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

我比別人更認真
優惠價
$330

我比別人更認真

刻意練習讓自己發光

Talent Is Overrated
書籍介紹

小時候你也許從大人那裡聽過,如果要出人頭地,成為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像是邱吉爾、莫扎特、巴菲特,甚至是老虎伍茲這樣的人,你從小就必須埋頭苦幹。

不過事實還不僅如此,所有我們看得到的天才人物其實必定經過「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的洗禮,對練習結果進行分析,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以科學的方法進行苦練,才有可能斬露頭角,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Fortune》雜誌曾刊登過一篇非常受讀者歡迎的封面報導,名為《如何成就偉大》。於是雜誌的資深主筆柯文在讀者的期盼下,將這篇經典的封面文章寫成了這本書,為讀者揭開成功的奧秘。

成功不是僅僅取決於你的IQ或者EQ,成功的祕密也不在於「老天賞飯吃」,更不是自己埋頭「瞎練」就能達到目的。本書以科學的研究成果輔以實際的案例,鋪陳出「刻意練習」的機制:用持續乃至終身的時間,有目的地努力提高具體某個領域的表現水平,不論在商界、體育、音樂、醫學、象棋、科學和數學,包括談判、理財等每個領域都能依照這個成功法則來習得。

推薦文 陳長文/孫翠鳳/許芳宜/黃達夫/戴勝益/詹詠然
導讀  葉明桂

第1章 跨越文化的亙古謎團
第2章 「天賦」其實沒那麼重要
第3章 你的智力能有多高?
第4章 一個更好的論點
第5章 「刻意練習」的奧義
第6章 刻意練習的運作原理
第7章 刻意練習──生活實戰篇
第8章 刻意練習──組織訓練篇
第9章 練習造就大創意
第10章 你也可以活到老、練到老
第11章 讓熱情點亮你的練習之路

誌謝

我們可以選擇要不要進步

奧美廣告副董事長 葉明桂

寫在這裡的,是我閱讀本書的心得報告。

這本書,在我閱讀過程中,遇到不少障礙,因為書中某些觀點,和我原有觀念相反。然而,作者以他豐富的知識,以及專業的寫作,屢屢瞬間逆轉我的想法,進化我的觀念。書中所言,充滿真知灼見,提供新的啟發。

從古到今,這個世界上,有比你想像中更多的天才懷才不遇,他們就像未經砌磨的鑽石原礦,永遠是石頭堆中的一個石頭。也有很多人,原本比你平凡,甚至平庸,後來卻成為你夢想的領導者,或永遠搆不到的偶像。

為什麼?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這個本書的關鍵字,就是關鍵。

兩位同班同學,相同智商,相似家庭背景,相同成績,出社會十五年後,一個成為集團CEO,另一個則是敬業的萬年課長。倒帶比較這兩段人生,發現後者不斷重複練習相同的技能,十五年的熟練,雖然可能知道1000個不同按鈕的不同作用、在最短時間找到錯誤的數字,終究無法前進到更高層次。反觀前者,則持續不斷設定明確的目標改進缺點、學習新知,專精在有用的方面來「刻意練習」。

讓平凡變成不平凡的原點就是:不斷地進步!我們無法選擇自己是不是天才,但我們絕對可以選擇要不要進步,要不要更有效地進步?按照作者的說法就是「「卓越之路不是保留給少數命定幸運兒的特權,它是你、我,也是人人都能走的路。」

設定每一天的目標

但,我們該如何有效地改良自己,成為更優秀的自己?首先,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真正想追求什麼的那一刻,才是起跑的開始,而且越早知道越有益。通常我們在年輕時,不太能知道自己要什麼,需要多方摸索、接觸與嘗試。但,另一方面,人類生而能辨別,哪些是不喜歡的事物?哪些是討厭的感受?這些都是指標。唯有知道要什麼,才能設定應該累積的方向,以免「十年功,一場空」。

針對自己的「想要」,改良自己,不一定非要設定遠大的目標,例如十年後的奧運金牌,或是二十年後的諾貝爾和平獎。更實際的是:每一天設定今天的改善目標。日子是一天一天過的,今天有目標,今天就是真正的活著。

作者在前三章以紮實的科學研究成果輔以實際案例,證明許多頂尖人物(從莫扎特、馬友友到巴菲特、老虎伍茲),出類拔萃的關鍵不是 IQ,也非EQ,而是用持續甚至一生的時間「刻意練習」,具體提高某一個專門領域的表現水平。之後,作者以數章完整篇幅,清晰說明「刻意練習」的奧義、運作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個人修習和工作實戰上,將「刻意練習」發揮得淋漓盡致。以下幾點是筆者在個人修習方面,如何運用「刻意練習」的體會:

