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查理.蒙格!用50個金句看懂窮查理99年的人生智慧|《蒙格之道》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愛瑞克分享,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人生百態,有如電影般一幕幕上演。年輕時的我,曾自以為是主角,世界是舞台,而上帝是導演兼編劇。進入人生下半場,才漸漸發覺,每個人就是導演兼編劇,因為到最後,終究不會有別人來為我們的人生負責,謝幕之後萬籟俱寂,只有自己面對自己...
你不必瘋狂工作或成為天才,或者需要非常幸運。只要由小步驟開始並堅持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以變得更聰明。有一天你可以在你的工作中贏得金牌 - 並且也有美好的生活。
圖/pakutaso 文/李明憲,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
你不必瘋狂工作或成為天才,或者需要非常幸運。只要由小步驟開始並堅持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以變得更聰明。有一天你可以在你的工作中贏得金牌 - 並且也有美好的生活。
我想我們都聽過這樣的建議:我們應該「更聰明的努力地工作。」而不是用笨方法,但是,如何聰明的工作呢?
這本書作者Hansen用實證的大型研究,120人的深度訪談,300人先導研究,5000人的測試,透過嚴謹的設計與分析,找出了為什麼你比別人努力,卻無法過著快樂的生活,別人能正常上下班,卻做得比每天加班的你還好,作者描述他年輕時非常主動積極,每周工作長達九十小時,認為唯有勤奮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結果沒想到,有次正為了一個重要的併購案傷腦筋,不巧看到同事娜莉塔做的投影片,娜莉塔的分析一針見血,比他好太多了,而娜莉塔卻從不加班,他突然感到一陣心酸,為何自己沒法做到這樣,這個娜莉塔之謎,一直跟著他到哈佛任教之後,才透過這本書回答了這個謎題,而且他是用實證的研究來解謎,不是靠經驗法則論述。
作者是美國鼎鼎大名的作家學者,與A到A+ 作者柯林斯花九年合作寫過「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教導企業如何提昇,而這本書則是教導個人如何在職場提升,但是書中的法即使運用在學習與工作都是有用的。整本書有很多精彩故事與案例,看來非常輕鬆愉快。
整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掌握自己工作的方法。第二部分是掌握與他人合作的方法。第三部分是掌握生活的方法。
以下歸納一些重點,提供大家閱讀時的方向:
第一部分
1. 雙重專注:我們必須專注於找出正確的事情,然後投入於這件事情。
2. 重新設計工作:我們目前的工作價值是甚麼?如何重新設計自己的工作方式有效率的實現價值?
3. 學習迴圈: 一萬個小時的學習方法,並不適用於職場,作者建議了六種循環策略來完成工作。例如每天擠出十五分鐘來學習等等,這有點像是我教導的的微目標行為改變技術,也就是訂定小目標,然後不斷的反饋修正。
4. 結合熱情與使命感: 我們要找出對於個人、組織或社會的貢獻,才能讓工作更有熱情與持續。
第二部分
我們必須學會正確的與他人協作,其中正確的開會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策略,作者建議必須建立良好的討論規則,就能同時具有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團隊成員應該就問題進行辯論,考慮替代方案,互相挑戰,聽取每個人的意見觀點,審查假設,並使每個參與者都能說出意見,而不必擔心報復。
第三部分
作者提出三種策略,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在工作中表現更好,還可以改善在人生其他領域的生活。這些策略包括善用時間紅利、找到熱情與工作平衡的人生、清除負能量等等。
工作職場法則這麼多,書籍也汗牛充棟,這本書的特點在於他提出的要點均是經過實證研究的,我們可以放心依循,讓我們的職場生涯更快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