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所謂「成就」指的並不一定是工作,我覺得範圍可以更廣,不妨定義為「自己決定要成就」的事。

圖片來源:unsplash
「一事無成,空待日暮」,這是詩人中原中也的詩作〈髒汙的悲傷〉中的句子。對年老的生活來說,無事可做的一天是如此空虛,甚至讓人覺得痛苦。
所謂「成就」指的並不一定是工作,我覺得範圍可以更廣,不妨定義為「自己決定要成就」的事。
自己決定想成就的事、並且確實執行的重要性。當我們不再受到工作的制約,只由自己來訂下要完成的事,想偷懶其實很簡單。隨口一句「今天有點累,不如明天再做吧」便放過自己。但這些都會變成一種習性。
水往低處流,人也會好逸惡勞,漸漸懶惰。最後就會變成「一事無成,空待日暮」。所以,決定一項想成就的事,使其成為生活重心,更具有非同小可的意義。
我們在五十多歲、甚至更年輕的四十多歲時就得開始準備了。
找出自己喜歡、有興趣嘗試的事。可以是趣味嗜好、志工活動,或者將自己過去修習的專業技能回饋給社會等等,任何事都好。提前決定想要成就的事,就可以此為中心描繪生活藍圖,隨時都能順暢的重啟新生活。
我認識這麼一位朋友。他從以前就很愛蒔花弄草,打定主意有一天想試著種菜。不過他住在市區,附近沒有田地。我猜想他應該一有時間就去調查,看了幾片有意購買的田地。有一天,他終於在離家稍遠的地方租了一片田,實現夢想中的種菜計畫。
做起自己喜歡的事進步起來很快,他每天都很期待去田裡,務農技術日漸提升。剛開始的目標是希望能自給自足,但是現在收穫量大增,開始跟附近的商店街洽談寄賣蔬菜,多了一筆小收入。有了想成就的事,自然會規劃出生活的輕重緩急。這就是活得精采有活力的訣竅。這個朋友相隔許久參加同學會時,老同學都說他「看起來最年輕」!來吧,大家也請馬上開始「尋找自己想成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