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深入中國蠻荒地區,追尋翔鶴仙蹤
牠終身長居高原,是世界最珍奇罕見的鶴鳥;他行蹤遍及全球,是中國首屈一指的探險家。
二○○二年,他被《時代雜誌》選為「二十五位亞洲英雄」之一,並被譽為「中國成就最高的在世探險家」。
一九八八年,黃效文與黑頸鶴初次邂逅,他用鏡頭與文字,首度揭開了這種神祕鳥類的真實面目。
執筆之際,一場夏季雷暴正橫掃納帕海,青蔥草原和沼澤——消失在灰濛濛的傾盆雨幕之中。鶴鳥們早就離開了,四散在廣闊的西藏高原上,忙著哺育牠們的幼雛。那些存活下來的幼雛將面對上千公里的漫長遷徙路途,飛回納帕海過冬,一如世世代代的黑頸鶴都曾做過的一樣。
漫漫征途上,牠們看到了甚麼?有否留意到大地在轉變?看到濕地被排乾?草原變成了耕地? 此書以非常個人化的文字和照片記錄了黑頸鶴的生活,由跟隨牠們橫越中國大地的人執筆。黑頸鶴的旅程激發了黃效文的靈感,正如它可能啟發任何有幸目睹這些高貴之鳥的人,它也應該勾起我們的同情和關注,因為黑頸鶴的困境正象徵了我們世界中許許多多的脆弱面。
早在人類到達以前,黑頸鶴已生活在中國荒蕪的高原地了。其後人類出現,有了狩獵,引進了耕作與畜牧,甚至也引入了近代的高速公路、汽車、飛機,黑頸鶴都——熬過了。文化大革命幾乎也革了牠們的命,濕地和沼澤給排乾了用來種田,而人們也只著眼於牠們的肉和羽毛。
今天,黑頸鶴也許正嘗試從沈重的過去中復原。牠們可會翱翔於無盡的將來,繁榮昌盛?還是,這本書將成絕響,成為牠們留在人間的最後淒美倩影?也許讀者們將有機會參與做出這一個抉擇。 暴風雨過去了,納帕海的天空又是一片澄藍。牛群在草原上覓食,傳來叮叮噹噹的掛鈴聲,彷彿等待歸家鶴鳥的唱和。至少,讓我們在今天仍有可能之下,好好欣賞一下黑頸鶴的高貴風姿吧。
中國探險學會創辦人及會長
二○○二年《時代雜誌》提名黃效文為二十五位亞洲英雄之一,讚譽他「在世的中國探險家中,成就第一。」CNN在十年內對他的工作報導了十一次,包括一段由Richard Quest主持的半小時節目。紐約《華爾街日報》曾在頭版登載他的故事。「半島電視」Al Jazeera主播Riz Khan也為他做出半小時訪問。「探索頻道」及「國家地理頻道」都對他的工作做過多次主題報導。二○一一年CCTV開始製作十二集關於他在中國的工作,目前已經完成兩集。
自一九七四年起,黃效文就以記者身分開始探索中國。他是中國探險學會的創辦人兼會長,這所名聲卓著的非營利機構,成立目的是到中國偏遠地區從事探險、研究、保育和教育的工作。黃效文在一九八六年於美國創立中國探險學會之前,曾為《國家地理雜誌》率隊進行六次重要探險活動。在該雜誌社工作期間,他身兼探險、寫作、攝影三職,並且發現了長江的一條新源流。他為雜誌所撰文章曾獲美國外國記者俱樂部報導獎的提名。近年來,他並且為湄公河(瀾滄江)、黃河源頭的定位奏功。
黃效文的著作超過十本。其中From Manchuria to Tibet於一九九九年榮獲知名的Lowell Thomas Travel Journalism Gold Award。Islamic Frontiers of China於一九九○年在英國出版,其問世時間遠在全世界對此議題發生興趣之前,並於二○一一年再出新版。台灣的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為他出了一個系列,包括十四本書,獲選為該公司二十五種最佳叢書之一。
中國探險學會成功地進行了數十項保育計畫,許多計畫拍成正式的紀錄片。黃效文經常在重要的國際場合應邀主講,對象包括大企業與特邀的聽眾團體。他的演說被選為青年總裁組織與世界總裁組織的最佳演講之一。很多基金會、個人與企業都在支持他的工作。
在歷年來得到多種榮銜,包括二○一○年黃效文獲得母校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瀑分校授予的名譽博士。還獲得二○一三年第五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華人世界終身成就獎」。
2002/10/20
BLC018X
天下文化
硬殼精裝
21×29.7cm
黑白
986-417-045-7
224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