1. 向競爭者學習:觀摩競爭者,從中學習。你有怎樣的敵人,就有什麼樣的你。二流的棋手,不斷打敗三流的棋手,實在不值得驕傲,我們永遠向最值得尊敬的對手致敬!
2. 從歷史學習:藉由無數成功案例,深入了解專屬領域所在的心智模組,也就是這個類別的成功訣竅,再配合自己的特質,形成個人的秘訣。許多秘訣的結合,將可能創造讓門前大排長龍的獨家配方,或發明讓你日進萬金的必殺絕活。
3. 在練習中學習:相同的練習必須刻意從不同方面進行,正如足球守門員練習接收不同角度,不同距離的射門,棋手藉由不同的棋局,不同的對手來自我挑戰。

自我覺察與立即反饋

「刻意練習」有多元的方法,上述自我修習之外,另一種在實戰工作或正式表演中的練習,無法彩排重來,每一次都是寶貴的經驗累積。有效的經驗累積,除了幸運獲得良師益友的客觀指點,作者認為,頂尖人物會讓自己練出一種特殊的「自我覺醒」:不論環境再艱困、噪音再多,處於工作的進行式中,他們永遠存在另外一個自我,能夠從第三者的位置,客觀地、誠實地、清楚地看著自己的心智活動,隨時應變,累積有效經驗。

然而,「刻意練習」最不可遺失的步驟是「工作結束後的立即反饋」,這是淬練新的專業思考模式或修正原有模式的最佳機會。要從檢討得失中獲益,最重要的就是「心態」。假設兩個人同時遭逢失敗,一個事後不斷抱怨隊友拖累,分析局勢不利因素,責怪運氣不佳,強調公平正義應該被伸張,即使某種程度屬實,卻對個人成長毫無獲益。另一個失敗者,事後總是毫無遲疑地反求諸己,真誠反省自己的對與錯,因為知道對錯,才是進步的第一步。第二步則是思考:如果回到過去,自己可能會有什麼不同的想法與創新的作法。當專注在“如何改進自己”成為一種習慣,十年後,二者的能力必然產生巨大差異。

反饋,反省,並非自己我改進流程的最後一環,因為即使有導師英明的反饋,以及自身非常真誠的反省,也只是「一時之想」,容易遺忘,若要精益求精,就要將「一時之想」成為永恆的晶片,植入腦海之中,也就是要有沉澱的紀律。

所謂沉澱的具體行為,並非在家打坐靜思,而是針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更廣更深的瞭解,直到有所洞悉,進而形成個人觀點而止。當我們還是資淺的初學者時,我們要體會並且悟出所屬行業類別的專業本質,形成一個可終身使用的學習架構。至於資深的熟手,所要沉澱的則是如何更新專業知識,存入既有的心智模具之中。

熱情是培養出來的

要做到以上,不斷自習、練習、學習,持續自律、自覺、自省,持之以恆,就要擁有永久不滅的熱情。本書作者多方追索,試圖解開亙古謎團:究竟驅策頂尖人物在「刻意練習」漫漫長路上奮戰不懈的動力,從何產生?結論是:熱情不是來自天生,而是經由培養而來,這個來自右腦的燃料,是被情感或快感所點燃的。從本書引用的例子可發現,許多不同領域的頂尖高手,包括股神巴菲特,往往來自人口稀少的城鎮,幼年期因競爭少,累積許多「小成功」的美好經驗。合理推測,這些從「小城第一」到「世界第一」的故事原型,都是藉由一連串不斷的成就感,不斷提供熱情的燃料。近年流行一句話:「自我感覺良好」,其實有助培養熱情的正面態度,趁早替自己捏個小雪球,就有機會在十年後滾成一個超大雪球。

作者於書中數次提及奧美創始人大衛‧奧格威在廣告界大器晚成的奇妙經歷。雖然世人皆尊稱他為廣告大師,但他卻期許自己是「永遠的廣告學生」。我猜他在天之靈,不會喜歡大師的封號,因為,他應該明白:自認是大師的那一刻,便是退步的第一步。

我在閱讀本書之後,學習到專業的練習,在閱讀的同時,也練習著有效的學習,因為知道自己正在學習之中,所以自我感覺良好。祝你也得到相同的感覺!

