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這本《一生帶著走的能力》是世紀跨越與轉換中的記錄,也是三十五年來《遠見》推動世界觀和社會進步的一些記錄。
圖片來源:pixabay
文 / 陳珮真,天下文化編輯部副主編
人生中的35年,可以算是最黃金的時期,在這段精華歲月,你會做些什麼呢?
在《一生帶著走的能力》這本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CEO王力行最新的精選文集中,可以看見她35年來不間斷、長期穩定耕耘的軌跡。
在自序中,她提到:「『35』這個數字對我個人而言,是一個奇幻數字。35歲,創業成了股東之一;從記者走向經營者。35歲以前,只要把「採訪寫作」這門課做好;35歲以後,業務、財務、管理……樣樣都要及格才行。」
「及格」顯然有些過謙了,1986年,《遠見》雜誌創刊,2021年剛好滿35載。回顧台灣的文化出版業,有多少新聞媒體能夠堅守崗位、適時應變,走出自己穩健而獨特的道路?但,遠見做到了。
從這本新書中,可以發現,這一路走來,絕非偶然,關鍵就在——保持學習,保持初心。
從1986到2021年,全球政經大翻騰,商業模式和科技發展也歷經巨變。35年來,台灣、國際社會經歷過多少大事,柏林圍牆倒了、蘇聯瓦解、中東紛爭、911、川普;蔣經國過世、台灣解嚴、兩岸經貿交流、政黨輪替……。而電腦、手機、網路的風行和普及,更大大翻轉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
在時代的巨變中,《遠見》雜誌和整個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的核心價值還是始終堅守著:打開視野,學習進步觀念,推動社會前進。
透過精選的101篇文章,王力行以清晰和煦的文字,持續寫下時代的關鍵議題:「這本《一生帶著走的能力》是世紀跨越與轉換中的記錄,也是35年來《遠見》推動世界觀和社會進步的一些記錄。做為記者,我在聽,我在讀,我在看,我在想。儘管時代的巨輪飛快向前,透過持續的學習、觀察與反思,心中的鼓聲將更形清晰,引領我們篤定向前。」
「在百變的世界裡,你是否仍握著人生的方向盤?」近年來,人類開始面臨氣候變遷、大地反撲、瘟疫蔓延等災害,對於逼近的國際與生態危機,該如何面對?相信從這本書,讀者除了可從相關議題的反思得到一些啟發,也更讓人確信:進步不會不請自來,涓滴的閱讀和學習,才最是每個人一生真正能夠帶著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