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藉由全新的聰明工作學,可以從根本解決私人生活被工作侵擾之害,在工作創高績效的同時,擁有高品質的生活。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追求成功的傳統思維裡,最大迷思之一就是努力工作,你一定聽過「也許我不是最有天分,但我總是可以做最努力的那個」。我們總以為,不管在哪個領域工作,想要出類拔萃,難免要犧牲個人生活。但從我們的研究中,那些可以落實七大心智聰明工作的人,既能創造高績效,又能擁有美好生活,完全破解了我們長久以來對努力打拚的迷思。你也可以藉由培養高績效心智,創造出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過去,許多人都根深柢固的認為成功靠打拚,要成為頂尖高手,創造高績效,就得瘋狂工作、展現過人毅力、無止境的苦練、投入無數的工時,這代表沒有休假、忽略家人,即使是週末或假日依然埋頭苦幹。也因為我們這麼想,於是工作責任漸漸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
但現在,已有愈來愈多人開始意識到,再這樣下去會失去個人生活,不該將大把時間與精力拿去換錢,而金錢卻又買不回失去的生活,於是開始主張工作剛剛好就好,並在生活周遭設立一道道防線,抵禦工作入侵。
例如準時上下班、回家後把手機關機、忍住隨時想查看電子郵件的衝動⋯⋯儘管意識到不要讓自己被工作活埋,必須捍衛私人生活,但這些做法只是治標,消極處理工作過度的症狀,而不是從根源解決無效努力、工作低效能的問題。更何況,如果工作上只求過得去就好,你恐怕也很難有真正像樣的生活。
我們的研究發現,讓工作與生活失衡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你的工作心態與做事方法。藉由全新的聰明工作學,可以從根本解決私人生活被工作侵擾之害,在工作創高績效的同時,擁有高品質的生活。
從各行各業頂尖人士身上,我們找到撐起他們成功人生的支點,亦即七大高績效心智:掌握重要少數,然後專注投入;重新設計工作,讓自己做的事有價值;建立學習迴圈,精進新技能;在工作崗位上投入熱情與使命感(這兩樣皆可培養與擴大);具備巧毅力來造勢、說服、拉攏人心;敢於爭辯,也最能團結;掌握協作要點,懂得說「不」,善用自己,創造最大價值。
與其費力去工作或控制工作,最後徒呼負負,不如從根本下手,解決潛在的問題,也就是改變工作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