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當你在茫茫大海探索生命之時,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對是錯,值此徬徨無依之際,忽然看到遠方有一個浮標,有一把定位的錨,你就把它當成你的。
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傳記文學》裡談的人物非常之廣,他記得最早時有胡適、林語堂、曾國藩、李鴻章、吳佩孚、杜月笙......,從文人到軍閥、商賈,幾乎當年可以想得到的各式各樣國民人物都有,有時談魯迅,有時介紹老舍、巴金等文人。雖然他在高中是樂隊指揮,也是社團風雲人物,表面上很愛熱鬧,但在某方面,他也有「上友古人,和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傾向,嚴長壽說:「我可以很寬廣地認識到各種不同的人物,這是學校沒有辦法滿足我的。」
嚴長壽對學校死背硬記的課業未必讀得入心,但對這些雜誌人物卻興味盎然,「當然你會看到好比李鴻章、曾國藩各有各的算計及陰謀,但在他們的家書裡,你又發現他對孩子的叮嚀如此真誠可親,這些細節都足以讓你了解真實而複雜的人性。」
之後他步步進階,從單篇文章延伸到一本本閱讀他們的生平傳記。看了這些傳記,嚴長壽對他們的人生居然產生一種熟悉感。
高中時期,因為家住南港,他還造訪不遠的汐止大尖山腳下的杜月笙衣冠塚,當他緬懷著曾經叱吒風雲的上海灘愛國商人杜月笙流風事蹟時,墓旁忽然竄出一條蛇,嚇了他一大跳。
他也常到中央研究院去看胡適故居改建成的紀念館,或到中研院對面的胡適公園。拾級而上,山坡上有一座胡適墓園,松柏成林、花木扶疏,十分幽靜,白色廊亭圍繞主墓碑牆,他常呆坐半天與胡適墳塋對望,消磨著青春的愁苦以及少年維特式的煩惱。
「我常一個人帶著書來到適之先生的墳前,在白色廊下靜心苦讀,或輕踩著地面一顆顆渾圓的鵝卵石散步,發誓要考上大學,」他挖苦自己,即使胡適「照顧」他,但他前後考了兩次大學,居然都沒考上。
然而,這兩年來與胡適獨處、閱讀的時光,卻成為他畢生不可磨滅的記憶。
從這些人物傳記中,嚴長壽建立了一個終生受用的好習慣,就是常常會易地而想,或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如果他面對我現在的狀況,他們會怎麼做?」
這些決策的推敲、模擬帶給他很多啟示,也影響他的領導風格和決策方針。「某個意義上,人物傳記是你生命的『guidepost』(路標、指引)、一個標竿。我從他們的傷痛、血淚中,萃取了可貴的智慧、動人的真情以及人生面對無可奈何之事的釋然包容,」嚴長壽說。
所以他認為傳記文學可以幫助人超越一己當下的局面,進到別人的故事裡,「當你在茫茫大海探索生命之時,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對是錯,值此徬徨無依之際,忽然看到遠方有一個浮標,有一把定位的錨,你就把它當成你的,然後發現原來不是只有你有這樣的想法,過去也有人用這個方式堅持他自己的生命或態度,這時候你會覺得他們是你的朋友、你的導航員、你的引路人,」他誠懇分享。
因為他常向真實人生取經,所以對架空、虛構的小說無法領受。他曾跟流行看過幾本武俠,但並不吸引他;而風花雪月、小情小愛的言情小說,他更沒有絲毫耐心看。
即便是世界文學名著,他也偏好傳記類,「可能是我以前比較笨拙,對隱喻、象徵等文學手法,較無法掌握,」他自嘲著。直到晚近,隨著年齡增長,他逐漸對隱喻、象徵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後,才終能稍解文學之奧妙。
退伍之後,他出社會謀事,沒念過大學的他,本著「垃圾筒哲學」以及強烈的求知欲、上進心,加上自我鍛鍊,一路從傳達小弟到三十多歲當上亞都飯店總裁。
這段時間他讀很多經營、管理、領導類的書籍,「這些都是輔助我管理飯店的工具書,」但是,由於嚴長壽對於知識講求「親知」、「實證」,通常都是先從飯店、服務業實務中發現問題,理出心得,再從書本得到驗證,所以,當他的經驗值夠多、夠豐富,這類管理書看到一個階段之後,便不再涉獵。
然而,早年父親為他打下的人文基礎,讓嚴長壽無形中特別尊重文學家、藝術家,對文藝懷有一種近乎本然的熱情。
他在總裁任內傾力支持文藝活動,也讓亞都飯店成為台北一座極具人文氣質的飯店,更奇妙的是,年少捧讀的《傳記文學》、《新聞天地》這兩本雜誌,其創辦人劉紹唐、卜少夫兩位先生,竟然在這時間都成為他的忘年摯交。
閱讀的奇妙因緣,總與人生互相交織。
【書籍資訊】
《閱讀的力量(增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