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整部《論語》就是教育我們成為一位品德與知識兼備的君子,然後才期許我們服務社會,增進人民的福祉。
圖片來源:unsplash
整部《論語》就是教育我們成為一位品德與知識兼備的君子,然後才期許我們服務社會,增進人民的福祉。
學習是幸福的源泉
學習和實踐是快樂的來源,也是《論語》中的重要主題。為什麼這兩者是快樂的來源?因為人從學習與實踐中得到品德與知識的成長。品德和知識都是我們終身追求的終極目的,也就是「價值」,人生由此得到滿足與幸福。
明白這一點就能了解,孔子為什麼會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述而)因為品德高潔、學問淵博就是君子安身立命之道。
整部《論語》就是教育我們成為一位品德與知識兼備的君子,然後才期許我們服務社會,增進人民的福祉。
一個人只有在對自己的成就滿懷信心的時候,才會不在乎別人是否知道自己。
求學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
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追求自己的品德和別人的福利就是謀道;追求自己的利益就是謀食。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放棄美德就去道更遠了。
過去傳統停滯時代,教育的內容重視倫理勝於重視知識與技術。如今進入現代成長時代,知識與科技日新月異,教育的內容重視知識與應用,倫理日益不受到重視,甚至被放棄。
教育不重視知識與應用當然不切實際,然而如果置倫理於不顧,社會就會失去秩序與安定,進而對技術進步與經濟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
【書籍資訊】
《半部論語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