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全新增修版)
優惠價
85
$383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全新增修版)

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書籍介紹

第一本將企業管理的研究成果套用在人生規劃上的書!
特別收錄克里斯汀生訪談,剖析「人生三問」精義

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看到許多哈佛商學院的同學向命運一點一滴地妥協:接受不喜歡的工作、犧牲家庭生活,甚至做出有違倫理的決定。為什麼?他們原本才智過人、為人正派、目標遠大,他們的人生究竟哪裡出了差錯?

因此,克里斯汀生在學期最後安排了他認為最重要的一堂課,用企業理論討論三個問題:

如何才能樂在工作?
如何才能擁有圓滿的人生?
做選擇時,如何秉持誠正的原則?

「我真誠地希望本書能讓你勇於面對人生的驚濤駭浪,不要隨波逐流,以免漸漸遠離原則和理想,最後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克里斯汀生

增修版新增內容:
1、克里斯汀生新序「勇於面對人生的驚濤駭浪」
​2、《富比士》專訪文章「 握緊船槳,航向有意義的人生」

各界推薦
增修版序  勇於面對人生的驚濤駭浪 
/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第一版序  人生三問 /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前言  展翅高飛

Part1發現生涯之樂
01如何讓你的熱情燃燒
02計畫與變化
03策略的試金石

Part2圓滿的人際關係
04時鐘滴答響
05一杯奶昔的任務
06席瑟斯之船
07經驗學校
08一隻看不見的手

Part3遠離監獄
09就這麼一次

結語  你拿什麼衡量人生

致謝  用理論預測人生情節 /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致謝  謝謝你改變我對世界的看法 / 詹姆斯.歐沃斯
致謝  此後,我沒做出任何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 凱倫.狄倫
《富比士》專訪  握緊船槳,航向有意義的人生 / 丹・修貝爾

勇於面對人生的驚濤駭浪

我常跟人說,我很遺憾他們不能擁有像我這樣的工作。我不但能夠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還能研究對我而言重要的問題。雖然我從未想要舉世聞名,但我研究的一個概念,也就是破壞式創新,在全世界已廣為人知,引發很多的討論,也有許多人拿來應用。這個理論描述一種產品或服務引進市場底層之後,接著無情地顛覆市場,最後取代產業本來的龍頭老大。

我因為這個理論而出名,因此很多人以為這就是我在哈佛商學院教授的最重要的一課。其實不然。我認為,最重要的一課該是每學期最後一堂課。

在這堂課上,我請學生好好思考他們即將在人生做出的選擇:如何才能樂在工作?如何才能擁有圓滿的人生?以及在做選擇之時,如何秉持誠正的原則?或許你沒想到哈佛教授要你思考這些問題,然而這些問題的確需要計劃、策略與個人資源的謹慎使用。

不妥協的人生

我不知看過多少人走上了妥協的不歸路。你因為情勢所迫,不由得一點一滴地妥協,但這樣的妥協會侵蝕你的身心。我看過很多人接受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為了追求名利,愈來愈無視家人和私人生活,最後甚至做出有違倫理的決定──以前,他們根本無法想像自己會這麼做。

人生的各個層面都必須依循原則,不只是有關工作或業務的決定。自從本書出版後,我得到極多的迴響,本書的共同作者也告訴我這本書對他們的衝擊。有些人真的依據本書的理念,徹頭徹尾改變自己的私人和工作生活。

我在搭飛機就常碰到陌生人興高采烈地跟我分享他們的體驗──如何把書中理念付諸實踐,進而從工作和家庭生活找到更大的滿足和快樂。他們的分享也讓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我真誠地希望本書能讓你勇於面對人生的驚濤駭浪,不要隨波逐流,以免漸漸遠離自己的原則和理想,最後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坦白說,我這一生也遇見不少次強風巨浪,眼看著就要偏離自己設定的航道。但我下定決心,不管發生什麼,我都得咬緊牙關、挺過去,不改初衷。人生免不了考驗,然而我還是我,不會對這些挫折低頭,因此成為輸家。我也希望你能這樣。決定你要如何衡量自己的人生之後,就好好過自己的生活,以達成你的人生目標。

摘自《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增修版序


人生三問

我寫這本書的初衷,是想把我在企業管理的研究成果套用在人生規劃上,幫讀者創造圓滿的人生策略。我在「如何建立成功的長青企業」這門課中,和學生一起研究經營管理的理論,探討管理工作的各個層面。這些理論闡述事情的原因和為什麼,學生了解之後,我們就把這些理論當作透鏡來檢視個案。我們從每一個理論來檢視一家公司過去何以會出現哪些問題或機會,並預測這家公司將來可能會遭遇的情況,再用同樣的理論來預測經理人應該採取什麼行動。

學生藉由這種討論方式,了解為何一個扎實的理論可以用來解釋各個組織層級的過去和未來:大者如整個產業、一家公司,小者如公司裡的一個單位,或是單位中的小組。

多年來,在學期末的最後一堂課,我總會描述我在商學院的同班同學有何遭遇,接著進一步討論組織中最基本的單位,也就是個人。透過這樣的討論,我們不只用企業做為個案,也開始探討自己的人生。

