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看過史詩長片《賽德克.巴萊》,你絕對忘不了林慶台的眼神。林慶台是宜蘭家扶中心第一代認養童,在認養計畫中接受多年的協助。
看過史詩長片《賽德克.巴萊》,你絕對忘不了林慶台的眼神。林慶台是宜蘭家扶中心第一代認養童,在認養計畫中接受多年的協助。
「童年的回憶很美好,我們每天起床便拿著外公做的彈弓,到處去打鳥,也有很多陀螺等童玩,可說真的無憂無慮。」林慶台回憶兒時生活說,在山上的部落過著耕作生活,其實體力勞作並不辛苦,但要到學校去學習漢人的語言與文化,還要忍受欺壓,這點才辛苦。
林慶台的父親是泰雅族人,也是原住民開拓基督教傳教的先河,足跡不限宜蘭等台灣北區,也遍及台中、桃園等泰雅部落。因為做事很認真,成為族裡的出名人物,林慶台小時候也會與父親越過桃園、新竹的高山,穿山越嶺到處徒步去傳教。
父親過世後,母親接下傳道職志,因此很忙碌,多半是由外婆幫忙照顧孩子。一九六九年,他成為宜蘭家扶中心第一代認養計畫受助童,一直受扶助到國中二年級為止。
在林慶台記憶中,小學三年級時,家扶中心就已經深入到宜蘭大同鄉山區進行家庭扶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加拿大的認養人,成為林慶台與姊姊的「乾爸爸」、「乾媽媽」。這些異鄉善心人士會從遠方捎來照片,聖誕等節日也會專程寄卡片與禮金給孩子們,為他們帶來不少溫暖。
摘自《風傳媒》
看過《賽德克巴萊》,你絕對忘不了他的眼神!演員光環背後其實有段辛苦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