我們已經比較了解人類從何而來,也比較知道人類是什麼了。 我們的未來必須完全由自己決定, 因此現在應該更有能力反省、決定前進的方向。
致謝
2001/03/31
BCS066
天下文化
平裝
20.4×20 cm
黑白
957-621-832-2
500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