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查理.蒙格!用50個金句看懂窮查理99年的人生智慧|《蒙格之道》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愛瑞克分享,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人生百態,有如電影般一幕幕上演。年輕時的我,曾自以為是主角,世界是舞台,而上帝是導演兼編劇。進入人生下半場,才漸漸發覺,每個人就是導演兼編劇,因為到最後,終究不會有別人來為我們的人生負責,謝幕之後萬籟俱寂,只有自己面對自己...
你是否羨慕從不加班,工作還做得又快又好的人,他們是怎麼辦到的?三度入選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的莫頓‧韓森有同樣的疑惑,他深入探究所謂的「聰明工作」,並在《高績效心智》解開高績效人士成功的祕密:只有努力不一定有舞台,展現熱情不一定可以發光發熱...
圖片來源:Pexels
天下文化副總監 蘇鵬元
你是否羨慕從不加班,工作還做得又快又好的人,他們是怎麼辦到的?三度入選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的莫頓‧韓森有同樣的疑惑,他在倫敦的波士頓顧問公司擔任管理顧問時,就發現有位同事的資歷跟他差不多,但提出的觀點比他好很多,想要找那位同事討論時,卻發現她已經準時下班了。
莫頓‧韓森因此深入探究所謂的「聰明工作」,也就是如何讓每小時的工作創造最大產值。他先是與120位專業人士深度訪談,並找300人進行先導研究,最後還找了5000名經理人和員工來測試這個架構,參與調查的人包括律師、訓練員、精算師、經紀人、醫師、程式設計師、工程師、賣場經理、工廠領班、市場行銷人員、人力資源人員、顧問、護理師與賭場發牌人員。研究成果就是這本《高績效心智》。
《高績效心智》一出版即登上Amazon、《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也是《金融時報》、《華盛頓郵報》、《企業》、《商業內幕》評選最佳商業書。
到底聰明工作的人與一般人有什麼不同?韓森發現這些高績效人士一定會做七件事:找出最重要的事,然後全力投入;追求價值,而非目標;不會陷入習慣成自然的機械式重複,再忙也會不斷精進技能;找到自己有熱情、有使命感的角色;善於發揮影響力,運用策略爭取支持;刻意剔除浪費時間的合作,參與真正能激發腦力的會議;精心挑選跨單位的專案與工作要求,拒絕不具生產力的協作。
在《高績效心智》中,韓森解開高績效人士成功的祕密,顛覆現今主流思維認為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可以成功,實際上,只有努力不一定有舞台,找到展現熱情的角色也不一定可以發光發熱。高績效人士則會尋找對組織和社會有貢獻的角色,想辦法把熱情與更大的目標結合。
不管什麼職位,都需要高績效,但99%的人都沒能真正做到聰明工作。你有真正聰明工作嗎?還是每天兢兢業業,卻發現事情永遠做不完,工作再努力,也無法升遷。別再重複舊的低效模式,新時代的工作邏輯改變了,你的心智也要全面升級。不需超時工作、成為天才或靠運氣,利用高績效來幫助你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