我年復一年帶領學生進行這樣的討論。我們探討的,不是希望未來會如何,而是探究課堂上學到的理論,是否可以用來預測將來會如何,包括什麼決定和行動會影響到我們的未來。多年來,我已進行過無數次這樣的討論,我的心得當然比任何一個學生來得多。為了公平起見,我想應該把我的了悟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在課堂上討論時,我會把我們研究的理論寫在黑板上,然後在旁邊寫下三個簡單的問題:

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及與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這些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但我的同學當中很少人問這樣的問題,或許他們也曾思考過這些人生問題,卻已經記不得自己學到了什麼。

這麼多年下來,我一再發現課堂上討論的這些理論,不但可用來解釋企業的問題,也可用以審視人生的重要課題。我將在本書把我和學生發現的洞見和各位讀者分享。

***

2010年春天,在學期結束時,我不只在最後一堂課和學生討論人生,更受邀對哈佛商學院全體畢業生演講。這一年,有點不同於往年。站在講台上的我,因為化學治療的關係,頭髮幾乎掉光了。我向學生解釋說,我得了濾泡性淋巴癌,我父親即因此過世了。然而,我很感謝上帝給我這個機會,讓我還能站在台上,講述我如何將所學的理論應用在自己的人生。

我提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以我個人來說,雖然正面對癌症這種重大疾病的挑戰,但每一個人、每一天都應該想想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標。那天,與學生分享我的想法,讓他們好好思索人生的方向,對我而言,實在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但我希望不只那天在哈佛商學院柏頓廳聽演講的畢業班學生知道我的想法,更希望廣大的讀者可以受益。於是我請兩個人來幫忙:一位是歐沃斯(James Allworth),那學期他是我課堂上的學生,也聽了我對畢業生的演講;另一位則是《哈佛商業評論》的總編輯狄倫(Karen Dillon)。這兩位都對我的主題深感興趣。

我們來自老、中、青三代,有著完全不同的信仰和人生。歐沃斯最近才從哈佛商學院畢業,是個無神論者。我已升格當祖父,是虔誠的教徒,做過企管顧問,也曾創業,之後則一直在哈佛商學院任教。狄倫有兩個女兒,有20年的編輯資歷。

這本書是我們三人同心協力完成的。我們希望本書提出的理論能幫助你檢視自己的人生,並讓自己過得更好。雖然我們用第一人稱來述說,也就是用我的聲音,就像我在對我的學生和我的孩子講述一樣,但歐沃斯和狄倫確實是本書的共同作者。

人生有很多問題既複雜又困難,我不敢保證本書可提供簡單的解答,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你必須自己努力去找答案。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徹底了解自己的人生,這卻是我人生最值得做的一件事。我衷心希望本書提出的理論能幫助你,讓你豁然開朗,知道人生的路要怎麼走下去,並能果決地回答這個問題:「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摘自《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第一版序

這本書要比柯維的《與成功有約》更好讀。作者一方面不斷挑戰我們的思考,另一方面又為我們指點迷津。本書可謂當彼得.杜拉克遇上米奇.艾爾邦,神奇地將勵志書和企管經營書合為一體。

──《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


2012年最令人期待的書〈第一名〉。

──美國CNBC新聞台


這不只是一本勵志書。作者不是像強迫餵食般,告訴讀者要如何改善自己的人生,而是提供寶貴的工具,讓人自行設定有意義的人生旅程。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本書是二十一世紀個人哲學力作。

──《富比士》(Forbes)


如果你推薦這本書給家人和朋友,即使他們不從商,也會大大感謝你。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


本書比商學院的教科書更重要。

──《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


本書可謂工作人的心靈雞湯,對剛開始踏上生涯的年輕人特別有幫助。然而,如果你想要過著有意義的人生,也能從這本書得到不少啟發。

──《出版家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克里斯汀生讓我們得以洞視成長和創新的秘訣。

──安東尼〈Scott Anthony〉,創見研究所(Innosight Institute)亞洲營運部部長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作者

主要研究技術創新、策略布局,和專研產業競爭的波特 (Michael Porter)、首創平衡計分卡的凱普蘭(Robert S. Kaplan)等並列哈佛商學院名師。

他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創新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以及《創新者的解答》(The Innovator’s Solution)。前者除了為他奠定「創新大師」的學術地位,更獲1997年度「全球商業書籍獎」(Global Business Book Award)、「金融時報∕博思管理顧問公司」最佳商業類書籍獎,以及2000年政大科管百大好書。


詹姆斯.歐沃斯 作者

澳洲人,畢業於澳洲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及哈佛大學商學院,並取得貝克學者(Baker Scholar)之銜。曾任職於博斯顧問公司(Booz & Company)及蘋果公司。


凱倫.狄倫 作者

畢業於康乃爾大學、西北大學新聞所,曾任《哈佛商業評論》編輯(至2011年)。2011年時被社會企業Ashoka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及啟發性」的女性。


廖月娟 譯者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譯作繁多,包括《賈伯斯傳》、《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旁觀者》、《謝謝你遲到了》等數十冊。


2024/01/12

BCB626D

天下文化

平裝

13×19cm

黑白

4713510944226

312

431

書摘