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如果你在工作上的某些事情你已經做到熟能生巧,那就代表你已經開始原地踏步,在未來幾年內,你可能在職場的發展上不會有太大的進步。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蘇書平
如果你在工作上的某些事情你已經做到熟能生巧,那就代表你已經開始原地踏步,在未來幾年內,你可能在職場的發展上不會有太大的進步。舉個例子,如果你是從事業務開發的工作者,每天只要處理幾個比較固定熟悉的老客戶就可以達到你的業績,自然你可以很輕鬆就做到你的業績,所以你每週的工作可能只是固定去找這些老客戶聊聊天,協助處理一些例行性的業務報價或合約工作。
但有一種高績效業務,他選擇每天接受新的挑戰,他每週會挑出對他業務能力成長最重要的事情,然後把時間全力投入在上面,所以他會拒絕任何不必要的聚會,或者拒絕出席沒有必要的會議。這就是高績效人士談到的雙倍努力,選擇最重要的事情,然後把所有時間投入這些事情的練習上。
他也會每週練習如何開發各種不同類型的客戶,例如金融業客戶和製造業客戶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樣的,企業用戶和一般消費用戶的要求也完全不同,所以你必須針對不同客戶的要求,給予不同客製化的服務。雖然這樣的工作方式會耗費較多的心力和時間,但是這位高績效業務的市場開發知識也會進步的比較快。
另外有些客戶的要求的標準非常的高,相對業務開發的難度也會比較高,但高績效業務會重新設計他的業務工作流程,例如不斷的修正自己對客戶的簡報或溝通的方法,來達到客戶的要求,所以完成這樣的訂單所得到的能力和一般的小訂單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一天遇到景氣循環或者是金融風暴這樣比較大的經濟衰退,高績效業務反而比較容易存活下來。
所以習慣往往會害了我們,讓你陷入成長的停滯點,而超越這個停滯點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這樣的學習迴圈,反覆修正自己的思考方式以及做事行為,這就是一種努力工作+聰明工作的高績效工作方法。
因此,好的學習就是隨時用新的方式,對自己每天做的行為方式提出疑問,把試著把每一項技能都拆解成好幾個微行動來刻意練習,並隨時衡量跟檢討你的成果,並找到對的人給你回饋意見,同時在每個成長階段都必須隨時提高困難來磨練你的能力。
其實卡住你的不是你的工作,而是你的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