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1945年5月18日,豫南會戰中張大飛掩護友機時,遭遇日軍軍機襲擊,在河南信陽上空殉難,和他一起考上航校,在中國領空誓死抵禦日寇的七個同學,他是最後一個殉國的,死時年僅26歲,此刻,距日本無條件投降,只剩二個月。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羅智強
中華歷史我不遺忘系列——筧橋英烈空軍魂
「我很羨慕你在天空,覺得離上帝比較近,因為在藍天白雲間,沒有死亡的幽谷……」
巨流河作者齊邦媛,遼寧鐵嶺人,1924年生,曾獲中國文藝獎章,而這段話,是正值荳蔻年華的齊邦媛,在八年抗戰期間,寫給年輕空軍飛官張大飛的一封情書。
筧橋航校12期的張大飛,那年也在日記中這麼寫著:「這八年來,她的信是我最大的安慰。如今,我休假的時候也去喝酒、去跳舞了,我活了二十六歲,這些人生滋味,以前從未嘗過。因為三天前,最後的好友晚上沒有回航。我知道下一個就輪到我了,我禱告,我沉思,內心覺得平靜。」
1945年5月18日,豫南會戰中張大飛掩護友機時,遭遇日軍軍機襲擊,在河南信陽上空殉難,和他一起考上航校,在中國領空誓死抵禦日寇的七個同學,他是最後一個殉國的,死時年僅26歲,此刻,距日本無條件投降,只剩二個月。
1941年3月14日,成都空戰,25歲的林恒被日機擊落殉難,他是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三弟,一心報國殺敵而加入了空軍,三年後,林徽音寫了一首弔念林恒的詩: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
是時代的詩
這沉默的光榮
是你……
抗戰期間,中央航空學校共有十六期、總數約1700人,在中國的領空,以劣勢的裝備和滿腔的熱血,勇敢迎擊來犯的日寇敵機,直到抗戰結束,他們在犠牲生命的同時,也讓愛情、親情成了陪祭,但他們誓死無悔,依然前仆後繼。
當時的杭州筧橋中央航校,有一座精神堡壘,上面鐫刻著這段話:「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他們真的做到了!是他們用年輕的生命,換得了國家的生機與民族的存續。
高志航30歲、樂以琴24歲、劉粹剛24歲、周志開24歲、李桂丹24歲、閻海文21歲、沈崇誨26歲、陳懷民23歲、林恒25歲、張大飛26歲……。
(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天下文化立場。)
文章作者FB:羅智強
【書籍資訊】
《巨流河》
出版日期: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