摘自《我比別人更認真:刻意練習讓自己發光》導讀

法律人需要:1.把一案當成十案來想的刻意練習;2.把各種角度都走一遍的刻意練習。法律人唯有「比別人更認真」,盡全力做到這樣的「刻意練習」,才能成就社會總體的幸福。本書作者直指「刻意練習」的重要性,這與長文的長期主張不謀而合。同時,書中對於刻意練習的運作原理與如何在生活實戰中靈活應用等的細緻描述,更極有助於「全觀法律人」的自我淬礪精進。 
《我比別人更認真》的確是一本值得品味細讀的好書!

 ——陳長文 理律法律事務所所長/法學教授


猶如本書所說,「天賦」其實沒有那麼重要,成功者並非取決於IQ或EQ的高低,而是「活到老學到老」、「刻意練習」的終身實踐,資質加上練習就像一雙靈巧的筷子,可以讓自己發揮所長、出類拔萃,書裡告訴您成功的關鍵因素。

——戴勝益 王品集團董事長


作者以他豐富的知識、專業的寫作,屢屢在閱讀過程中瞬間逆轉我的想法,進化我的觀念。書中所言,充滿真知灼見,提供新的啟發。我在閱讀後,學習到專業的練習,在閱讀的同時,也練習著有效的學習,因為知道自己正在學習之中,所以自我感覺良好。祝你也得到相同的感覺!

——葉明桂 奧美集團策略長


我們常聽到「一分天才,九十九分努力」這個鼓舞人心的勵志諺語,聽起來好像蠻有道理,事實是否如此呢?終於有人認真去研究,果然發現不論在哪一個領域,成功的人「必定經過『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的洗禮,對練習結果進行分析,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以科學的方法進行苦練,才有可能嶄露頭角,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我希望自己能永遠在舞蹈這條路上,學習書中許多的頂尖人物,終身不鬆懈,即使吃的苦比別人多,流的汗水比別人多,甚至犧牲生命的其它重要面向,一切只為成就夢想,讓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許芳宜 知名舞蹈家


書中提到很多運動員、音樂家和不同領域的卓越人士,利用「刻意練習」的法則有效提昇表現,對此,我有類似的體會。每天反覆的苦練,很多人害怕那種乏味無趣的反覆過程。但是,我不會討厭一直做同一件事情,因為在重複的過程中,我找到在球場上掌握一切的方法。

——詹詠然 傑出網球選手


我認為,明華園世代相傳的技藝,沒有任何一位可以僅憑血液裡的天賦就登上舞台。如同《我比別人更認真》所提出的,每一位能表現專業的角色,都是經歷非常的紀律與刻意練習!苦練的血淚不會打敗我們,因為想要更好的熱情,就能驅使我們比別人更認真。

——孫翠鳳 傳統戲劇無敵小生


從莫札特到老虎伍茲,成就這些偉大人物的背後祕辛,從柯文精采的研究就可以得知。而且柯文點出了孜孜不倦的苦練才能創造超凡的成就,這我舉雙手贊成。本書不只發人深省,而且從頭到尾都一樣精采可期。

——川普(Donald Trump)


如果你非常希望獲得成功,就義無反顧的爭取吧!柯文告訴你如何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而且他所說的道理,與我自己在體育運動、法律和商業領域的觀察完全相符。

——凱勒赫(Herb Kelleher) 西南航空創始人兼總裁


這本書真是振奮人心!作者告訴你,什麼樣的源頭能造就明天的商場贏家。好好讀這本書,裡面全是紮實的研究。

——夏藍(Ram Charan) 企管顧問大師


全書充滿了引人入勝的例子,創造了觀照自省的閱讀經驗。想要有所做為的讀者很難不深入自問:我想要什麼?我相信的是什麼?打開這本書,同時也打開你的心,展開一場深入自我的探索之旅。

——提區(Noel Tichy) 密西根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傑夫.柯文 作者
是美國最犀利、最受尊敬的評論家之一。在領導管理、全球化、創新與股東權益等相關議題,柯文堪稱意見領袖。柯文以不同角色活躍於美國重要媒體。他是 Fortune 雜誌資深編輯與專欄作家,CBS廣播網節目主持人,每週聽眾達七百萬人。他的另一個角色是PBS電視台「每周華爾街」主持人,大部份收看企業報導的觀眾,不會錯過他的節目。柯文也是受歡迎的演說家,應邀在全球發表過數百場演講。
周宜芳 譯者

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後負笈劍橋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曾任職於金融業、出版業,現為自由譯者,作品目前累計四十餘種。賜教信箱:yifang.chou@icloud.com。


2009/12/29

BBPB001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套色

9789862164600

303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