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推薦序 於千萬風景中,看見美! 新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推薦序 教育的寧靜革命正悄悄蔓延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長 林騰蛟
推薦序 尋找改變台灣教育的力量 教養作家 李偉文
中文版序 跨越國界,攜手往教育改革的道路邁進
第一部 追求從內部出發的改革
造訪學校,與教師協力合作
打造教師與學生互相學習、成長的學校
學校改革只能從內部出發
資深教師課堂改革的吸引力
發展中的高中課堂改革
學校,就是一本地方風土誌
改革途中的風景
高中改革的網絡-—學習權利的實現與品質的保障
全球化的學校
記憶中學校的現在與未來
改革的出發與開展-—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
第二部 改變中的世界教室
改變中的世界教室——寧靜的革命
重塑美國的學校改革
追求改革的典範——美國的「學習共同體」
北義大利的幼兒學校——瑞吉歐.艾密利亞市的挑戰
北義大利的幼兒學校——培育藝術表現的創造力
教室中的寧靜革命——中國
造訪哈爾濱市的「學習共同體」
疾馳的上海課堂改革
邁向學校文化的變革——韓國的「學習共同體」挑戰
韓國的「學習共同體」——改革的源流
亞洲各國的改革浪潮
課堂研究國際化的盛況
第三部 讓所有人都能享有學習權利的課堂改革
改變中的教室——世界中的日本
沉默的學生與被迫沉默的學校及教師
追求學習及課堂的卓越性
追求學習品質的學校
紀南地方學校改革的潮流
培育年輕教師相互學習成長的學校
地域深處的高中——透過課堂改革肩負起地區的未來
持續改革
造訪東北地區的學校——復原與復興的道路
以市為單位的學校改革展望
參觀他校的重要性
造訪學生、教師與家長皆為主人翁的學校
學習共同體的現在——邁入第十五年的濱之鄉小學
後記
關於學校的一切,孩子與教師最清楚。也因此,在學校改革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多向孩子與教師學習。秉持這個信念,三十多年來,我每週造訪兩到三所學校,與孩子及教師協力合作,挑戰從學校內部出發的改革,從每一間學校面對的獨特課題及條件中,找出符合其性格的改革道路。所謂優秀的學校,只是數字的差異,每一所學校都是優秀的學校。此外,在改革的道路上,並不存在「唯一的有效系統(one best system)」,所以,以同一個方式由上而下進行改革並非有效的做法,從古至今,也未有任何改革因此做法獲得成功。學校的改革只能從內部出發。正因為如此,我在日本拜訪了約兩千五百所學校,在海外二十九個國家,造訪了約五百所學校,從不間斷。
對我而言,每一次訪問學校與教室,都是充滿期待卻也膽戰心驚的經驗。不論訪問幾所學校,參觀幾間教室的課堂,我都未曾感到滿足、亦未曾覺得失望。反之,面對這許許多多的難題,我不停挑戰有如解決多元高次方程式般的困難思維,並從持續面對難題、與其搏鬥的教師及孩子中,得到無數感動。若能將我觀察的教育實踐化成文字,必定能為正在挑戰學校改革及課堂改革的教師們提供些許線索。
《學習革命的最前線》一書,是我在二○○九年至二○一一年間訪問學校的紀錄。希望透過本書,傳達日本「學習共同體」學校改革的現況。截至目前,我所提倡之「學習共同體」的實踐學校已擴大至小學約一千五百所、中學約兩千所、高中約三千所,各校皆緩慢並踏實的串聯草根運動的網絡。此外,日本全國的實踐模範前導學校約有三百所,在一年中舉辦總數超過一千次的公開研究會。改革的網絡從十六年前開展,並以強大的氣勢逐年擴張。我確信,「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為未來的學校準備了具主導性的路徑。約莫十年前,改革更普及至世界各國,近年在東亞各國的實行尤其顯著。因此,我也在本書第二部介紹了全世界每一所學校改革的動向及其歷史背景。
從去年開始,「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在台灣便呈現出可謂「爆炸性」的開展。對於台灣的教師及教育行政相關人士如此真摯、誠實、知性及熱情的挑戰學校改革及課堂改革,我深感佩服。事實上,目前正透過「學習共同體」開啟台灣教育未來的台灣教師、教育學者,及教育行政相關人士,在短短一年內便完全領會我花了三十年所得到的知識及見解,踏出了無比出色的步伐。我希望以本書為媒介,越過國界的藩籬,與台灣的教師、教育研究者,及教育行政者串連「教育的精神」(educational mind),相互交流學習。在此衷心感謝翻譯我的上兩本著作《學習的革命》及《學習共同體的構想與實踐》(親子天下出版),促成其出版,並接續翻譯本書的譯者黃郁倫小姐。
但願本書可以喚起更多台灣教師對學校改革的希望,並與日本教師達成最深的交流與聯繫。
於千萬風景中,看見美!
