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帶著寧靜的心境,度過每一天。相信這是每個人衷心的希望。不過,身處於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處處都是驚心翻騰的局面。更別說血氣方剛的年輕時期,心中擺盪的幅度想必更激烈。
圖片來源:unsplash
帶著寧靜的心境,度過每一天。
帶著寧靜的心境,度過每一天。相信這是每個人衷心的希望。不過,身處於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處處都是驚心翻騰的局面。更別說血氣方剛的年輕時期,心中擺盪的幅度想必更激烈。
等到有一天能完全放下工作,正是能夠實現這種理想生活的好機會。最近鄉居生活掀起一番熱潮,或許也證明了這個事實。近距離接觸大自然,的確可以讓人心情平靜。
大自然中沒有任何算計。一到春天,樹木的葉片展現耀眼的綠色,花朵結出飽滿的花蕾。一切都靜待時機,順其自然。在這當中並不存在「為了什麼」、「希求什麼」、「這麼做可以換來什麼」。這就是所謂的沒有算計。
相較之下,人難免有算計之心。如此一來想法很容易傾向「這麼做有什麼好結果?」、「可以獲得什麼?」其實這就是人心迷惘的根源。
「有求之心」就是「算計之心」。懷抱著這種心態,無法到達開悟的境地,也無法獲得寧靜心靈。其實我們大可師法絲毫不帶這種有求之心的自然。請各位回顧一下自己的生活。平時有機會接觸自然嗎?我想很多人此時一定偏著頭答不出來吧。
沒有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失去的東西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跟自然親近的機會。特別是住在都會的人,可以說幾乎與自然隔絕。
「就算心裡有這個打算,要是不特地出門旅行一趟,怎麼會有機會接觸自然呢......」
沒有這回事。並不需要想得太難。自家附近的小公園也可以遇見自然。退休前只能搭車經過的路段,現在改為漫步緩行,一定可以發現藏在其中的自然。不妨停下腳步,稍微駐足欣賞,一定能有新鮮的發現。
自然的規律會隨著時間流轉而不斷變化。能夠察覺到這些變化,就表示離自然更接近了一步。這同時也表示,你察覺到了活在這自然中的自己。
於是很快就能體會心中一無所求的好、沒有算計的美。一回神,心靈寧靜平和,心情也無波無浪。這就表示已經能體會真正的美好。如果能在空氣清新的早晨,擁有這寧靜心靈的片刻,接下來這一天的色彩想必非常不同。畢竟我們有的是大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