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作者隨星雲行腳,走遍台灣、大陸、美國、德國;親訪大師近二十次,側訪大師親友、信眾等中外人士近四十位,參閱大師著作及相關資料數十種,歷時21個月,寫下大師一生行止。
完整呈現這位來自平凡、走過困頓,卻能以恢宏氣度、卓爾遠見創下不凡事功者的真抱負、真性情。
透過作者清朗明快的文風,讀者有如親炙大師的慈悲善捨、隨緣自在的真智慧,從而鑑照自我的真如本性。
燈燈相續照大千 星雲
佛光世界 高希均
集改革、創意、教育於一身的星雲大師
在《傳燈——星雲大師傳》出版前 符芝瑛
第一部 宿世佛緣
第一章 嘹亮嬰啼,諸佛歡喜
第二章 千金一諾上棲霞
第三章 亂世考驗僧青年
第二部 渡海傳燈
第四章 唐山僧過台灣
第五章 宜蘭,搖籃
第六章 佛教界創意大師
第三部 紹隆佛種
第七章 南進拓荒創新局
第八章 佛光世紀半甲子
第九章 佛門龍象
第十章 傳統叢林現代版
第十一章 佛法不離世間覺
第十二章 廣結善緣滿天下
第四部 弘法度眾
第十三章 交棒與接棒
第十四章 忙而不苦雲水僧
第十五章 台灣情,中國心
第五部 佛光普照
第十六章 大法西行
第十七章 全球連線佛光會
第十八章 心包太虛大格局
第六部 乘願再來
第十九章 大丈夫,赤子心
第二十章 非佛不作
第二十一章 生生無悔
附錄
附錄一 星雲大師大事年表
附錄二 佛光山派下海內外道場分布狀況
附錄三 國際佛光會世界分布圖
附錄四 常見佛教名詞淺釋
附錄五 星雲大師文集
佛光世界 集改革、創意、教育於一身的星雲大師
高希均
(一)
「血液與大眾分不開,脈膊與群眾共跳躍。」
是三黨競選時的政治承諾?
是對一本暢銷書的推薦?
是稱讚一位年輕歌星的草根性?
是描述醫師對病人的關懷?
四者全錯。這二句話是星雲大師談到推展佛教時,對弟子的嚴格叮嚀。
面對具有這樣普及性,而又有親和力的自我要求,以「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人希望」為宗旨的「人間佛教」,就像春風一樣,誰不受到它的照拂?
(二)
到現在,我還沒有宗教信仰。但是,對懷有宗教信仰的人,我一直很羡慕。深盼自己有一天能水到渠成的變成一位信徒。
近年來,自己十分幸運有機會得以親近星雲大師。每次聚面,從不敢向他請教佛理,但環繞的話題︰如社會風氣、生活倫理、教育制度、媒體影響、兩岸關係等等都是他所提倡的「人間佛教」、「生活佛教」的範疇。一問一答之間,獲益匪淺。每次辭別,總是覺得,如果他是一位大學教授,學生一定能從他說理周延與旁徵博引之中,獲得舉一反三的啟示。
這些年來,對星雲大師是仰慕多於了解。對他的了解主要來自每期為《遠見》寫的專欄與《普門》雜誌刊豋的《星雲日記》。從這些文字中,他所提倡的理念,可以立刻引起共鳴,令人油然而起崇敬之心;但對他推展佛教的艱辛歷程,則幾乎一無所知。
在內心深處,總想了解︰
.星雲大師如何以其智慧,把深奧的佛理,變成人人可以親近的道理?
.星雲大師如何以其毅力,再把這些道理,變成具體的示範?
.星雲大師又如何會有這樣的才能,把龐大的組織,管理得井然有序?
.星雲大師又如何會有這樣的胸懷,在五十八歲就交棒,完成佛光山的世代交替?又如何在交棒之後,再在海外另創出一片更寬闊的佛教天空?
