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大家開始常常把「公平」掛在嘴邊。最具象徵性的大概就是小學的運動會了吧。
圖片來源:unsplash
決定幸福或不幸的,並不是環境本身,而是人有沒有盡力投入在當中經營自己的生活。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大家開始常常把「公平」掛在嘴邊。最具象徵性的大概就是小學的運動會了吧。小學運動會的賽跑項目中,所有選手總要牽著手一起奔向終點。
這種做法似乎認為,不決定名次就等於「公平」,但是我一點也不贊成這種想法。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大家具備的能力也都各異。有些孩子會念書,有些孩子擅長運動。
有些孩子即使國語和數學不在行,說到跑步卻不輸給任何人,對這些孩子來說,運動會就是他們表現的舞台,是讓自己發光發熱的好機會。剝奪了孩子這樣的機會,從教育觀點來看,我不得不對這樣的「公平」打上問號。這其實是強迫孩子接受「名為公平的不公平」。
以剛剛的例子來說,每個孩子都有公平參加賽跑的機會,所以,讓每個孩子的不同個性展現在比賽結果上,才是正確的想法。擅長跑步的孩子在賽跑時拿到第一本來就是理所當然。這才叫作合理。違背道理,又談何公平。再把這句禪語投射到人生中,也可以這麼說。
每個人都會公平的迎接年老,但是要怎麼面對年老、如何經營年老的生活,就是個人的抉擇了。有些人經濟無虞,可以過著悠然自在的老後生活,也有些人得仰賴年金,過著儉樸的老後人生。前者一定幸福、後者就一定不幸嗎?並不盡然。
決定幸福或不幸的,並不是環境本身,而是人有沒有盡力投入在當中經營自己的生活。享有富裕的生活,卻只是沉浸在奢侈當中,缺乏實際經營生活的感覺;或者是過著儉樸生活,卻每天努力過活,感受到心靈的平和寧靜。到底哪一種生活比較幸福,相信不需要我贅述。
要在什麼環境度過自己老後的生活,受到許多因素影響,或許無法全然自己選擇。不過任何人都可以積極面對,奮力把人生活得精采。「達人的境界」就是我們該前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