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Prosperity  富足
優惠價
85
$128

Prosperity 富足

PROSPERITY
書籍介紹

富足,另一個永遠不過時的話題,也總是讓人類汲汲營營。不過,「富足」(prosperity)倒不一定專指具體的金錢,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財富。例如荷蘭哲學家伊瑞斯莫斯(D. Erasmus)曾言:「有一點錢的時候,我先買書;剩下來的,再買吃的和穿的。」(When I get a little money, I buy books; and if nay is left, I buy food and clothes.)本書序文作者高希均推薦:「本書延續中英對照編排的特色,讀者可以同時欣賞兩種文字之美與意境之深。經過編者細心篩選與精緻的設計,一冊在手,讀者就可以欣賞這些文字對『富足』有誇大的崇拜、有深刻的反諷、有故意的調侃、有深沉的啟示。」

集崇拜、反諷、調侃、啟示於一冊 一九三○年代經歷過經濟大恐慌的美國人民,一九五○年代經歷過台灣貧窮歲月的上一代,他們強烈的願望就是prosperity。不論把prosperity譯成「富足」、或者「繁榮」、或者「順境」,甚至引伸為「風光」、「得意」,它基本上是代表了人類共同追求的分母。 本書中所收集的百來則格言及片語,正投射在「富足」這個主題上。其所呈顯的哲理、慧黠,甚至逆向思考,常常會博得會心的微笑及內心的共鳴。 試引幾則(送給知識份子): --收入高於支出,欲望也不高於支出,即是真富有。 (I am indeed rich, since my income is superior to my expense and my expense is equal to my wishes.) --清晰的良知遠重於金錢。 (A clear conscience is far more valuable than money.) --真正的商業資本,是思想,而非金錢。 (Thought, not money, is the real business capital.) --知識就像金錢,得到越多,渴求越多。 (Knowledge is like money: the more he gets, the more he craves.) --我不能浪費時間賺錢;我負擔不起。 (I cannot afford to waste my time making money.) 再引三則(送給有錢人): --有錢的悲哀,是必須與富人為伍。 (It is the wretchedness of being rich that you have to live with rich people.) --與他人分享的財富,是唯一留得住的財富。 (The riches we impart are the only wealth we shall always retain.) --我賺進了財富,卻失落了年少。 (I had lost something in my youth and made money instead.) 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則,是我以前常引用的。它是荷蘭學者伊瑞斯莫斯(Desiderius Erasmus)在十六世紀留下的一句片語:「有一點錢的時候,我先買書;剩下的,再買吃與穿。」(When I get a little money, I buy books; and if any is left, I buy food and clothes.) 本書的主要特色即是中英對照的編排。讀者可以同時欣賞兩種文字之美與意境之深。經過編者細心地篩選與精緻的設計,一冊在手,讀者就可以欣賞這些文字對「富足」有誇大的崇拜、有深刻的反諷、有故意的調侃、有深沈的啟示。

培根、馬克.吐溫等 作者

張琇雲 譯者
台大外文系所學士、碩士,置身譯界十餘載,譯作二十餘本,包含最暢銷《療癒密碼》《追逐日光》《聖境香格里拉》等;最有成就感《奇蹟,正在發生》《超越:生命的幸福之道》等。每部作品都是心血結晶,都是最愛。

2000/07/31

BTW003

天下文化

平裝

12.5cm x

9576217156

130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