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看看自己手上擁有的,想像一下拼圖的全貌,捨棄不需要留戀的,就能拼出一個自己想要的人生版圖。

走岔路,不迷路
爬山時攻頂是最困難的,有人想要直線上升,從低處一路往高處爬,步步艱困,遇到難度高的地方,怎麼也爬不上去。有人採取之字型的路線,先切左邊,再切右邊,這樣走起來不那麼陡,雖然花了點時間,但體力上耗損較少,反而容易走完全程。
成為中間幹部之後,大家都想更上層樓,至於怎麼往上走,需要花點心思。好比我當年在客房部多年,老闆忽然問我要不要去餐飲部歷練一下? 我心想「千萬不要!」這讓我回想起在美國讀書時,吃什麼都得自己煮的那段苦日子,在學校讀書時就發誓以後絕對不走餐飲,而且餐飲部的生態遠比客房部複雜多了......但我,還是點頭答應去餐飲部。
那一年在餐飲部的歷練,後來對我升上副總職位助益非常大,其他副總只懂自己專精熟悉領域的業務,餐飲就只懂餐飲、客房就只懂客房,像空軍只當過空軍,海軍只當過海軍,只有我橫跨各個領域,餐飲、客房、業務,海陸空三軍都當過,還做過後勤補給! 因為有了這些歷練,考量事情時不會只偏袒自己部門,而其他部門想騙我也騙不過,因為,每個位子我都坐過!
這就是年輕人在中階管理階層該有的心理準備,想成長,就不能拘泥在自己習慣的領域,不怕新的職位挑戰、不怕接觸新的領域,要逼自己到本科之外的地方去看看,不要死守在同一個地方。
而且想在同一個領域超越主管非常困難,這就是職場生態。但調動出去再調回來之後,往往可以升為主管的主管。所以在職場上懂得選岔路,反而走得快。
年輕人往往不願意跨出自己擅長的領域,深怕跨出去之後失敗收場,其實失敗也能增加經驗。
去國外旅行時,我喜歡隨身帶著旅館的店卡,一大早在陌生城市走走逛逛,遇到岔路就挑一條有趣的街道探一探,在每個路口記下明顯建築物當作指標,就這樣走上一個小時,然後折返,靠亂走來認識這個城市,用腳畫出屬於我自己的地圖。就算真的迷路,可以拿旅館店卡問路人,或是搭計程車回去,用不著緊張。
真實的人生不是一條單行道,不是靠正確答案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學習走岔路,學習面對人生的危機,比考試考得好更重要。因此找工作、旅行,甚至談感情都不要怕「岔路」,我常鼓勵年輕人多與人交往,只要多情不濫情,不傷害旁人,發乎情止乎禮,會知道甚麼樣的人生伴侶比較適合自己。
但是,走岔路還是要注意安全,人生可以有不一樣的體驗,但絕對不要危害到自己,千萬不能因為貪心而迷失了自己,那就得不償失了。
人生不是藍圖,是拼圖
高餐每年有個「餐旅大師」講座,第一年學生邀請了嚴長壽總裁,第二年,他們希望邀請奧美廣告董事長白崇亮,於是我透過朋友邀請白董事長,他也答應了。白董事長問,該說什麼題目呢? 我說,這個年紀的學子生長在22K的悲慘世界,希望能談「悲慘世代年輕人的工作觀」。
白董事長看到題目顯然嚇了一跳,他希望能改一改,最後定調為「少年PAI 的奇幻工作之旅」,他還自備海報先寄到學校宣傳,仿照電影劇照,但少年PI的臉換成了白(PAI)董事長的臉,果然是創意人!
白崇亮董事長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間化學公司擔任總經理的特別助理,他說,前一任特助交接時告訴他,這工作很無聊,就是跑腿、做會議記錄、收發公文。一開始他也覺得這份工作乏善可陳,不適合他。
但後來轉念一想,又沒人禁止他看公文內容,於是他細細閱讀每件公文,了解這家規模相當大的公司內部發生的大小事情,而且他還試著從董事長的立場猜測他會怎麼批這份公文,如果批示跟他設想的不同,便研究為何如此,於是看到了老闆的角度,有他沒考量到的關鍵點。
後來,白董事長成為最了解公司的人,儘管他根本不是管理職,卻學會如何從經營者的角度看公司,這段時間的歷練讓他眼界大開。
白董事長說,「人生是拼圖,不是藍圖」,不可能有一條預定的康莊大道等著你走,都是一路學、一路看,每次的體驗都能幫助自己成長,但也不是每個選擇都必須接受,可以看看自己手上擁有的,想像一下拼圖的全貌,捨棄不需要留戀的,就能拼出一個自己想要的人生版圖。
白董事長學理工,後來卻轉念企管,最後成了奧美廣告的董事長,他的生涯轉了好幾次大彎,因此他說「人生不是藍圖」,誰能規劃自己未來的樣子? 但我們可以透過一次一次的經驗,從中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就算是一個自己不想要的經驗,也可以從中挑選、抽取、學習到想要的經驗。
任何職務都不必看輕自己,可以像白董事長一樣,即使是個小助理,卻讓他學會以總經理的高度看公司,讓他打開了人生的視野,對日後工作有莫大助益。重要的是要在過程中認識自己,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學著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學習中學會更多的事情,找到自己的興趣,自然會引導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隨著自己的歷練增加、經驗增加,所有過去累積的知識與所學都不會白費,都會成為未來的你的一部分,一段時間之後回頭一看,恍然大悟,原來人生真是拼圖,不是藍圖。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Ken Teegardi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