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本書是《遠見》發行人王力行的精選文集,也是35年來《遠見》推動世界觀和社會進步的一些記錄。全書收錄101篇文章,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總編輯的話」是作者在20世紀末擔任13年總編輯期間的採訪紀實和重要觀察記錄,涵蓋台灣在轉型年代裡如何面對蔣經國離世、解除戒嚴、天安門事件、政黨輪替、兩岸啟動文化與商業交流、教育改革和地方縣市施政等重大議題。第二部「字裡行間的尋思」則收錄21世紀初在專欄發表的反思回響,內容包括全球重要政治與經濟趨勢、教育文化、精采人物和個人成長等議題。
透過這101篇文章,帶讀者快速鳥瞰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所發生過的全球大事和重要思潮,也讓大家看見,唯有透過長期、不間斷的閱讀與學習,才能打開視野,讓自己與社會一同繼續前進。
第一部 總編輯的話(1986-1999)
一|四十年破冰,兩岸交流——中國的希望在台灣
二|掌握國際趨勢,深入現場——從以色列看小國屹立之道
三|轉型年代的挑戰——尋找新台灣人的生命力
四|城市崛起——施政滿意度就是成績單
五|進步的原點,從教育扎根——多元入學與大學評鑑
六|時勢造英雄——從需求看見高度
七|世紀轉彎處——知識份子與媒體人的觀察與責任
第二部 字裡行間的省思(1999-2021)
一|趨勢
二|教育
三|人物
四|成長
「三十五」這個數字對我個人而言,是一個奇幻數字。
35歲,創業成了股東之一;從記者走向經營者。35歲以前,只要把「採訪寫作」這門課做好;35歲以後,業務、財務、管理……樣樣都要及格才行。
今年,恰好是《遠見》雜誌三十五歲。從1986年到2021年,更是一趟奇幻之旅。
1986年,台灣尚未解除戒嚴,報禁仍在。每天三大張報紙,國際版永遠敬陪末座;當廣告過量時,國際版就自動消失讓位。缺乏且漠視國際資訊,對一個毫無天然資源、可耕地只有1/3、經濟靠出口的小島,無疑是茫霧大海中行船。
記得《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D. Kristof)曾在他的專欄中公開徵選一名新聞系學生,跟他到非洲採訪十天。兩個月後,評選揭曉,一位來自密西西比州、正在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念碩士的黑人女孩凱西,擊敗近四千位對手,成為幸運兒。
他提供實習獎項給學生,是希望年輕人有更寬廣的視野,在專欄中他提到:「美國人不瞭解美國以外的世界,也不能站在其他種族人的立場看事務,所以在越南、在伊拉克,我們都惹上麻煩。」
做為一個傑出的新聞人,紀思道希望年輕記者有的國際觀,是透過觀察世界不同的人事物,更能重視人文、人本。
《遠見》雜誌的創刊,就在打開視野,推動社會前進。
35年前「從世界舞台看中華民國」專文採訪的主編溫曼英,在訪問過25人,查詢十個機構資料後,「仍然不容易找到能談整體、看未來的人」,也找不到國際比較資料,因為我們退出了聯合國。
從1986年到跨越世紀的2000年,是全世界大翻騰的年代。國際上,天安門事件、柏林圍牆倒塌、蘇聯瓦解、共產黨人面向資本主義社會。國內則是蔣經國離世、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政黨輪替、兩岸啟動文化、商業交流。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書寫的《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The Lexus and Olive Tree)、《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最能反映全球化浪潮席捲各地。它不僅是全球企業商業模式的改變,更是科技驅動下的顛覆與創新。
在台灣,新竹科學園區成立,台積電、聯電創辦;統一、巨大等傳產企業開始布局大陸。
2000年後的世界,科技顛覆、破壞與創新並立。全球經濟體,中國取代日本,直逼美國第一。高科技創新為主的亞馬遜、谷歌、臉書,取代了IBM、GE、3M,成為世界市值最高企業。
近年來,氣候變遷,大地反撲,瘟疫蔓延,更是人類要面對的課題。
這本文集分成兩部分:「總編輯的話」和「字裡行間專欄」;前一半是我當13年總編輯的採訪紀實,發生在20世紀末。後一半專欄文字,是21世紀初的反思回響。
這本《一生帶著走的能力》是世紀跨越與轉換中的記錄,也是35年來《遠見》推動世界觀和社會進步的一些記錄。做為記者,我在聽,我在讀,我在看,我在想。
2021年11月於台北
王力行,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兼事業群執行長。政大新聞系畢業後,一直獻身於新聞及出版事業,在1970年代主編《婦女雜誌》與《綜合月刊》,並赴港任《中國時報》香港辦事處主任。1981年與高希均、殷允芃共同創辦《天下雜誌》,並任副總編輯。1982年創辦「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創辦《遠見雜誌》。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兼事業群執行長。
擔任《遠見雜誌》總編輯期間,帶領雜誌獲新聞局雜誌報導金鼎獎、雜誌公共服務金鼎獎、花旗銀行財經新聞獎、新聞評議會兩岸新聞報導獎、吳舜文新聞獎等獎項。獲選為政治大學八十風雲校友、107學年度傑出校友。著有《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請問,總統先生》、《寧靜中的風雨——蔣孝勇的真實聲音》、《與時代的對話》、《你知道的遠比你想像的少》、《一生帶著走的能力》等書。
2021/12/03
BGB51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部分彩色
9789865253936
424
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