閱讀《學習革命的最前線》,最深的感動就在於佐藤學教授親筆寫下的一篇篇現場紀實中,看到教育最動人的元素—柔軟、開放、探索、合作;而佐藤學教授的身影,更是一幅美麗的風景。
德國存在主義大師雅斯培認為,教育的本質在於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學習共同體」就是一股推動改革、喚醒靈魂的力量。閱讀《學習革命的最前線》,你的靈魂將被喚醒,並且將於千萬課堂風景中,看見教育之美!
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
教育的寧靜革命正悄悄蔓延
本書詳實描繪佐藤學教授訪問日本、中國及世界各地學校的課堂風景,再次釐清學習共同體的許多理論依據及實踐方法,例如各校應追求使所有學生、教師及家長都感到無比幸福的願景,並從學校內部出發,透過課堂空間的改變、共同備課及觀課、協同學習、伸展跳躍的學習及課堂案例研究等,持續踏實的完成學校的公共使命——不放棄任何學生,並追求卓越。
我十分佩服佐藤教授可以持續關注全世界各個不同地域環境與文化背景的學校,並將幾十年的觀察與心得加以匯集出版。身處教育現場的教師若能細細閱讀、慢慢品味,必能從中獲得體悟,為「以學習為中心」的課程改革找到實踐的方法,而教育行政人員也能從本書中汲取世界各地實踐「學習共同體」課程改革的經驗,將其導入教育決策過程,進而興起一股「由下而上」亦「由上而下」的教育改革風潮,轉化教學現場的教學型態,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
讓我們一起隨著佐藤教授的引導,讓這場教育的寧靜革命悄悄蔓延吧!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長 林騰蛟
尋找改變台灣教育的力量
最近一、兩年,台灣已有不少熱情的老師,或者更明確的講,是還懷有理想的不死心的老師,主動積極的推動「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這也是日本佐藤教授努力了十多年所提出的學習變革,希望能重新找回逃避學習的孩子,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在台灣擾擾攘攘了十多年的教育改革,不管怎麼改,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滿意,因為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反而好像離目標愈來愈遙遠。我想或許因為我們的教改只針對考試與入學制度,卻忽略了最根本也最重要的第一現場:孩子展開學習的教室現況。世界或社會環境已跟十年前、二十年前截然不同的今日,在我們的教室現場,老師跟學生互動的情況還是跟五十年前、五百年前一模一樣,甚至比二千年前至聖先師孔子與學生活潑互動的情況還來得僵化,難怪沒有辦法達成教育的目標,讓學生擁有迎向未來的基本能力。
這些年我也有和佐藤教授一樣的心情,認為一定要改變教室的師生互動,進行寧靜的教育革命。說寧靜是不必投入龐大的金錢硬體設施,也不必急於翻修教育制度或訂定新的法律,這場革命只要老師願意改變教學方法就可以達成目標。
真心期待佐藤教授引發的這場教室裏的寧靜革命能夠在台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教養作家 李偉文
1951年出生於日本廣島縣。教育學博士,東京大學榮譽教授,美國教育學會名譽會員,現任日本學習院大學教授。
曾任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日本學術會議第一部(人文社會科學)部長、日本教育學會會長、全美教育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會員。亦曾擔任墨西哥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和紐約大學客座教授。
著有《學習革命的最前線》、《學習的革命》、《學習共同體的構想與實踐》等書。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東京大學教育學碩士、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博士在學。
曾任東京中華學校兼任英語教師、日本公立小學英語活動講師。譯有:《學習革命的最前線》、《學習的革命》、《學習共同體的構想與實踐》等書。
2013/10/31
BEP001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3203049
331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