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我母親並不是故意要殘忍,寧願我死掉算了。現在我才明白,她是一時之間不知所措,或許很後悔說了那些話, 或許已把那些話,屏隔在她內心深處的私密一角。
一九五一年夏末我就要去牛津念書。我剛滿十八歲,父親覺得這時候應該跟我開誠布公,來一場父子對談。我們談到零用錢和花費,這問題不大,因為我生性節儉,唯一的奢侈品就是書。然後,父親終於問了真正令他擔憂的問題。
「你好像沒有很多女朋友,」他說:「你不喜歡女生嗎?」
「她們還好啦,」我回答,想要快點結束對話。
「難不成你喜歡男生?」他繼續追問。
「是啊,我喜歡男生,不過那只是一種感覺而已,我從來沒有『做』過什麼事情,」我很擔心的補上一句,「不要跟媽說,她會受不了。」
但父親竟然跟她說了,第二天早上,她擺著一副臭臉責罵我,我以前從來沒看過這種臉色。「你真是可憎!」她說:「當初不該把你生下來。」然後她就出門了,好幾天都不跟我說話。等到她又開口時,並沒有提到她說過的話(後來也不曾舊事重提),但我們之間已經有了隔閡。我母親在很多方面都很開明,而且很支持我,在這方面卻是既苛刻又頑固。
跟父親一樣,她也是常讀聖經的人,她最喜歡《詩篇》和《雅歌》,但《利未記》裡頭可怕的詩句卻讓她耿耿於懷:「不可與男人苟合,像與女人一樣,這本是可憎惡的。」
我們都是成長環境、文化、時代的產物。我有必要反覆提醒自己,我母親生於一八九○年代,受過東正教的薰陶,況且在一九五○年代的英國,同性戀行為不僅遭人視為變態,而且是刑事犯罪。我也得記住,「性」乃是所謂的正派、理性(在其他方面)人士, 可能產生「強烈、非理性觀感」的領域之一,如同宗教與政治。我母親並不是故意要殘忍,寧願我死掉算了。現在我才明白,她是一時之間不知所措,或許很後悔說了那些話, 或許已把那些話,屏隔在她內心深處的私密一角。
但她的話卻糾纏我大半輩子。我本來可以自在、歡愉的表達性事,但我卻不敢表達, 而且感到內疚。她的那番話,對我造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我哥哥大衛和他的妻子麗麗,知道我缺乏性經驗,覺得我可能是因為害羞,只要找個女人、甚至是做個愛,就可以讓我恢復正常。一九五一年聖誕節前後,我在牛津上完第一個學期,他們帶我去巴黎玩,目的不只是看風景,例如羅浮宮、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之類的,而且還要帶我去找個體貼的妓女,讓她試出我的能耐,嫻熟耐心的教我什麼是性愛。
他們選了一位年齡、個性都很適合的妓女(大衛和麗麗先跟她談過,說明我的情況), 然後我就走進她的房間。我害怕極了,嚇得陰莖癱軟,睾丸都快縮到腹腔裡去了。
那個妓女長得很像我的一位阿姨,一眼就看穿我的窘境。她英文說得很好(這也是她獲選的條件之一),她說:「別擔心,我們不如來喝杯茶吧。」她拿出茶具和小蛋糕,打開茶壺,問我喜歡什麼樣的茶。「正山茶,」我說:「我喜歡煙燻的味道。」此時我已恢復聲音與信心,邊享用煙燻茶,邊和她輕鬆的聊天。
我待了半小時才離開;哥哥嫂嫂在外面等我,充滿期待。
「怎麼樣,奧立佛?」大衛問。
「太棒了,」我一面說,一面揩去鬍子上的蛋糕屑......。
摘自《勇往直前》
數位編輯整理:林文珠,陳子揚
Photo:Dan Lurie,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