.最後,星雲大師又如何以其願力、因緣、德行,總能「無中生有」,把佛教從一角、一地、一國而輻射到全球。 所有這些想知道的過程與細節,現在終於有了一個較完整的解答。
(三)
「天下文化」主編符芝瑛小姐所寫的《傳燈──星雲大師傳》,描繪出了一位全方位的星雲大師。
從二十一章、十三萬字中,作者以清晢的架構、流暢的文字、親切的例子,以及第一手國內外的採訪,讓識與不識者,真正了解到星雲大師是如何從苦難之中,一步一腳印,開拓出精神象徵的佛光山與無遠弗屆的人間佛教。
細讀這本傳記,可以歸納出星雲大師在三方面的偉大:
一位果斷的、身體力行的宗教改革家。
一位慈悲的、普及佛理的創意大師。
一位博愛的、宗教生活化的教育家。
改革來自他的決心、創意來自他的用心、教育來自他的愛心。廣義的說,集決心、用心、愛心於一身的星雲,既是一位人人可以受益的佛教大師,又是一位影響深遠的社會教育家。
(四)
我深信︰「觀念可以改變歷史的軌跡」;現在,更深信︰「宗教信仰可以改變人生」。這本傳記中記述星雲大師的點點滴滴,就是改變人的一生的動力。
大師一生所提倡的「人間佛教」、「生活佛教」,不僅已經改變了無數海內外中國人的人生,也一定會改變中國歷史的腳印。
隨著國際佛光會的散布全球,星雲大師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更多的佛理要講。雲遊四海之際,正如作者所形容︰
僧鞋踩過,留下步步蓮華;
衣袂揚起,揮灑佛國淨土。
一位有心的揚州和尚,穿越了台灣四十年的時光隧道,開創了一個無限的佛光世界。
這真是一個超越經濟的台灣奇蹪。
──九九四年十二月,台北
燈燈相續照大千
星雲
走過人生近七十載歲月,我一直只是個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的平凡和尚,不論環境如何改變,始終深慶自己能蒙十方佛恩及眾生善緣眷顧,點點滴滴完成出家人神聖的使命。近年來,承多位文友關切,陸續寫過不少有關我生平經歷的文章、書籍,其中或有鼓勵讚美,或有批評責備,我均不甚著意;無論出於善意或無心,都當作是我學佛修行、做人處事的參考借鏡。
幾年前,有幸結識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的一群朋友,十分投緣。他們在社長高希均教授領導下,懷抱熱誠理想,兼具高度專業精神及專業能力,令我印象深刻。因此,當「天下文化」表示想替我出版傳記時,我立刻就欣然同意了。
負責為我寫傳的是主編符芝瑛小姐,與她一起工作近兩年,我愈來愈相信自己所託得人。她謙虛中不失獨立思考,積極但不咄咄逼人,非常技巧的引領我回顧敘述平生經歷,另外在資料蒐集、研究上也很用功。初次捧讀書稿時,發現她頗能捕捉我性格、思想、精神上的特質,並以流暢清新的文字表現出來。其實我這關還算容易通過,難得的是佛光山幾位大弟子看了之後,也都一致肯定。
在歷史長河中,個人所留下的足跡或許微不足道,我一介僧侶之所以願將自己的生活、工作、信仰、所思所感、所見所聞,真真實實、原原本本的呈現於讀者之前,除了希望能為佛教徒提供一條學佛修行之道,更希望以我的心路歷程、人生經驗奉獻給社會大眾,互勉互勵,一同來息滅紅塵的喧嚷紛爭,點亮眾人的心燈,建立歡喜融合的人間淨土。 感謝「天下文化」及符芝瑛小姐為此書所付出的努力。最後,虔誠祈求三寶慈光加被,祝福所有讀者身心健康、吉祥如意!
──九九四年十二月於台北道
1981年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1981-1995年曾任臺灣聯合報系(《中國論壇》,《民生報》)記者、編輯;《遠見》雜誌編輯、資深編輯,後製作召集人;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副主編、主編。 1995年移居上海後,曾任上海貝塔斯曼書友會編輯顧問、行銷顧問,貝塔斯曼亞洲出版公司高級顧問,貝塔斯曼網上書店產品部經理,麥考林國際郵購公司產品總監;《移居上海》雜誌編委,《移居上海》雜誌副總編輯,HUNTRE雜誌編務顧問。 出版著作: 1995年:《傳燈——星雲大師傳》 1997年:《薪火——佛光山承先啟後的故事》、《台灣過唐山》 1999年:《今生相隨——楊惠姍、張毅與琉璃工房》(2000年簡體字版) 出版譯作: 1996年:《狗兒的秘密生活》(1998年簡體字版)出版少兒書 1997年:《黑桃皇后》 1999年:《孔子》 出版兒童書: 2004年:《十八香》(皇冠雜誌) 其他作品散見台灣《中國時報》(人間版、家庭版、旅遊版、浮世繪版);《聯合晚報》(專欄)等 1995年金石堂書店最暢銷女作家 目前定居上海。
1995/01/30
BGB066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253-7
379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